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天,江西浮梁縣,一輛小轎車被大貨車撞入河中,四名乘客被困水下,生死僅在一瞬之間。一名解放軍戰士從五米高的陡壁躍下,三次下水,四度救援,在湍急的水流中救回了四條生命,整個過程不到兩分鐘。
這位戰士名叫王亮,90后,正在回家探親的路上。他沒有猶豫,沒有等待救援,而是用訓練賦予的冷靜和專業,在生死線上爭分奪秒。他的壯舉感動全國,也引發了無數討論,他為何能做到這一切?面對突發危險,我們普通人又該如何應對?
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一次普通人與英雄的距離縮短至零的真實事件,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踏入軍旅,鍛造鐵血意志
王亮的故事,并非從2020年的那場生死救援開始。事實上,他的人生軌跡,早在1999年便已埋下伏筆。
這一年,江西省景德鎮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里,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家人給他取名“王亮”,希望他能如同名字一樣,成為家族的光亮。
那一年,長江流域正經歷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災,家鄉的村民們每天都在關注抗洪戰士的英勇事跡。他的父親,曾親眼見到解放軍戰士用身體筑起人墻,攔截洪水。他感慨萬分,對剛出生的兒子輕輕說道:“長大了,你也要像他們一樣,做個頂天立地的人。”
然而,王亮的童年并不平順。他的生母在他年幼時因病去世,家庭經濟條件也不算優渥。
幸運的是,父親后來再婚,繼母待他如己出,王亮也把她當作親生母親。家里雖然不富裕,但日子過得簡單而溫暖。
王亮從小便性格堅韌,尤其在面對困難時,總能咬牙堅持。他的父親常說:“一個男孩子,不能怕吃苦。”這種家庭教育,在他日后的軍旅生涯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5年,高中畢業的王亮本打算去城里打工,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電視上看到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閱兵直播。天安門廣場上,數萬名英姿颯爽的軍人踏步前行,目光堅毅,步伐鏗鏘。那一刻,他的內心被點燃了。
“我要當兵!”他對父親說。
2016年9月,王亮順利通過體檢,光榮入伍,成為東部戰區第31集團軍步兵第91師的一名新兵。
新兵連的日子并不好過。從第一天開始,軍營里的高強度訓練便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出操跑步五公里,白天接受戰術訓練、射擊訓練、戰救技能學習,晚上還要整理內務。體能訓練尤其嚴苛,負重越野、攀爬障礙、持槍臥倒,每一項都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力與意志力。
在這批新兵中,王亮個頭不算高,力量也并不出眾。但他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別人跑五公里,他偷偷加練十公里;別人休息時,他躲在角落里練習軍姿。他告訴自己:“我要成為最優秀的戰士。”
訓練半年后,他成為了連隊理論學習的骨干,被選入營連士兵宣講小組,負責帶新兵。每次帶隊訓練,他都會講解戰術動作的要點,把自己的訓練心得分享給大家。戰友們都佩服他的毅力,戲稱他為“拼命三郎”。
2018年9月,由于表現突出,他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并被提拔為班長。
2017 年,因部隊調整改革,他隨旅隊從福建調往浙江,在那里,他參觀了英雄孟祥斌的事跡陳列館。孟祥斌是2007年舍身跳入錢塘江救人的英雄,在那次救援中,他用生命換回了一個家庭的幸福。
站在陳列館的展板前,王亮久久未曾挪步。他的戰友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咱們也該沖上去。”
王亮點了點頭,眼中滿是堅定:“必須的。”
他當時并不知道,命運即將讓他面對一場真正的生死考驗。
生死一線,縱身一躍
2020年7月12日這一天,原本是普通的一天。
王亮正在探親,坐在叔叔的車上,沿著江西省浮梁縣206國道行駛。他正想著家中的飯菜,想著母親常念叨的那句“回來就多吃點”,想著難得的假期該怎么陪陪家人。
突然,他瞥見路旁停著的一輛大貨車,車頭微微傾斜,仿佛發生了什么事故。
再往前開,水面上,一個輪胎孤零零地漂浮著。
他的心猛地一緊。
“停車!”他喊了一聲。
下一秒,他已經打開車門,沖向河岸。
當他看到那輛倒扣在水中的小轎車時,耳邊的世界仿佛瞬間安靜了。渾濁的河水裹挾著泥沙,轎車在漩渦中沉浮,車窗內隱約可見拍打求救的手掌。王亮的腦海里,沒有過多的猶豫。
他想起了部隊里學過的水下救援課程,想起了如何破窗、如何判斷最安全的救援順序。他的肌肉在不知不覺間緊繃,像是進入了一種本能的戰斗狀態。
“王亮,危險!”
叔叔在后方焦急地大喊:“水流太急,你下去也救不回來!”
