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日本奈良的一聲槍響,震驚了整個世界。
當時,67歲的安倍晉三正在街頭為自民黨候選人助選,演講剛開始不久,人群中一個身穿灰色T恤的男人突然拔出一把自制的手槍,朝他連開兩槍。
短暫的沉默后,安倍晉三捂著胸口倒下,鮮血順著西裝滲了出來?,F場的人群驚叫四起,特勤人員迅速沖上去,制服了兇手山上徹也。半個小時后,醫院傳來噩耗——安倍晉三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
一個政治家的人生,就此終結。然而,他的離世并未讓風波平息,反而引發了更多的討論。
幾個月后,人們發現,安倍晉三的墓碑上沒有日語假名,而是清一色的中國漢字——《安倍家之墓》。
這讓許多中國網民感到意外:一個長期推崇右翼思想的日本首相,為何最終的墓碑還是使用中國的漢字?
對于這個問題,日本國內諱莫如深,而背后的歷史卻耐人尋味。
日本如何學到漢字?
要解開墓碑之謎,必須回到歷史深處,看看日本文字的發展歷程。
很少有人知道,日本最早是沒有文字的。
在公元五世紀以前,日本的先民只能用結繩記事、圖騰符號等原始方式記錄信息,文化發展極其緩慢。
直到東漢末年,中國的典籍、經書、儒學思想開始通過朝鮮半島流入日本。
公元607年,日本派出了第一批“遣隋使”前往中國學習。這些使者震驚地發現,中國已經建立起完整的文字體系,詩歌、史書、法律條文井然有序,而日本的統治者仍靠口耳相傳來治理國家。
到了唐朝,日本更加狂熱地向中國學習,“遣唐使”成群結隊地來到長安,把中國的典籍、律法、書法、建筑風格統統帶回國。
那時候,日本的貴族深信:“想要國家強盛,必須先學中國?!?/strong>
由于日語和漢語的語法結構完全不同,普通日本百姓根本無法直接使用漢字,于是日本貴族們創造了一種折中方案——他們借用漢字的音和形,發明了“萬葉假名”。
比如,日語中的“山”(やま)原本沒有文字,他們干脆直接用漢字“山”來拼讀,或者用“也末”(やま)這樣的方式來標注發音。
但問題很快暴露出來:漢字太復雜了,普通百姓難以掌握。
于是,日本人在9世紀逐漸簡化出兩種文字體系:
平假名:從漢字的草書演變而來,主要用于女性書寫(比如《源氏物語》)。
片假名:源自漢字偏旁,起初用于僧侶記錄佛經,后來成了外來詞的標注工具。
雖然日本人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他們并沒有完全放棄漢字。事實上,日本正式的法律、宗教經典、甚至貴族的書信,仍然全都使用漢字。
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為了向西方靠攏,開始推行“去漢字化”運動,希望讓假名完全取代漢字。然而,到了二戰結束,這一計劃幾乎失敗了——日本人發現,如果徹底廢除漢字,很多復雜的概念將變得模糊不清。
最終,日本政府妥協了,采取了折中的“混合書寫”方式:
日常交流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
正式文件、法律條文、墓碑銘文依舊使用漢字。
漢字在日本并未消失,反而成為一種象征,代表著正式、莊重和權威。
安倍家族與漢字的深厚淵源
安倍晉三的墓碑之所以使用漢字,并不是偶然,而是他家族長期以來的傳統。
安倍晉三的家族是典型的政治世家,祖父岸信介、外叔祖父佐藤榮作都曾擔任過日本首相,父親安倍晉太郎曾任外務大臣,家族勢力龐大。
但鮮為人知的是,“安倍”這個姓氏,本身就與中國文化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安倍”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古代的安倍氏部落,這個部落的祖先被認為是中國漢朝時期移居日本的渡來人(古代中國移民)。
當時,日本很多貴族都帶有中國血統,他們崇尚漢文化,墓碑、家族族譜、佛堂銘文全都用漢字書寫。
安倍晉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曾是一個狂熱的“中國文化研究者”。盡管他在二戰時期支持軍國主義,但私下卻對中國的古典文學、書法情有獨鐘。
這種文化影響一直延續到了安倍家族。即便安倍晉三本人在政治上持右翼立場,但家族傳統并沒有改變。在他們看來,漢字是一種象征,一種身份的象征,而非單純的語言工具。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安倍晉三的墓碑依然選擇了漢字,而不是日語假名。
結語
從遣唐使時代到今天,日本社會經歷了一場漫長的文字演變。但無論如何變化,在正式場合,漢字依舊是他們表達尊嚴、權威和身份認同的唯一方式。
安倍晉三的墓碑,就是日本文化矛盾的縮影:一方面,他們渴望去漢字化,證明自身獨立;另一方面,他們又離不開漢字,因為它早已成為他們文化的一部分。
這不是安倍晉三的個人選擇,而是整個日本社會潛意識里根深蒂固的傳統。
信息來源:
新京報——2021-03-05《在中古時代,漢字的傳入是如何促使日本形成官僚制度的?》
新華社新媒體——2022-09-28《日本為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