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6年,我和先生一邊還房貸一邊存下過82w。
看到這個數字時,有很多人留言說——
像我等凡人,一年都賺不到10w,請問怎么才能6年存82w?
其實6年前,確切地說是更早之前,我也問過同樣的問題。
當時看到別人一年存10w覺得好厲害,可是我和先生一年的收入加起來也才勉強10w,怎么存啊?
只是問問題,是不會有答案的,就幸好我們問完之后行動了。
你知道嗎?一旦下決心要存錢,一旦有了非常明確的目標后,我們搞錢的能力也神奇地提高了。
家庭年收入從勉強10w,上升到20w,甚至最高峰時差不多有50w。
收入低不是我們不存錢的理由。
收入低又想存錢,這正好可以倒逼我們努力搞錢呀。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財富積累的路上,我們養成了哪些能夠致富的好習慣?
1)明確你要追求的財富目標。
比如說,今年你想賺多少錢,存多少錢,要有一個具體的數目。
不要簡單粗暴地說:我要賺很多錢。
很多錢是多少錢呢?
如果你都不知道你要賺多少錢,你又怎么知道你要做些什么呢?
就算宇宙要給你錢,人家也不知道給你多少錢啊。
許愿也好,定目標也好,一定要有明確的數字。
目標越具體,越數字化,我們就越容易分解任務,有的放矢。
我和先生每年都會定非常具體的賺錢和存錢目標。
我們不僅會把這些目標寫在本本上,還會每天在腦海里回想一下,經常念叨在嘴邊。
偷偷告訴你,目前為止,這些目標都神奇地實現了。
哪怕有些目標,我們當時覺得有點遙不可及,可最后都基本實現了。
具體的目標+努力的行動,你會發現向宇宙下訂單真的挺靈的。
2)深耕至少一個興趣愛好!
我知道很多人都只是拿著一份固定的工資,很難有上漲的空間。
可我們又想多搞錢,怎么辦呢?
一,我們可以利用業余空閑的時間去打零工。
我身邊有很多人,都是一邊做著一份主業,一邊利用晚上和周末假期在連鎖快餐店打零工。
一份收入不多,兩份加起來不就多了。
二,深耕至少一個興趣愛好,然后利用這個愛好去掙錢。
這就是我這幾年在走的路。
我先是深耕寫作,然后是深耕存錢理財,這兩個愛好都幫我搞了不少錢。
相對來說,第二條路比第一條路會輕松一點,搞錢多一點,時間上也自由一點。
但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深耕些什么好,那就先試試第一條路,像我先生就是這樣。
3)想到就去做,不要等,更不要怕。
2017年,我聽說在頭條上寫文章可以賺錢。
第二天立即就寫了一篇文章發上去。
2022年,我聽說寫小紅書可以賺錢。
第二天我就起了一個號,一口氣發了兩篇文章。
想到就去做,做了自然就會有反饋,就知道接下來要怎么做。
如果不開始做,有再多好的想法也都是枉然。
其實我倒希望大家不要想太多,想得越多越不敢行動,越容易把事情想復雜,越害怕自己做不好。
去做就是了。
不會做?就多問人。
沒做好?就看看哪里出了問題,修正一下,再重新來過。
人生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
在做的過程中,我們見招拆招,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4)先去完成,再追求完美。
總想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會導致我們遲遲不敢行動。
我記得2013年,我決定每個工作日寫一篇文章時,我朋友勸我不要這樣做。
他說,你每天都寫,哪有那么多東西寫,寫出來的也不會是好東西,還不如等有了靈感再寫,寧要精也不要濫。
我幸好沒聽他的。
等有了靈感再來寫?那我估計一年過去了我也未必寫出來一篇文章。
我深知,我不是天才,做不到一出手就是精品。
而普通人想要寫好、寫精,也不能光等著靈感來襲,而是要不怕寫出糟糕的作品,要持續不斷地勤加練習。
我們要先去完成,完成的作品越多,才有可能量變引起質變,產出精品。
5)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比的就是耐心。
2017年,我和我的一群同事朋友搭伙寫自媒體。
第一個月,每個人都能做到每天寫一篇文章。
但剛開始寫,大家都沒什么經驗,收入自然也不高,第一個月結束時,每個人才分到20元。
我還記得我當時跟我先生說,我要靠寫文章賺到每個月的房租錢,當時我們的房租是2000元。
先生聽了后,簡直覺得我異想天開,恨不得勸我盡早放棄。
第二個月就有人開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
第三個月就幾乎只剩下我一個人在寫了。
而我因為堅持寫了3個月,第四個月的時候,我好像找到了一些網感,寫出來的爆款越來越多,收入也越來越高。
后來,我就獨立出來了。
再后來,我從月入3000漲到月入3w,最高峰時月入7w,光是交稅就交了1w多呢。
我常常覺得,財富會留給有耐心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