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被“評價”。情商、智商高與低也好,安靜、吵鬧與否也好,高級、低級也罷,是否有出息等等,等等。
每個人都基于他們所了解到的我們,基于他們個人的利益得失,選擇如何去評價我們。
如果我們的所作所為與他們的利益沖突,讓對方覺得沒有面子,受到了冒犯,自然要對此進行報復并且試圖“糾正”我們的行為,對我們好好評價一番。相反,如果有利于他們的利益,更是要對我們大肆鼓勵以讓我們繼續對他們產生價值:你真懂事,你情商真高,你真聰明,等等。
但是,我們始終要明白的是:這是評價而非事實。
我們面對不同的人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自然會收獲不同的評價。如果對方不夠值得,當然我們不會付出無論是情緒上還是物質上足夠的價值。就像之前文章所寫《你有什么價值讓我對你情商高?》,情商并非是一種特質而是選擇,其他的品質同理。所謂的特質指的是:做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同樣的標準,如果這樣做,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對自我的消耗和對那些我們真正在意的人的不公嗎?
事實上,從沒有事實。
我們依靠我們全部社會關系的評價構成了我們這個人,我們無法脫離開社會獨自進行生存。這注定了我們會在意一些人的評價,這是互惠互利的基礎,只是在意的程度不同。
所以,我想在本文中想表達的是:
這些是評價而非事實,也沒有事實。在意我們選擇在意的就足夠了。
我們對別人的評價天然的會在意,因為我們基因中烙刻著社會的屬性。但是我們可以依靠后天的知識,抑制我們的天性,讓自己活得更幸福一些。這里的幸福指的是更穩定的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