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一般患者都不太重視。靜脈曲張在患者身體的任何部位都可以發生,但在下肢比較常見。主要是因為患者的血管壁太薄,血液在血管里淤積,導致患者的靜脈擴張,看起來像蚯蚓一樣。所以,患者應該重視這個疾病,早發現早治療。
通常來說,靜脈曲張會出現以下常見癥狀:
1、早期患者可能只是一般的靜脈炎,沒有什么特別的癥狀,患者一般也不會理睬。隨著時間發展,患者的表層血管看起來和蚯蚓一樣盤行,血管是曲張的,而且很明顯凸出皮膚表面,曲張形狀像團狀或者結節狀。再隨著時間推移,患者靜脈曲張的部位就會出現凹陷性水腫,這是比較嚴重的現象。
2、患者的腿部會有酸脹感,患者一開始也是因為酸脹感,影響走路才會去醫院就診。隨著時間過去,患者的皮膚會出現色素沉著、脫屑、瘙癢等癥狀。建議患者出現瘙癢,盡量不要去抓撓,會越抓越癢,而且可能會出現潰瘍,這樣皮膚愈合就需要很長時間,可以根據醫囑涂抹止癢的藥,緩解癥狀。
3、患者的肢體會有異樣的針刺感、奇癢感、麻木感、灼熱感等感覺,特別是表皮溫度高的時候,患者可能還會有壓痛感。這時,患者是比較難受的,可以適當涂抹軟膏緩解癥狀。
4、患者可能還會出現局部壞疽和潰瘍,這是患者不精心護理造成的,是比較嚴重的癥狀,對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這時的患者會出現深靜脈回流受阻的情況,當患者用小腿站立的時候,會比較吃力,有沉重感,容易疲勞,甚至可能還站不起來,要一直躺在床上休息。所以,此時的患者要注意傷口的清潔,處理好創面,不要被感染。最重要的是,如再不注意傷口護理,會有需要截肢的可能。
靜脈曲張患者要避免長期站或坐,應常讓腳做抬高、放下運動,或可能的話小走一番。養成每日穿彈性襪運動腿部一小時的習慣,養成一日數次躺下將腿抬高過心臟的姿勢,并維持膝蓋彎曲,以促進腿部靜脈循環。孤標傲世的土郎中說:靜脈曲張,其實是肝裹了。后來我才明白:醫院的墻壁是白的,但墻下的人心卻是黑的。
我剛參加工作時,沒有聽從父親的建議,毅然決然進了醫院。那幾年,父親再三叮囑我“哪怕失去醫術都不要失去良心,醫術沒了可以繼續練,良心沒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可我那時閱歷尚淺,哪成想父親的話居然一語成讖。我記得當時有一個靜脈曲張的患者來找我,我沒有按照科室一個比我大兩歲的前輩所說,給患者開藥,下手術單子,而是私自開了一張只有30塊錢的中藥方子,沒想到,我贏了患者,卻輸給了主任。
按照他們的要求,這個患者至少要做三項檢查,開藥要有70%是醫保不能報銷的,到了一定階段,還要手術,這才符合治病“標準”,但我從來不遵守這個“規則”。慢慢也就成了院里的異類,受人排擠遭人打壓,常常被指派去下鄉。多么諷刺,賺錢成了主流,好好治病卻成了眼中釘,肉中刺,甚至是異類,而那時候我才明白,醫院的墻壁是白的,床單被罩是白的,醫生的工作服也是白的,唯獨很多人的心卻是黑的。
好在,派去下鄉是我為數不多的開心日子,因為那會我才能徹底用中醫方法放開治病了。當初那個靜脈曲張的方子就是我下鄉的時候,一個土郎中送給我的。那會,我對靜脈曲張的治療還不是特別有經驗,因為結識了一個孤標傲世的土郎中,我經常給他幫忙,向他討教中醫知識,慢慢我們也就熟絡了。當時,我因為一個靜脈曲張患者正犯難時,他告訴我:靜脈曲張,其實是肝裹了厚厚一層痰而已。沒必要手術的,最后還給我了一個方子。
這個患者有靜脈曲張已經兩年了,他的小腿上有不同程度的隆起狀彎曲,像蚯蚓一樣,有些地方已經成團成塊。仔細一看還遺留多個手術疤痕。他說,去醫院看過,醫生讓他直接手術,并告訴他的其他都是徒勞。結果手術做了沒一年,現在又這樣了。我仔細看過他的情況后,患者脈象弦細,舌淡,苔薄黃,伴有乏力。后來把土郎中給我的方子給了他:黃芪,雞血藤,地龍,茯苓,白芍,熟地。
