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江的軍藝高音飆到李天一這兒更是直接變成了鐵窗淚。

這些星二代用實際行動證明,有些金湯匙,喝著喝著就成了銀手銬。
當然,也有人能把祖傳技能包升級成頂流裝備,關曉彤就成功地把"國民閨女"劇本刷成了95后頂流;
張一山用《余罪》把老爹張曉武的演員證焊死在歷史檔案室里;
至于竇靖童,雖然暫時還沒能繼承王菲"華語diva"的稱號,但人家拿著親媽歌單在音樂節蹦迪,隨便發首歌都能讓歌迷呼聲震天。

這一波兒屬于把家族天賦樹點成了科技與狠活。
然而,更多的星二代卻是在卡在青銅段位當氪金玩家,拿著老戲骨父母的劇組通行證,演著比群演多兩句臺詞的鑲邊角色,片酬剛夠交北京五環房租。
所以,當陳寶國發現兒子對表演產生興趣時,果斷地將14歲的陳月末送往英國留學,希望他遠離演藝圈的浮華,成為一名理工科人才。

為了鍛煉兒子,陳寶國在陳月末留學期間摳搜到了極致,每周只給他五英鎊的生活費,折合人民幣也就41塊錢。

按照當年的物價,這點兒錢在北京還能勉強混個溫飽,可在英國就不夠使了。陳月末也不嬌氣,他沒向父母提出抗議,而是趁著課余時間連打三份工來維持生活。
在英國那些年,他當過過高爾夫球童、餐廳服務員,還賣過娛樂小報。
在賣娛樂小報的過程中,他意外接觸到了國內外的娛樂新聞,起初只是因為報紙上偶然幾個熟悉的中國名字讓他倍感親切,稍解思鄉之苦,可讀著讀著,事情的走向就變了。

或者說,陳月末身上源自于父母的演藝血脈覺醒了。
從此,他一邊按照父親的期望努力學習,考上了QS世界大學排名第7的帝國理工學院,而且是最熱門的機械工程專業。
另一邊,則是積極參與學校里以話劇、舞臺劇為主要形式的各種社團活動,理智地驗證著自己的興趣和理想。
28歲那年,陳月末拿到碩士學位,結束了14年的留學生涯。此時的他,已經在英國嘗試過各種職業,也在摸索中逐漸理清了自己的夢想。

所以他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悄悄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導演進修班,還找了機會到北京電視臺去實習。
陳寶國怎么都沒想到,自己絞盡腦汁讓兒子遠離娛樂圈,陳月末卻在遙遠的英國為了打工糊口,被娛樂小報喚醒了體內的演員血脈。
看來,宇宙在擲骰子時,連莊家都戴著蒙眼布。

2011年,陳月末以導演助理的身份進入了《智者無敵》劇組。
當時劇組還在籌備期,陳月末幫導演整理演員名單時,發現“貓爪”這個角色還沒有人選,他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機會,就找到導演毛遂自薦。
起初導演并不想用他,畢竟他完全沒有任何表演經驗,但陳月末倔強地要求導演給他一次試戲的機會。
好歹給自己做了一段時間的助理,導演也就大方地讓他試一試。
沒想到,他的表現還不錯,這個角色就這么定下了。

此時導演還不知道,眼前這個犟得讓他有點兒心煩的小龍套,就是他劇里男一號陳寶國的親兒子。而陳寶國,此時也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正在劇組打工。
開拍以后,陳寶國突然發現兒子出現在了劇組里,不但跑前跑后地圍著導演忙活,還混了個小角色去當龍套,心里頓時有點兒破防了。
和所有不愿讓兒女吃苦,兒女卻偏偏把苦吃到了自己眼皮子底下的父母一樣,除了向兒女妥協以外,還能怎么樣呢?

總之,這次意外的相遇,讓陳寶國看到了兒子對表演的熱愛與天賦,最終選擇支持他的演藝事業。
此后,父子倆開啟了長達11年的合作,從《正者無敵》到《老中醫》,陳寶國不惜為兒子讓出C位,甘當綠葉,只為讓兒子在實踐中打磨演技。
可盡管有父親的保駕護航,陳月末的演藝之路依然充滿坎坷。

很長一段時間里,陳月末的名字始終與“陳寶國兒子”綁定在一起。
觀眾對他的評價兩極分化:演得好,被認為是“靠爹上位”;演得不好,則被嘲諷為“陳寶國都帶不動”。
為了擺脫父親的影子,陳月末在2021年正式改名為陳奕丞。
關于改名,他對外解釋說:“陳月末是父母給的名字,但陳奕丞是我想成為的自己。”
改名后,他開始嘗試獨立接戲,不再依賴父親的資源。

然而,改名并沒有立刻帶來好運。
在《大決戰》《山河月明》等劇中,他的表演依然未能引起太大反響。
直到2023年,他在年代劇《珠江人家》中飾演的“廖四六”一角,憑借細膩的演技和對角色的深刻理解,終于讓觀眾記住了“陳奕丞”這個名字。
“廖四六”是一個從底層小人物成長為抗日英雄的角色,為了演好這個角色,陳月末提前三個月深入廣東農村體驗生活,學習當地方言和手工藝。
在劇中,他用充滿張力的表演,將角色的堅韌與柔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哭戲,更是讓觀眾直呼“代入感太強”。

這次突破,讓陳奕丞終于擺脫了“星二代”的標簽。
有觀眾評價說“他終于不再是陳寶國的兒子,而是真正的演員陳奕丞。”
業內人士也紛紛點贊:“陳奕丞演技扎實,對角色的理解深刻,未來可期。”
陳奕丞的逆襲還引發了關于“改名如改運”的熱議。
知名命. 理師李居明特地在《命運密碼》專欄解析了他的名字:“‘末’字暗含‘收尾’之意,而‘奕丞’二字天格地格總格均為大吉。”
似乎和大師的說法相印證,改名后陳奕丞的百度指數從8000躍升到了3.2萬,微博粉絲量增長47%,商務代言則是突破空白,連接了5個代言。

不過,陳奕丞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時強調:“名字是助力,但真正改變命運的是每天18小時的訓練。”
當我們羨慕星二代含著金湯匙出生時,陳奕丞用12年證明:真正的金湯匙,是把原生家庭的光環熔鑄成自己的王冠。
那些在片場凍僵的指尖,在改名時決絕的勇氣,又何嘗不是每個普通人突破原生桎梏的鏡像?
正如泰晤士河不會倒流,但追夢的人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