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前不久,中伊俄“安全紐帶-2025”聯合演習拉開帷幕。當日上午,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抵達伊朗恰巴哈爾附近海域,與伊朗、俄羅斯海軍參演艦艇完成兵力集結。此次聯演以“共創和平與安全”為主題,在伊朗恰巴哈爾港附近區域組織實施。主要分為集結準備、海上演習、港岸總結三個階段,圍繞打擊海上目標、臨檢拿捕、損害管制、聯合搜救等科目開展演練,旨在深化各參演國家軍隊之間的軍事互信和務實合作。此外,南非、巴基斯坦、阿曼等國派觀察員參演。
專家表示,三國海上聯演主要能力體現有兩個方面:首先,提高三國海軍自身的海上作戰能力;比如打擊海上目標、損害管制等訓練科目。其次是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比如對海上恐怖分子和海盜實施打擊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提高三國海軍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能力,“也因此,三國演練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2024年3月底,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在介紹“安全紐帶-2024”聯合演習時表示,聯演全程艦艇混編同訓、兵力聯合行動,中俄首次擔負復雜科目執行官,進一步探索完善三方協同機制。
哈梅內伊(資料圖)
美軍方面特別擔心中俄伊在該地區的軍事行動會升級為直接的對抗。此次聯合軍演雖然表面上看似年度例行活動,但也傳遞出一種信號:面對來自美國的霸權壓力,伊朗并不孤單,中俄將作為其堅實后盾。這種合作關系不僅展示了三國在軍事領域的默契,也反映出它們在反對國際霸權主義上的共同立場。
此前,美國五角大樓宣布,美軍已撤回其在中東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據了解,該航母為“亞伯拉罕·林肯”號,自美國國防部2024年8月底將其從第七艦隊的預定部署中調離以來,這艘航母一直在中東執行任務。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中東地區一直有美國航母存在,并且有時會有兩艘航母同時在此區域活動。“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打擊群2024年8月部署到中東地區。盡管撤出了航空母艦,但美國表示其在該地區仍擁有充足的資產。
特朗普(資料圖)
輿論認為,美國從中東撤出航母,是美國戰略收縮的一個標志,因為中東地區是美國最重要的海外利益核心。此前,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即被調回本土進行修整,而林肯號航母打擊群也被調離波斯灣,目前美軍在中東處于“航母空窗期”,雖然美國官方一再表明,美軍依然有能力對伊朗進行威懾,但缺少了航母,美軍地面基地對于伊朗而言,就是幾個固定靶而已,特別是伊朗現在的導彈技術水平也已經超過了美國的反導系統攔截能力,如果美軍和伊朗爆發沖突,真正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從傳統的港口互訪,到后來定期舉行聯合軍演,今后或將形成常態化的聯合巡邏機制,構筑起更加牢固的安全網絡,為中俄伊三邊合作賦予更多的含義。中俄伊聯合軍演是“非對抗性”的聯合行動,旨在加強三方合作、震懾恐怖主義和海盜侵襲,確保航道的安全與穩定。因此,美國也沒有理由對此說三道四。當前國際局勢變亂交織,此次中俄伊三邊軍演,絕非一次短期的外交姿態,而是三國在能源安全、航道穩定以及區域秩序等多方面的利益交匯,釋放出的潛臺詞就是決不允許中東生亂。
“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資料圖)
特朗普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敦促伊朗就核問題與美國談判,否則可能面臨軍事行動。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8日對此回應稱,一些國家想要將其意愿強加給伊朗,伊朗絕對不會接受。
針對哈梅內伊的最新表態,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布賴恩·休斯當地時間8日重申,伊朗可以選擇通過談判達成協議,否則伊朗可能面臨美國的軍事行動。
特朗普于2月4日簽署總統備忘錄,決定重啟在其首個總統任期內對伊朗實施的“極限施壓”系列舉措,包括尋求將伊朗石油出口規模打壓至“零”的措施,以此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