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購買力平價(PPP)調整后人均GDP數據,波蘭按購買力平價調整后的收入水平有望在2026年超越日本。基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4年4月《世界經濟展望》的當前增長預測,波蘭在人均收入層面正快速逼近日本。
日本近年經濟增長持續乏力。最新數據顯示,俄羅斯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按購買力平價調整計算),致使日本經濟規模退居第五位。當前全球前四大經濟體中,金磚國家占據三席:中國(第1)、印度(第3)和俄羅斯(第4),美國在購買力平價調整后位列第二,在名義GDP排名中仍居首位。
整體而言,新興市場國家增速顯著快于發達市場。德國同樣遭遇排名下滑,被俄羅斯擠出前五跌落至第六位。波蘭的崛起成為歐洲經濟版圖中的異數——在制裁反噬效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當前制裁對歐洲經濟的沖擊已遠超對俄羅斯的影響),歐洲多數主要經濟體正徘徊于衰退邊緣。
俄羅斯經濟目前呈現繁榮態勢,俄央行最新宏觀經濟調查顯示,盡管監管部門正竭力遏制已突破9%且持續攀升的高通脹,去年俄羅斯經濟仍實現3.6%的增長,各方預估今年增速將維持在3%-3.8%區間。這一強勁表現與歐洲經濟困局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全球經濟力量格局的深刻重構。
日本經濟的 "滑落軌跡"
日本持續低迷的增長態勢已改寫全球經濟版圖:
- 位次失守:2024 年俄羅斯以 PPP 口徑 4.4 萬億美元 GDP(日本 4.3 萬億)首次超越,將日本擠至第五位,金磚國家占據四強三席(中國、印度、俄羅斯);
- 增速墊底:2023 年日本實際 GDP 僅增 0.9%,2024 年預估 1.1%,顯著低于波蘭的 3.5%(2023)和 3.8%(2024 預測);
- 結構性困局:65 歲以上人口占比 29.1%(全球最高),勞動年齡人口年均減少 1%,養老金支出占 GDP 9.8%,形成增長枷鎖。
波蘭:制裁漩渦中的 "歐洲增長特例"
在歐洲主要經濟體瀕臨衰退的背景下,波蘭逆勢崛起:
- 增長韌性:2023 年 GDP 增長 3.6%,2024 年 IMF 預測 3.8%,遠超歐元區平均 0.8%;
- 產業動能:汽車制造(占 GDP 8%)、IT 外包(年出口超 200 億歐元)、現代農業(歐盟最大蘋果出口國)構成三駕馬車;
- 地緣紅利:作為北約東翼前沿,2022-2024 年吸引超 500 億歐元防務與能源投資,工業產能擴張 12%。
金磚崛起與發達經濟體的 "集體換擋"
2024 年世界銀行 PPP 口徑 TOP6 經濟體:
- 中國(33.3 萬億)
- 美國(26.9 萬億)
- 印度(13.5 萬億)
- 俄羅斯(4.4 萬億,+1 位)
- 日本(4.3 萬億,-2 位)
- 德國(4.2 萬億,-2 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