可王亮只是回頭看了一眼,語氣堅定:“我是解放軍。”
說完,他毫不猶豫地從5米高的河堤縱身一躍,扎進了冰冷的河水。
水流湍急,帶著泥沙翻滾,幾天的暴雨讓江水渾濁而冰冷,河岸旁的石頭上滿是青苔,濕滑得令人不寒而栗。
可王亮根本沒有猶豫。他知道,每耽擱一秒,車里的氧氣就少一分,水壓就更大一分,生存的可能性就小一些。
刺骨的冰冷瞬間包裹全身,王亮咬緊牙關,雙臂用力劃水,拼命穩定身形。江水渾濁,能見度極低,他只能靠手感摸索著游向翻扣的轎車。
砰——砰——砰!
水下傳來模糊的敲擊聲,是車里的人!他們還活著!
王亮心頭一震,憋住氣游到車門附近。他嘗試拉門,可巨大的水壓讓車門緊緊吸附,紋絲不動。他深知,車內外的壓力相差太大,貿然用力只會白費力氣。必須換個方式。
他抬手,一錘砸向車窗——“咔嚓!玻璃裂開!”
第二下,玻璃碎了,他迅速伸手進去摸索,指尖觸到了一只小手。孩子的手,冰涼、顫抖,但還帶著一絲力氣。
他迅速探身進去,一把將孩子托出水面,轉身用力蹬水,將孩子帶向岸邊。
“叔叔,接住!”他大喊,把孩子交給岸上的叔叔。
“你別再下去了!太危險了!”叔叔驚恐地喊,可王亮根本沒有停留。
他深吸一口氣,猛然再度扎入水中。
一往無前,三進三出
第二次下水,他目標明確,直奔后排座位。
車里還剩三個人,孩子的母親、外公和外婆。水已幾乎填滿整個車廂,他們只能拼命仰頭,靠著最后一絲空氣生存。
王亮擠進車內,一手夾住孩子的母親,另一手抓住外公,咬緊牙關,奮力向外游去。
雙人救援,負重前行!
他感到水流在拉扯自己,肺部的空氣正在被迅速消耗,肌肉開始抗議。但他知道,停下來意味著什么。
他拼盡最后的力氣,把兩人推向淺水區。兩人掙扎著抓住岸邊的石頭,喘息不止。
“你們先上去,還有人!”王亮語速極快,轉身又一次沖進水里。
第三次!他已經體力透支!
副駕駛座上,孩子的外婆已經完全昏迷,臉色慘白。王亮摸索著將她拖出車廂,奮力往岸邊游去。
肌肉像被灌了鉛,每一寸都在尖叫,他的胸膛劇烈起伏,呼吸沉重。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停。
終于,他拖著外婆抵達岸邊,膝蓋一軟,直接跪倒在地。
他快速判斷,外婆心跳微弱,必須立即施救!
王亮沒等喘息,立刻跪地進行心肺復蘇:“一、二、三……”手掌一次次按壓在老人胸口,每一下都關乎生死。
時間仿佛凝固,周圍人屏住呼吸。
十幾次按壓后,外婆猛地咳出一口水,眼睛微微睜開。
救回來了!
可就在此刻,岸上有人喊:“司機呢?!”
王亮猛然抬頭,眼中閃過一絲不安。
還有一個人沒救出來!
最后的拼命一搏
此時,王亮的體力幾乎見底。他的腿在發抖,心跳急速,腦袋發脹,眼前甚至有些發黑。
可他還是猛地站起,狠狠咬了一下舌尖,讓自己清醒,第四次扎入水中。
司機被困在駕駛座上,已經完全昏迷。王亮摸索到他的位置,發現安全帶還緊緊扣著。他憑借多年的訓練經驗,摸到安全帶扣,一把扯開,將司機拽出車外。
但此刻,王亮自己已經幾乎沒有力氣。
他的動作變得遲緩,水流開始肆意地將他拖拽。他知道,自己隨時可能被卷走。
可他還是拼盡最后的力量,將司機往岸邊拖。
終于,他用盡最后的力氣,把司機推向岸邊,自己也隨著水流滾到了淺灘。
他癱倒在地,喘著粗氣,眼前一片模糊。
而岸上的人,已經哭成一片。
英雄的榮譽,不是終點
這場生死救援的視頻傳開后,網絡徹底炸了。
“這還是人類的體能嗎?!”
“兩分鐘四條人命,神仙也不過如此!”
短短幾天,王亮的事跡傳遍全國,人民日報、央視等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7月31日,第72集團軍隆重舉行授獎儀式,為王亮記一等功。
旅長在授獎儀式上說:“人民子弟兵,為人民而生,也為人民而戰。王亮是我們所有人的驕傲!”
戰友們給他送上最熱烈的掌聲。
可他自己,卻顯得異常冷靜。
有人問他:“救人的時候,你有沒有害怕?”
他笑了笑,語氣平淡:“沒時間怕,就想著不能讓他們死。”
2021年,王亮順利提干,被保送陸軍步兵學院。他的旅途,還遠未結束。
結語
有些人,生來平凡,卻選擇了不凡。
英雄,并不是無所不能。
但他們在關鍵時刻,永遠不會后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