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哪里是孩子,分明是只猴子嘛!”
這是出生以來,梁小小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她先天畸形,出生時僅有兩斤出頭,并且頭小眼突,模樣酷似“猴子”。
就連馬戲團都曾出價5萬把她當“猴娃”收購。
面對這不幸的人生,袖珍女孩梁小小又將何去何從?
生下“猴娃”
2009年,當醫生把剛出生的二女兒梁小小抱到劉興蓮面前時,她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因為這個孩子模樣實在太過怪異,又瘦又小,眼眶突出,眼睛大得嚇人,活像一只“小猴子”。
經過醫生測量,這個孩子只有2.1斤,連正常新生兒的一半都沒達到,身長也只有33厘米。
因為這個女兒正好是劉興蓮去重慶探望打工丈夫時所生,丈夫看到孩子的異狀后,立刻帶著母女倆一起去重慶兒童醫院檢查。
醫生先是推測,這孩子得的是“腦門閉合癥”,先天缺失囟門的孩子,頭部會小而畸形。
后來經過更權威的診斷,發現孩子得的是另一種更為罕見的疾病,“鳥頭侏儒癥”,發病率低于萬分之一,全世界的病患也只有幾百例。
患上這種病的人,身高會一直像孩子一樣,無法再長高,同時極大可能伴有智力發育障礙和心血管損害疾病等。
聽到這不幸的消息,劉興蓮當場無法自制地流下了眼淚,內心充滿悔恨。在她心里,二女兒的異常跟她脫不開關系。
因為劉興蓮沒什么文化,不懂得產檢的重要性,再加上家里窮想多省點錢,所以雖然也有人勸她去做產檢,她都不肯去。
生下大女兒的時候,劉興蓮看著大女兒健健康康的模樣,內心竊喜,覺得這產檢不做也沒什么大礙。
再后來,劉興蓮又懷上二女兒,照搬上一次生育經驗,也是一次產檢都不肯做,直到懷孕七個月的時候,她才在親戚的勸說下來到醫院做了唯一一次產檢。
看到檢查結果后,醫生表情格外凝重,告訴她:胎兒偏小,很可能有嚴重的發育異常,必須馬上做進一步的檢查。
劉興蓮卻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以為“胎兒偏小”就是孩子營養不夠而已,那她以后多吃點有營養的東西給腹中的孩子補充營養,孩子不就會慢慢長大嗎?
抱著這樣的僥幸心理,她沒做任何深入檢查就回到家,和丈夫一起期待著孩子的降生。
可孩子出生后的模樣打破了她當初的幻想,醫生的診斷更是像一把利劍一樣刺在她心上。
“是我對不起這個孩子,真后悔當初沒有好好聽醫生的話。”劉興蓮抱著瘦如薄紙的女兒,哽咽著說。
這樣的孩子來到世界上,不僅很難養活,還會遭到很多非議和歧視,因此有不少人勸劉興蓮夫妻放棄她。
但劉興蓮和丈夫卻強烈反對:“不管孩子是什么樣子,都是我們的親生骨肉,就算砸鍋賣鐵我們也會讓她好好活下去的!”
夫妻倆給孩子取名“梁小小”,發誓這輩子無論發生什么,都要拼盡全力呵護這個模樣小小的女兒。
歷經坎坷
因為身體太過瘦小,梁小小一直到一兩歲都無法學習走路和說話。
同齡人已經可以蹣跚學步,和大人進行簡單交流,可梁小小卻只能被大人抱在懷里,因為口齒不清只能發出“呀呀”的叫聲,在姐姐眼里就像小貓叫一樣。
一開始,劉興蓮夫妻擔心梁小小的體質會很差,但讓他們驚喜的是,小小的身體還是很健康的。
她的胃口很好,3歲時能一口氣吃掉半個蘋果,并且一點都不挑食。去醫院檢查過后,醫生告訴他們,梁小小的身體一切情況都很正常。
看著小小大口吃飯的樣子,父母感到很欣慰:哪怕小小長不了個子,只要身體健康他們就放心了。
其實,如果沒有身體上的異常,梁小小會是個非常幸福的女孩。
她有愛她的爸爸媽媽,每天都把她抱在懷里無微不至地照顧她。
她有愛她的姐姐,雖然姐姐只大她兩歲,卻會像個小大人一樣保護她。
但這些都無法阻擋外界的異樣眼光和冷嘲熱諷帶給她的傷害。
自從回到家后,只要劉興蓮抱著梁小小出門,就會引起一陣風言風語。
“這哪里是孩子,分明是只猴子嘛!”
