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蓮花中國區迎來重要人事變動,被譽為“車圈鐵娘子”的毛京波宣布卸任中國區總裁一職,調任蓮花科技首席銷售官(CSO),負責全球的產銷協同管理,整合和調配全球范圍內的營銷資源。欽培吉則接替毛京波,任蓮花科技中國區總裁,向蓮花集團首席執行官馮擎峰匯報。
這一變動不僅標志著毛京波在蓮花中國區職業生涯的新階段,也體現了蓮花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面對市場變化所做出的戰略調整與布局。
“車圈鐵娘子”
毛京波,中國汽車行業公認的“鐵娘子”,其職業生涯堪稱傳奇。從記者轉型至汽車營銷領域,她憑借卓越的市場洞察力和執行力,在奔馳、林肯等豪華品牌中締造了多個成功案例。
在奔馳任職期間,毛京波成功推動了AMG、Smart等品牌的銷售與市場運營,為奔馳在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18年,她執掌林肯中國,僅用三年時間便將年銷量從5萬輛提升至9萬輛,躋身二線豪華品牌前列,創造了業界矚目的“林肯現象”。
2022年,毛京波以“創始合伙人”身份加盟路特斯(后更名為“蓮花跑車”),擔任中國區總裁。她帶著復制林肯成功經驗的雄心壯志,誓言將這一擁有77年歷史的英國超跑品牌推向電動化復興的新高度。
圖片來源:蓮花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毛京波面臨了諸多挑戰。她曾提出“蓮花要做中國市場的保時捷”的愿景,并致力于推動品牌以用戶為中心進行轉型。但在實際操作中,市場策略的調整引發了一些爭議,如新款車型的大幅度降價,雖然配置有所提升,卻導致了老車主的不滿和維權事件。
對此,毛京波公開致歉,并承諾在未來更加謹慎地處理價格策略,以維護品牌形象和用戶信任。
在品牌營銷方面,毛京波主導的本土化策略也出現失誤。從“驗資5000萬相親”活動被批物化女性,到車型命名“夏花”(諧音“下滑”)引發熱議。不過盡管營銷措施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但也為品牌未來的營銷方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銷量方面,蓮花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同樣遇到了瓶頸,2024年的全球銷量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僅1.2萬輛,中國市場占比也降至25%,2025年1月的銷量更是不盡人意。這一數據不僅遠低于毛京波上任之初設定的目標,也低于同級別豪華品牌的市場表現。
銷量的持續低迷不僅反映了蓮花在電動化轉型中的困境,也暴露了其在產品、營銷和服務等方面的不足。
今年3月,毛京波卸任蓮花科技中國區總裁一職,轉任蓮花科技首席銷售官(CSO),負責海外市場。這一調整是吉利集團基于市場變化和戰略考量的決策,也標志著蓮花在中國市場的新階段。
蓮花轉型之路的挑戰與機遇
自2017年被吉利收購后,蓮花便宣布全面轉向電動化,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Vision 80”復興計劃,目標是在2028年(品牌80周年)完成向電動化、智能化的全面轉型。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蓮花的市場表現與財務數據均面臨諸多挑戰。
上述內容已經提到,2024蓮花的全球和中國市場的銷量皆不盡如人意。 而在財務數據方面,蓮花的虧損狀況同樣令人擔憂。2021-2024年前三季度,蓮花累計虧損超22億美元,2024年單年凈虧損同比擴大27%至6.67億美元。
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蓮花在電動化轉型中的高昂成本,也暴露了其在產品定價、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面對持續的虧損壓力,蓮花亟需找到新的增長點和盈利模式來扭轉頹勢。
圖片來源:蓮花
蓮花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困境,源于多重戰略矛盾的交織。首先,電動化轉型與蓮花超跑基因的融合確實是一個挑戰。蓮花以輕量化與賽道性能著稱,而電動化轉型過程中車身重量的增加確實對其核心賣點構成了一定影響。
其次,品牌更名帶來的認知混亂也是蓮花面臨的一大難題。耗費5年奪回“蓮花”商標后,蓮花發現該名稱在中國市場長期被低端商用車占用,導致消費者混淆和品牌溢價能力受損。然而,品牌更名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需要時間和持續的市場溝通來逐步建立新的品牌形象。
此外,定價策略的調整也是蓮花在轉型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為應對銷量壓力,蓮花選擇了大幅降價來刺激市場。這一策略雖然短期內可能帶來銷量的提升,但也對品牌形象和用戶信任造成了一定影響。
蓮花的困境亦折射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殘酷競爭。以小米SU7(參數丨圖片) Ultra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正以“性價比+高性能”顛覆傳統豪華車格局。
面對小米等自主品牌的沖擊,蓮花全球CEO馮擎峰曾表示:“彎道快的只有蓮花和保時捷”。然而,市場數據表明消費者更傾向于為“極致性價比”買單而非虛無的“賽道情懷”。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變化也暴露了蓮花等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轉型中的不足和困境。
圖片來源:蓮花
為挽救頹勢并尋求新的發展機遇,蓮花宣布了多個調整策略:暫停全面電動化、擁抱混動技術;加碼智能化等。
其中,蓮花計劃推出混動車型以平衡性能與成本。這一策略旨在滿足消費者對于高性能和燃油經濟性的雙重需求同時也為蓮花在電動化轉型中提供更多選擇和靈活性。
然而,混動技術并非萬能藥。在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日益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蓮花需要確保其在混動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和差異化競爭力才能贏得消費者青睞。
此外,2024年,蓮花推出了高速NOA功能并向第三方供應智駕方案。然而該業務尚未形成規模效應。這些策略能否幫助蓮花走出困境仍需時間檢驗。
結語:
毛京波的離場,雖然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也為蓮花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蓮花的困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超豪華車企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普遍面臨的問題。通過深入反思和策略調整,蓮花能否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找到新的增長點,實現品牌的復興與升級,值得我們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