“所惡于上”是良知。
初釋:“所惡于上”是良知的意思是當一個人對上級的行為感到厭惡時,這種厭惡感是良知的一種表現。
壺天山人詮釋:“所惡于上”是良知,這句話要去做一個精深的分辨。第一個提出這句話的是當時陽明先生候提出的。首先建立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對自己的長輩或者自己的上級要有一種敬畏之心,這是前提,在這種敬畏之心之時,形成了一個好像枷鎖一樣的東西。所以往往你就看不到比你層面高的人所犯的缺點。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良知會透過這種枷鎖看到他的問題。所以良知的作用是在這里。他的前提是要有這種敬畏之心。如果沒有這種敬畏之心,那看到上面的缺點,那太容易了,但是這是沒有任何的意義。
應用:我這里講一個學習古代圣人之言的方法,叫不做真想,不做假想。首先是不做假想,就是古圣先賢他們說的話,就像孔子所說的一樣“信而好古”。他們不虛言,古人是不會騙人的,所以他們的話一定不能做假想。但另外一個,也不要做真想。因為他們說那句話,可能也是站在他那個時代所說的,可能會有一些時代的局限性。所以不能夠完全的食古不化。做到這兩點,那么對于你學古代圣人的東西,可能就會達到一個比較好的一個狀態。您不妨一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