“太可怕了,怎么會生下這么奇怪的孩子!”
小時候梁小小尚且聽不懂這些話,但隨著她一天天長大,漸漸能區分出人們話語里的喜歡和厭惡,每次聽到這些殘酷的話語,她都會難過地放聲大哭。
母親劉興蓮也無能為力,她只能盡力捂住女兒的耳朵,盡量不讓她聽到這些議論。
可就算聽不到,每當走到有人的地方時,眾人聚集過來的目光也足夠傷人:那些眼神有驚異,有嫌惡,讓母女倆感到無比尷尬。
劉興蓮深深記得,有次她帶梁小小坐公交車,售票員看了一眼梁小小后叫道:“這是孩子?我還以為是只青蛙!”
整輛車所有乘客的目光立刻匯集到她和孩子的臉上,梁小小委屈地哭起來,劉興蓮也是氣憤不已,但卻無能為力。
畢竟,人心本來就充滿成見,習慣以貌取人。除了相互陪伴的親人,誰會愿意把模樣如此怪異的孩子當正常人看待呢?
不僅是當作“異類”來對待,一些唯利是圖的人還會把她看成可以賺取利益的“商品”。
曾有馬戲團路過此地,出價5萬元向劉興蓮購買“猴娃”,劉興蓮把人通通趕出家門,憤怒地喊道“這是我女兒,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什么‘猴娃’!”
因為外界的各種惡意,梁小小陷入嚴重的自卑狀態。劉興蓮心疼極了,她只能盡量少帶女兒出門,減少女兒受到的傷害。
有一次梁小小發燒很嚴重,鄉鎮醫院的醫生讓劉興蓮帶她去城里的大醫院做檢查,劉興蓮卻不敢去,因為去城里必然會讓很多人看見梁小小。
醫生勸告她:“你作為媽媽都無法接受外界的眼光,那么孩子當然更接受不了,你要勇敢面對現實,這樣孩子也會慢慢勇敢起來的。”
聞言劉興蓮恍然大悟,她終于明白,把女兒關家里一輩子并不能解決問題,積極勇敢地直視自己的缺陷才能幫助孩子成長起來。
從此,她帶著梁小小出門的時候,不再東躲西藏,而是讓小小主動跟別人打招呼。
看到有小孩子在玩,劉興蓮也會鼓勵梁小小加入他們。
這份堅強打動了周圍的人,他們不再議論或嘲笑梁小小,而是選擇用和善的微笑回應她。
跟她一起玩的孩子們也把梁小小當成小妹妹一樣愛護。
久而久之,梁小小漸漸走出陰霾,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
但這個時候,劉興蓮的丈夫卻突然患上了塵肺病。劉興蓮把全部積蓄拿出來給丈夫治病,還欠下巨額債款,但丈夫的病情仍不見好轉。
正當一家人走投無路之際,有好心人幫他們在網上發帖求助,越來越多人注意到這可憐的一家人,電視臺還邀請他們一家錄制節目。
面對鏡頭,小小和家人們講述了他們艱難求生的經歷,并表示無論前方有多少挫折,他們都會堅強面對生活。
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都被感動了,無數愛心人士看到節目紛紛向他們捐款。在人們的幫助下,劉興蓮還清了家里的債務,丈夫也得到及時醫治,身體恢復了許多。
如今現狀
自從錄制完節目以后,梁小小一家就淡出了公眾的視野。因此不少人都在問:已經過去這么多年,那個小小的袖珍女孩現在還好嗎?
其實,這些年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小小不僅學會了走路,還學會了很多生活技能。她已經可以照顧自己,給自己穿衣服、扎辮子,并且可以幫爸爸媽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如今她已經15歲了,正在一所特殊學校學習更多知識技能,小小學習起來也是非常認真,雖然沒有常人一樣的身高和外貌,但她也在努力地學習和生活。
曾經,疾病的痛苦和他人的排斥讓小小像是永遠活在嚴寒的冬天,但家人們的愛卻像是一縷陽光,融化積雪,帶給她溫暖和幸福。
最后,祝福小小一家可以一直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