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先生今年95歲高齡,一直自感身體硬朗,平時能勝任做飯、掃地等日常家務勞動。近兩年,頭暈癥狀頻發,曾到當地醫院進行藥物治療,癥狀緩解后出院,但不久還會反復發作頭暈。為求進一步治療前來河南省胸科醫院,在心血管內科五病區住院治療。
該病區主任王艷給王老先生行相關檢查發現,老先生有房顫、冠心病(較為穩定)等癥,雙側椎動脈重度狹窄達90%以上。進一步檢查還發現王老先生的房顫和頭暈沒有相關性,但椎動脈重度狹窄和頭暈癥狀有因果關系。
王艷邀請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史巖鵬會診,均認為王老先生高齡,體重僅43公斤,幾年前還曾做過冠脈內支架植入術,手術治療存在一定的風險,先行保守的藥物治療,看療效再定。
藥物治療期間,老先生的頭暈發作頻次沒有明顯減少,癥狀上稍有風吹草動,家人立刻如臨大敵般緊張起來。老人家有5個子女,非常孝順,聽了王艷講解手術治療這種疾病所能的獲益,一致要求手術治療。
超高齡、小體重……王艷審慎思考著手術風險和手術獲益之間的利弊平衡。第二天早查房,她看到王老先生的一個子女扶著老父親在走廊上散步,溫馨的畫面和患者及家屬全然的信任,讓她下定決心再和老先生的一家人充分溝通手術可能的風險和獲益。
“王主任,你們放心大膽地做手術,我們完全相信你們,什么結果都能接受。”王老先生和他的幾個子女意見一致且積極。
王艷和史巖鵬再次會診,認為王老先生雖屬超高齡,但身體的基礎條件不錯,所要實施的手術方式也較為成熟,病人及其家屬治病意愿強烈,而且術后生活質量能大為改觀,值得一搏。
兩位專家還討論確定了具體的手術方式。由于老先生房顫發作時病情一直較為穩定溫和,加之房顫射頻消融手術時間較長,考慮到其對手術的耐受性,暫不行該手術;老先生患有椎動脈狹窄,需行椎動脈支架植入術,但如果只行椎動脈支架植入術,術后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等兩種抗凝藥,加上治療房顫所服用的另一種抗凝藥,老先生要長期服用3種抗凝藥,如此出血概率會很大。因此,為了避免出血風險,也為了從根源上消除血栓形成的場所,顯著降低血栓脫落導致的腦栓塞、外周血管栓塞等嚴重并發癥的風險,決定同臺實施左心耳封堵術。
手術在局麻下進行。王艷和史巖鵬與陳曦主治醫師(心內科)、仝敬煌主治醫師(心內科)先行左心耳封堵術,手術在十幾分鐘內即順利完成。
由于老先生的主動脈和右側髂動脈有穩定慢性夾層,原想避開夾層部位從上肢橈動脈入路,但因該段血管壁薄脆,后決定從左側髂動脈入路,20分鐘即完成椎動脈支架植入術。
兩臺手術共用時38分鐘。
術后,張老先生轉入普通病房,恢復順利,再沒有發生頭暈癥狀,目前已康復出院。(李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