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稅100%,中方重拳反擊加拿大,特朗普:中國加100%,我加250%!
中國對原產于加拿大的部分商品加征了高達100%的關稅。這一舉措不僅是對即將卸任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政府的一種“送別”,更是給新任總理卡尼的一份“見面大禮”。
那么,這份“禮”究竟分量幾何?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深意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剖析這份不同尋常的“關稅禮包”。
首先,我們得明白這100%關稅并非簡單的貿易報復,而是中國在世貿組織框架下,依法依規采取的“反歧視措施”。
去年,加拿大在未經充分調查和論證的情況下,緊隨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和鋼鋁產品加征了關稅,這種做法顯然違背了WTO的“非歧視原則”,構成了對中國商品的歧視。
中國此次的反制,正是對這一歧視行為的正當回應。
有趣的是,盡管從稅率上看,中加雙方似乎進行了“對等”的反制——加拿大對中國商品加征了多少,中國就對加拿大商品加征多少。但實際上,這背后的影響力卻大相徑庭。
中國對加拿大出口的電動車和鋼鋁產品規模有限,而加拿大出口到中國的菜籽油、油渣餅和豌豆等農產品,卻是其在中國市場上的重要商品。
這意味著,中國的反制措施實際上對加拿大出口貿易的打擊更為精準和有力。
再來看看這份“關稅禮包”送達的時間點。它恰好在加拿大政府換屆之際。
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這位59歲的經濟專家,以高達86%的得票率贏得黨內選舉,從而也成為了加拿大首位非政治世家出身的總理。
中方的這份“關稅大禮”,不僅是對這位新總理的“見面禮”更是對前總理特魯多的“送別禮”。
說起特魯多,他在任期內對美國可謂是“百依百順”,但最終似乎并未贏得多少尊重。
特朗普甚至戲稱其為“特魯多州長”,暗指加拿大可能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這無疑是對特魯多政府軟弱的諷刺。
好在特魯多在今年1月作出了一個明智的選擇——辭職,這或許是他任期內最正確的決定。
而新任總理卡尼,在競選期間就表現出強硬的態度,他主張對美國采取“對等報復”措施。
這一立場顯示出他對于維護國家利益有著清晰的認識。但面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特別是中美兩大經濟體的博弈,卡尼需要展現出更多的智慧和決斷。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也沒有閑著,緊隨其后對加拿大出手,宣布對加拿大的木材和乳制品征收新關稅。
尤其是對乳制品的關稅幅度高達驚人的250%,這無疑是對加拿大乳制品行業的沉重打擊。特朗普的這一舉措,明顯是對加拿大長期以來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回應。
事實上,加拿大在乳制品方面一直對美國實行高額關稅,這使得美國的乳制品難以進入加拿大市場。
特朗普此次的舉措,雖然帶有濃厚的保護主義色彩,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在對等回應加拿大的貿易壁壘。
這無疑給新任總理卡尼提出了一個難題:如何在保護本國產業的同時,不激怒美國這個重要的貿易伙伴?
特朗普的這一行動,也反映出他作為商人的本色——對于任何他認為的“不公平交易”,他都會毫不猶豫地采取行動來“找補”回來。
雖然這種做法可能會損害美國的國際聲譽,但特朗普顯然更看重實際的利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卡尼需要審慎考慮加拿大的貿易策略。他可能會尋求與中國和美國的雙邊或多邊談判,以期找到一種能夠平衡各方利益的解決方案。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這份“關稅禮包”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加拿大作為美國的緊密盟友,其在國際貿易上的動向往往與美國息息相關。
中國此次對加拿大的強硬反制,很可能會引發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注和反應,從而進一步影響全球貿易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