結果,患者用藥4劑之后小腿的酸脹痛就有了改善,我稍作加減繼續用藥,前后復診3次,一共調理了不足兩個月,患者諸癥悉平。腿上的靜脈曲張已經減退下去,和其他皮膚齊平。這里面的道理很簡單,為什么說是肝上裹了一層厚厚的痰呢?患者脈細緩,說明血虛,脈道不充。弦,說明肝氣不平,這是肝血虧少,肝體失養所致。苔薄黃,說明還有脾濕中阻存在,脾不能行,氣血生化就會減弱,這也更進一步導致肝血無源所供,造成惡性循環。
肝虛,肝血不足;脾虛,升降失常。那么僅有的氣血在小腿處阻塞,不僅會導致小腿抽筋,還有加重靜脈曲張,脾虛運化失常,垃圾不能正常排泄,壅滯在一起就把相當于給這些小腿上的“小蚯蚓”用痰穿上了一層衣服。這好像土郎中說的,其實是被裹上了厚厚一層痰。
在這個方子里面:第一步,黃芪,白芍,雞血藤——活血補氣;黃芪健脾益氣,雞血藤活血養血,氣血有了調和,再用白芍養血斂陰,同時平肝柔肝,四下就有了保障。第二,茯苓,地龍——利水通絡。茯苓可謂是以一敵三的好幫手,既能利水滲濕化痰、又能健脾和胃、還能輔助養心安神,這時候地龍出馬通經活絡,就事半功倍了。最后,我還加了熟地補益肝腎,進一步養血補虛。
時至今日每當用此方,就好像看見了那位郎中前輩,他治了一輩子病,無兒無女,很多人覺得他窮,但他傲然不群,不與俗流同流合污,現在很多醫生是望塵莫及的。臨床待了半輩子,很多人笑話我沒錢沒權,但是他們卻從沒想過,我要是想賺錢,隨便一張方子都夠用下半輩子。但我做不到,也不會這樣做,如果這個世界上,人人都只想著掙錢,那就只剩下可憐的患者了。
靜脈曲張,被一張方子逆轉了,疏肝解郁
筋絡凸起、曲張、扭曲變色,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炸筋腿”。腿上有筋疙瘩,而且還發硬、疼痛,怎么辦?首先要考慮是肝的責任。肝氣郁結,時間久了就會變成壘壘青筋,堅硬色紫,像蚯蚓一般。那肯定就要疏肝解郁了。其次,青筋變成硬塊,就是淤血、痰濕、熱毒。如果不及時排出讓它淤積在體內,它就會漸漸在體表表現出來。這必須要化瘀解毒、軟堅散結。
明代有個非常有名的醫家,叫陳實功,他寫了這樣一張方子:川芎、當歸、白芍、青皮、海蛤粉、蘆薈、昆布、生地(酒浸,搗膏)、甘草節、豬牙皂、黃連,此方可以說對靜脈曲張有奇效,疏肝、化瘀是一把好手。方中蘆薈可以清肝,治肝經實火;川芎、當歸、白芍可以補血養血;生地可以涼血清肝益腎;青皮可以疏肝破氣、消積化瘀;昆布和海蛤粉能夠軟堅散結、清痰濕;豬牙皂可以祛痰開竅、散結消腫;黃連可以清熱燥濕;甘草節可以清熱止痛、健脾和胃、調和諸藥。
這張方子寫的還是很奇妙的,每一味藥都在其中發揮著作用,缺一不可。有靜脈曲張的朋友,可以看看此方的治病思路,但是切不可盲目套用。我就說說我的過往:1969年,我去插隊,遇見一個靜脈曲張病人,我對他說:你這是肝不好,補肝就行了。他卻說:就你開的這方子,狗都不用!
1969年,毛主席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指示發表。我也投入了這場波瀾壯闊的上山下鄉洪流,偷偷地拿了家里的戶口本,瞞著母親去學校報了名,去到陜北的一個地方插隊落戶。因為我家是中醫世家,所以我從小就跟著父親看診,耳濡目染的學習中醫。以至于有許多人叫我'小赤腳醫生’。而我剛進公社時,大隊長就問:有沒有會醫的?我立即舉起手。大隊長說:這個地方沒有醫生,最近的醫院距離這里100公里,山路也極其不便。你既然會醫,那你就來負責這里的醫療問題。
于是,我就負責這個村子的醫療。相比同一批來的知青,我算幸運的了,因為他們的生活又苦又累,一天活兒干下來,手上腳上滿是水泡,回到宿舍累得躺下就爬不起來。而我的任務是,每天負責采采藥、給村民看看病,閑來時間,我還可以自己看看中醫專業知識的書。記得有一天,大隊長來找我。一進診所,就把門關了起來,我問他怎么了?
