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被曝計劃撤回駐德美軍,同時還可能減少對北約的安全承諾。這一變動引發了德國的高度焦慮,基民盟的總理候選人默茨想到了一個辦法:與英法“共享核武器”。
美軍要走?德國慌了
據德國媒體援引英國《每日電訊報》消息稱,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從德國撤出約3.5萬名駐軍,并計劃將部分兵力轉移至匈牙利。該消息來自美國政府內部。
若此次撤軍成真,德國將面臨二戰后最大規模的軍事部署調整。據報道,目前駐德美軍約3.7萬人,占美國歐洲駐軍近一半。
這一動向被解讀為特朗普對北約盟友軍費開支不滿的施壓手段。報道稱,特朗普不滿歐洲國家在國防預算上的“消極表現”,要求北約成員國將國防支出提升至GDP的5%。德國當前的軍費開支占GDP的2.12%,尚未達到這一目標。特朗普多次表示,美國可能不會在未來的沖突中無條件保護北約盟國。他強調:“如果他們不交錢,我不會保護他們?!?/p>
此外,有瑞典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特朗普政府已經通知其盟友,美國將停止參與歐洲未來的軍事演習。
特朗普政府這一系列態度加劇了歐洲的恐慌,特別是對于長期依賴美軍駐扎的德國而言,安全感蕩然無存。
事實上,早在2020年,特朗普政府就曾在其第一任期內計劃撤走1.2萬名美軍,但這一計劃被拜登政府擱置。如今,特朗普卷土重來,駐德美軍的去留問題也再度浮上臺面。
德國媒體指出,特朗普政府的這一決定不僅與北約內部的防務預算爭議有關,也可能與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有關。
德國的核武困境:“共享”還是自主?
面對美國的不確定性,德國國內開始出現關于核威懾的討論。
受《核不擴散條約》約束,德國自身無法擁有核武器。但其作為北約成員國之一,美國在該國部署了核彈頭。根據北約框架下的“核共享”計劃,德國戰機可以在戰時投放存放在德國境內的美國核彈。
但現在,形勢發生了變化。德國電視一臺分析指出,一旦美軍撤離德國,美國的核保護傘可能不再那么可靠,畢竟最終決策權仍然掌握在美國手中。因此德國必須重新考慮其核威懾的替代選項。
德國“準總理”默茨把希望寄托在了鄰居法國身上。上周日,默茨對“德國之聲”表示,他希望與英國和法國討論“核武器共享”,即用這兩個國家的核武器來保護歐洲。默茨強調,歐洲需“共同增強核威懾力”,但未透露具體合作形式。同時,默茨明確表示,德國不會自主發展核武器。
據《每日新聞》(Tagesschau)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多次表示愿意就歐洲的核防御問題展開對話,并暗示可以將法國的核保護傘擴展至歐洲其他國家。然而,法國長期以來堅持核武決策的獨立性,并未明確表示是否愿意真正共享核武器。
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去年6月發布的全球核力量報告,全球共有9個國家擁有核武器,美國和俄羅斯合計占據了全球約90%的核武器,而法國和英國的核彈頭數量分別為290枚和225枚,位列全球第四和第五。
軍事專家克里斯蒂安·默林(Christian M?lling)指出,法國的核武庫主要由戰略核武器組成,缺乏美國那樣的多層次核打擊能力。因此,即使德國能與法國達成核共享協議,其實際威懾效果仍值得商榷。默林說:“法國的核武器無法替代美國,且其國內政治風向變化可能會動搖承諾?!?/p>
隨著美歐關系的改變,德國民眾對發展核武器的態度也在發生改變。據《T-Online》民調,48%的德國民眾反對本國擁有核武器,支持者占38%。與2024年相比,反對比例下降9個百分點,反映安全危機下民意松動。
未來的歐洲安全格局,可能取決于美國的最終決策。如果美軍真的撤離,歐洲可能被迫加快軍事自主化進程。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德國會被迫重新考慮發展自己的核武器?這一切仍然充滿變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