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體報道,沃爾瑪已要求部分中國供應商大幅降價,旨在抵消特朗普政府近期加征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然而這一要求遭到眾多中國供應商的抵制,雙方談判陷入僵局。
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中國企業必須團結一致,不能做出妥協讓步。
先不說部分中企已經沒有降價的空間了,降價會讓它們生存都存在問題,就算有降價空間,原則上也不能降。
這是美國自己要發動貿易戰提高關稅的,那后果就必須得自己承擔,憑什么要中國供應商來幫你美國群眾買單?
這就好比我先動手打你,結果手受傷了,你還得幫我承擔部分甚至全部醫藥費,這怎么看都不合理吧。
再者說,即使今天中企降價了,那萬一后面特朗普又繼續加收關稅,那我們還降嗎,是否降的起?
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商業上的博弈,沃爾瑪憑借它們在貿易中的主導權(龐大的采購規模)對供應商進行不平等的施壓,賭的就是中國的供應商離不開它,最終會向它妥協。
按目前報道的情況來看,尚不清楚有多少供應商會最終接受沃爾瑪的降價要求,不過大多數中國供應商對這個要求還是比較抵觸的,這個談判估計不會那么順利。
如果最終沒有談成,那沃爾瑪可能會被迫提高部分進口商品的價格,這就相當于特朗普政府額外加收的20%關稅成本將會轉移到美國民眾身上,這可能會提高美國的通脹。
如果沃爾瑪選擇不提價,那么它的盈利能力可能會被削弱,可能會促使它去其他國家尋找可替代的供應商,以保持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然而,尋找替代供應商這個方案實施起來難度很大,要做到像中國商品這樣物美價廉的,全球可以說是沒有。
想想從18年貿易戰開始,老美要是能找到符合要求的 ,早就拋棄我們了,肯定是其他國家的供應商沒辦法滿足它的全部要求,所以它們才繼續在中國采購。
對于中國供應商來說,沖擊肯定會有,特別是對于部分依賴沃爾瑪業務的供應商來說,可能會很難熬,這部分供應商也是最容易去妥協讓步的。
老實說,單靠各企業單獨去跟沃爾瑪這種巨頭做議價談判,很容易就處于下風,被人各個擊破,最好還是得聯盟起來,由政府或者具有影響力的商會牽頭,派代表去進行談判。
按理說,這個涉及到的是市場經濟問題,理應由市場自己去協商解決,然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本身就有很強的政治目的,加上中小企業很明顯勢單力薄,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政府出手我覺得倒是也可以考慮。
有人也許會說這違反了世貿規則,可你看人家美國遵守了嗎,我們不過是以牙還牙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