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創客公社 吳昊鈺
前不久,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的模式火爆出圈,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科技的新范式。
在無錫,有一家企業同樣以“低成本、高頻次”的太空運輸邏輯,不僅在去年以每張100萬的“地板”價格(海外太空船票2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44億元),首次預售了2張我國太空船票,讓太空旅行不再是天方夜談,還計劃于2028年IPO,預計在2030年追上馬斯克的Space X。
它便是江蘇深藍航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藍航天”)。
2016年成立于南通,后在2024年遷入無錫,深藍航天主要從事液體可回收復用火箭研制,該技術對打造中國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千帆星座”至關重要。2022年,公司完成公里級VTVL垂直回收飛行試驗,成為繼美國SpaceX之后全球第二家完成液氧煤油火箭垂直回收復用全部低空工程試驗的公司。
自去年5月啟動B輪系列融資以來,深藍航天已完成多輪融資,近日也宣布完成近5億元B4輪融資,由泰安遠望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領投。據公司披露,其最新估值達50億元。
深藍航天創始人霍亮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曾在“國家隊”擔任重要型號主任設計師。從工程師轉型創業,他的初心是希望火箭像飛機一樣往返天地,讓太空運輸從“奢侈品”變為“日用品”,為更多人開啟探索太空的大門。
而回望深藍航天所處的領域,無錫已悄然拿下商業航天各大翹楚。目前,全國約80%的空天產業頭部企業分布在北京、上海、陜西,但值得關注的是,這些頭部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無錫,作為自己產業版圖的重要一環。
一片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的沃土,正在無錫快速起勢。
清華博士無錫創業
對標趕超SpaceX
師從著名制造業專家柳百成院士,霍亮從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后,便進入“代表著國家、乃至世界在這個領域的最高水平的科研單位”——航天科工集團工作,主要負責某裝備的總體設計。
2015年,馬斯克的SpaceX在海上和陸上連續實現回收火箭,讓霍亮深受觸動。他心想:“如果火箭可以像飛機一樣重復使用,那么進入太空的成本就可以降低百倍。”
恰逢當時“軍民融合”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霍亮在雙重激勵下,便于2016年一頭扎進了民營航天的浪潮,先在南通創辦了深藍航天。
從工程師轉型企業家難言容易,霍亮坦言“最困難的是轉變思維”。和很多技術出身的創始人一樣,他最開始的創業想法很簡單:做一個技術上比較創新的產品,而不是考慮商業化問題。
霍亮說,“每一步都會有很多困難,但創業沒有捷徑,該做的事情一樣不能少。”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深藍航天在2021年7月成功拿下中國首例液氧煤油火箭垂直回收試驗“蚱蜢跳”,同年10月再次獲得中國首例液氧煤油火箭百米級垂直回收試驗成功。
這背后的含金量是什么呢?
對標SpaceX,霍亮選擇了同樣的液氧煤油發動機路徑,讓大家看到了中國版“獵鷹9號”的雛形。同時,他們還啃下了“3D打印針栓式發動機”的硬骨頭,發動機零部件數量削減40%,成本壓到只有對手的一半。這也讓深藍航天成為當時國內唯一一家能與SpaceX技術對標的商業火箭公司。
如今,深藍航天還相繼研發了了“雷霆”系列液體火箭發動機和“星云”系列運載火箭等產品。其中,“星云”系列運載火箭是將各種設備送到太空的重要工具,“雷霆”發動機作為火箭“心臟”則不斷提供強大動力。
再加上如垂直降落、發動機重復使用等可回收技術,深藍航天能讓火箭多次飛行,也為普通人打開了一扇通往太空的“平價之門”。
