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小兒急性胃腸炎的高發期,急性胃腸炎發作時,各種癥狀來勢洶洶,家長們可能會手足無措,那么,孩子急性胃腸炎發作時,該如何應對?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彭伶俐醫生和您聊聊兒童急性胃腸炎。
01什么是急性胃腸炎?
急性胃腸炎是胃腸道粘膜的急性炎癥,常見臨床表現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
02急性胃腸炎一般由什么引起的?
多見感染引起的,感染又分為病毒感染(如消化道的病原諾如病毒、輪狀病毒、呼吸道病原的各項病毒)、細菌感染(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或寄生蟲感染。如進食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水;進食了某些藥物(如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存在代謝、內分泌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焦慮、壓力等方面原因可能引發胃腸炎。
03出現急性胃腸炎表現何時帶患兒就醫?
- 患兒嘔吐頻繁、或者腹瀉出現3次稀便以上;
- 嘔吐物帶咖啡色或鮮血樣物;
- 出現伴隨癥狀:發熱、頭痛、腹痛等不適;
- 孩子精神不好,進食不佳,尿量偏少,哭時淚少,口唇偏干等表現。
04就醫回家后需要做些什么?
多次口服補液鹽治療
患兒到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孩子的臨床表現,相關檢查結果,給出治療方案。存在感染時,給予積極抗感染治療,嘔吐腹瀉嚴重的,當天會給予靜脈補液支持治療。靜脈補液后,患兒病情好轉中,回家后可能還會有嘔吐、腹瀉等表現,存在繼續丟失體液可能,患兒還存在生理需要量,這時醫生一般會開出口服補液鹽藥物,讓患兒回家后繼續口服,口服補液鹽可預防與治療輕中度脫水。有時由于患兒年齡小,也不太配合口服藥物治療,若這種情況,孩子就需要繼續靜脈輸液治療。
居家休息,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孩子經過醫院輸液治療1-2天,病情好轉,精神見好。孩子不要到人多的地方,比如電影院,超市,游樂場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可能存在呼吸道感染者,患兒生病期間,免疫力一般有所下降,此時孩子去人流多的地方若再接觸到了一些呼吸道感染者,孩子可能就會出現再次感染,出現新的癥狀,如原無發熱,再次感染出現發熱表現,這樣病情又出現新的變化,原有病情可能加重,不利于孩子病情恢復。
不暴飲暴食,給予清淡飲食
孩子經輸液治療回家后,食欲好轉。這是病情好轉的一種表現,但實際上孩子病情還沒有完全康復,此時胃腸道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如果這個時候孩子飲食不當,甚至暴飲暴食,就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孩子可能會再次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表現。所以在此建議孩子在急性胃腸炎治療過程中,宜進食清淡飲食,避免油膩、辛辣食物,如米粥、面條等易消化食物。
05平時如何預防急性胃腸炎呢?
注意飲食個人衛生
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小兒急性胃腸炎,原因之一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這一般跟衛生習慣不好有關。不衛生的進食習慣存在把細菌帶入胃腸道可能,細菌進入機體內就容易引起嘔吐、腹痛等急性胃腸道表現。
不吃隔日食物
孩子胃腸道發育還未完善,而且隔日飲食有食物蛋白質變質可能,此時若進食了隔日變質的食物,就可能出現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的表現。
去公共場所佩戴好口罩
公共場所地方可能存在有些呼吸道病毒感染者,孩子由于年齡小、免疫功能還不完善,若接觸到這些呼吸道病毒感染者,呼吸道病毒早期會侵犯胃腸道,孩子可能表現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道臨床癥狀。鑒于這種情況,出入人流密集的地方,佩戴好口罩,預防交叉感染可能。
文字|兒科彭伶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