他慢慢地把褲腿撩起來。我看到,他的血管隆起彎曲,像蚯蚓一樣。還有的部位,扭曲成團成塊。他說:這啥病啊?我雙腿還沉的很,還有脹痛、容易疲勞的感覺。站得久了、走得久了,都不行。而且我開心了,就不疼,不開心就疼。刻診,見他舌邊多有濁沫、泡沫、氣泡,脈象弦數。我便給他開方:柴胡、黃芩、青皮、黃連、薏苡仁、昆布、海蛤粉、當歸、白芍。
我說:沒事的,就是靜脈曲張,就是肝不好,養肝就好了!他說:你可亂說吧,腿咋能和肝扯到一起?你這方子,就連狗都不用!我說:大隊長,你這話說的我就不愛聽,好心給你說出病因,你怎還這樣?他說:我就算再蠢,也知道腿和肝沒關系,我看你就是想多掙點工分吧?我說:你隨便吧,你可以去100公里外的醫院看。說罷,他內心有點動搖,嘴里嘟嘟囔囔的拿著方子離開了。
結果,藥用3劑,小腿部位酸脹、沉痛的感覺大大減輕。藥用17劑,諸癥息平,腿上的靜脈曲張明顯減退,和腿上其他皮膚齊平。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為什么要開一副養肝的方子呢?首先,他舌邊多有濁沫、泡沫、氣泡,脈象弦數,這是肝氣郁結的表現。其次,肝主筋,當惱怒傷肝,會致肝氣郁結,這也就是為什么生氣時,會疼的原因。而人體的筋脈,主要是受到肝血的滋養,當出現肝血不足,肝陰不足時,會出現血不榮筋的情況,久之成壘壘青筋,堅硬色紫,曲張如蚯蚓一般。最后,青筋累結成硬塊,是淤血、痰濕、熱毒等不能及時排出體外,積滯體內,漸發于體表。所以需要化瘀解毒,軟堅散結是本病需治的標。
1、疏肝解郁——柴胡、黃芩、青皮、黃連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芳香疏泄,可升可散,善治半表半里之邪,用于傷寒邪在少陽,和解少陽樞機,為治少陽之要藥。黃芩味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且能治半表半里之里邪。這2味藥配合,能夠疏解肝氣郁結,是肝氣郁結的一把好手!青皮則以其苦辛溫的性格,在肝膽脾肺心經行走的能力,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的功效黃連性味苦寒,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名人。心脾胃肝膽、大腸經之火均可去,尤能去心火。肝氣郁結不暢,藏血功能受損,心作為肝之子,且身負血液運行和生成之重任,也會連帶著受損,以致心急心煩心火旺。所以疏肝用黃連瀉心火,部分屬曲線救治,部分又是正兒八經之擔當,讓肝之功能正常起來,除去其所掌管之筋內的淤血,化掉熱毒。
2、解毒散結——薏苡仁、昆布、海蛤粉
薏苡仁健脾滲濕,除痹止瀉。昆布和海蛤粉出自海中,帶上了海水的咸與寒。咸能軟堅,寒能清熱,化掉因火氣上炎煎熬津液而成筋結的濕痰、老痰、頑痰。加之昆布歸肝胃腎經,海蛤粉歸心腎經,共同清瀉肝胃,降心火益腎水,并使濁氣濁液下滲,讓邪有去處。
3、活血化瘀——當歸、白芍
當歸可以活血行氣止痛,血活則通,通則不痛。白芍有收縮血管的效果,還能夠培補下元而固本的效果。中醫治病,講究的就是一個從頭到腳的看診,只有徹底把你身上的癥狀分析完了,才能得出最終的結論。開出最合適的方子,病情自然也就消退。
而現如今,我雖然年事已高,但是我看著這逐漸消亡的中醫,心里著實有些落寞。幾十年前,跟我一樣為了中醫奔赴他鄉的人都已經老去甚至逝去,但是走了的這些人的位置沒有人能補上來。行醫這么多年真的是中醫落寞了嗎?其實也不是,中醫還是之前的中醫,只是人心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