2024年10月24日,深藍航天在淘寶直播間以每張100萬元的價格,預售了兩張2027年載人飛船亞軌道載人旅行船票。與海外推出的太空旅行船票相比,可以說是把價格“打到了地板價”。
霍亮介紹,18歲至60歲之間,且通過專業健康檢測標準的人群均可購買太空船票。旅客屆時可乘坐飛船穿越大氣層,經過地球與宇宙的交界,看到地球的壯麗曲線,在到達對地靜止軌道后,可以解開安全帶,在空中吃一個漂浮的蘋果,或喝一杯漂浮的水,享受失重的狀態。
此外,根據直播間頁面,亞軌道飛行任務采用深藍航天可回收火箭和飛船載人艙的組合形式。飛船載人艙高約4米,直徑3.5米,飛船里有6扇全景舷窗,單次飛行可以搭乘6名乘客或不小于1噸的實驗載荷,旅行飛行過程約12分鐘,經歷不低于5分鐘失重環境。
火箭劃過星河,霍亮相信,當火箭發射成本降低到大眾可接受的程度時,寒天會離普通人越來越近,大概沒有人會拒絕一次星際旅行。
他透露,深藍航天計劃今年6月或7月進行星云一號火箭的軌道飛行及回收測試。該火箭設計可運送2噸有效載荷進入近地軌道。同時,霍亮也承認,SpaceX在實現火箭助推器的常態化穩定回收方面遙遙領先。但他樂觀估計,中國最快可能在2030年追上美國同行。
無錫商業航天快速起勢
事實上,從深藍航天,我們還能觀察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國內越來越多的商業航天翹楚,都在往無錫聚集。
深藍航天在2024年遷入無錫新吳區,“主要看中了無錫深厚的制造業底蘊,以及當地對航空航天產業的重視。”公司將火箭智造總裝基地選址在無錫境內的京杭大運河畔,也是為了“星云”系列火箭更好地通過水路運輸。
再如前不久剛剛報道的115億獨角獸創始人徐鳴作為在江蘇深度布局的科技新貴成為了國家民企座談會的“座上賓”。
而銀河航天之所以落地無錫,也是看中了強大的產業配套實力。徐鳴曾說,“回想銀河航天和無錫市梁溪區接洽,僅僅7個月的時間,我們就在這里奠基開工了,這就是無錫的魄力和速度!”
數據亦顯示,目前,全國80%的空天產業頭部企業布局北京、上海、陜西;但北京、上海、陜西80%的空天產業頭部企業都已落子無錫。
為什么是無錫?
近年來,無錫始終把商業航天作為布局未來產業的新興賽道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加速推動“星、箭、網、端”全鏈條發展,目前,無錫已集聚了近300家航空航天領域核心企業。
其中,梁溪區已成為商業航天賽道的“黑馬”,去年8月獲評全省唯一空天產業類未來產業先行集聚發展試點。
“造火箭、造衛星、發衛星、用衛星”在這里一應俱全;商業火箭、衛星制造及應用、空間信息應用,三個百億級產業蓬勃起勢;東方空間、天兵科技、紫微科技等“明星企業”均在此布局。
此外,無錫還引進了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天航空大學等航天高校和新型研發機構落戶,為商業航天發展注入智力支撐。
不僅如此,無錫還將設立專項資金,通過最高2億元獎勵支持創新平臺建設、每年最高1000萬元貼息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最高1000萬元支持關鍵技術攻關等一系列政策,助力商業航天“來錫一試”。
可以想像,未來在無錫,如低空飛行、太空旅行等“未來感”科技已不會是僅存于電影中的情節,而會成為無錫城市產業發展真實跳動的脈搏,在宇宙星辰大海中展露旺盛的生命力。
添加創客君微信:chuangke-jun ,備注“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即可申請加入城市讀者群哦!
文章素材來源:
經濟導報:《 山東,“‘沖天’的富貴”來了! 泰安國資“搶籌”深藍航天,濟鋼衛星項目正式獲批…… 》
鉛筆道:《 無錫殺出未來獨角獸: 一把融資10億,估值50億,國內首例》
鳳凰網江蘇:《 循“新”而進,無錫做對了什么?》
創客公社過往報道
歡|迎|聯|系
文稿相關問題反饋,請聯系:zhangtianyi0510
加入城市讀者群,請聯系:chuangke-jun
文章轉載,請后臺留言或聯系:chuangke-jun
重丨磅丨報丨告
丨丨 丨 丨 | 丨
江丨蘇丨創丨投丨圈丨年丨度丨活丨動
丨 丨 丨 | | |
江丨蘇丨高丨校丨創丨業丨圖丨譜 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