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已簽約維權騎士,抄襲必究!】
在浙江無錫縣的革命烈士陵園中,矗立著一座女英雄的雕像。
她昂首挺胸,注視著祖國的壯麗山河。
如果她還活著,今年就是她113歲誕辰。
人們都知道,人生不過百年,沒有誰能夠長生不老。
但這位女英雄為了革命的利益,在她年僅23歲那年就被敵人殺害了。
短暫的生命卻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今天就讓我們掀開塵封的往事,走近英雄,講一講英雄背后的故事。
01、
她叫馮金妹,曾用名馮岳蓉,1908年出生于1908年的無錫縣城。
家中以務農為生。
還在馮金妹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就不幸去世了。
在母親的拉扯下,馮金妹在貧困中慢慢長大了。
懂事的她,從小就是母親的小棉襖。
她很乖巧,知道母親不易。
年紀雖小的她替母親分擔一部分家務,還跟隨著母親和哥哥姐姐們下田勞作。
什么插秧、翻土、耕種、收割,馮金妹都樣樣會干,而且從不叫苦怕累。
艱苦的生活鍛煉了她的韌性、毅力和堅強。
左二馮金妹
她同情勞動者,經常幫助那些窮困潦倒的人渡過難關。
為了謀生,馮金妹在15歲,就來到工廠做童工掙錢養家。
當時,馮金妹所在的工廠是上海三新紗廠。
在那里,她通過上夜校參加學習,接觸到了共產黨的進步宣傳和革命理論,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才是勞苦百姓的大救星。
她積極向黨靠攏,參加了由共產黨領導的爭取自由民主和合法權益罷工活動,并在活動中表現出色,之后,加入了共青團組織。
在“五卅運動”中,馮金妹帶頭參加反帝示威大游行。
她走在隊伍的最前面,與阻止隊伍行進的英國巡捕發生沖突后,勇敢搏斗,身上多處受傷。
在工友的幫助下,馮金妹才脫離了險境。
后來,她被組織派到莫斯科大學進修學習,進一步提高理論和實踐知識。
在學校學習期間,馮金妹與同在這里學習的老鄉李乾元產生了感情。
李乾元畢業于黃埔軍校,是一名革命意志堅定的共產黨人。
1938年,李乾元在武漢上空與日軍激戰時英勇犧牲。
當時,馮金妹和李乾元兩個人相親相戀,攜手走入婚姻,共同攜手為了革命事業而奮斗。
后來,馮金妹從莫斯科大學學習回國后,馮金妹擔任了無錫縣委的主要領導職務,在工運和學運中發揮了作用。
正當馮金妹的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時,1931年1月13日,縣委機關被敵人破壞。
馮金妹等一行13人都被敵人俘獲,被帶到鎮江監獄受審。
02、
由于叛徒出賣,馮金妹的身份暴露,成為敵人想要攻克的重點人物之一。
他們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對馮金妹不惜施以重刑。
當時,馮金妹已懷有身孕,但殘暴的敵人對待孕婦卻沒有一點憐憫之心。
他們對她一樣施以重刑,只要是當時有的刑罰,無一不用在她的身上。
她經歷了吊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針刺十指、烙鐵燙背等酷刑......
她寧死不屈,慘無人道的敵人還對她進行了鋼針釘乳房、豬鬃戳乳頭等種種駭人聽聞的刑罰......
馮金妹受刑之重令個別敵人都看不下去,暗自佩服她的堅強不屈。
1931年4月11日,馮金妹等其他4名革命都被敵人帶到鎮江北門外,執行槍決。
在生命的最后關頭,馮金妹昴首挺胸,誓死不跪,顯示了一個革命者視死如歸的英雄氣節和錚錚鐵骨。
馮金妹犧牲后,當時的報紙報道了4位英雄就義的情節。
特別提到了馮金妹“立而不跪”的氣節和豪氣,令人敬佩。
英雄是時代的榜樣,沒有他們,就沒有如今的幸福生活。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英雄的事跡和名字,要讓他們的精神代代相傳,成為時代的標桿和旗幟,激勵著后來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建設更加強大富饒的中國。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后立即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