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中國“教師報”:一段塵封的歷史

0
分享至



揭開新中國早期一段淡出人們視野的教育報刊史……

作者 | 儲召生

乙巳蛇年元宵節,《中國教師報》進行了再次改版,報頭也更換為毛體字。“教師報”三字為毛澤東同志1956年為教育部機關報《教師報》題寫,“中國”二字系集字。由此也揭開了新中國早期一段淡出人們視野的教育報刊史。

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1953年開始的“一五計劃”拉開了大搞經濟建設的序幕,全面提高人的素質也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當時,各行各業“向老大哥學習”是一種時尚,教育部也考慮以蘇聯《教師報》為榜樣,為全國中小學教師辦一份專業性的報紙(當時另設有高等教育部)。

恰在此時,原以社會新聞和時事政論為主的上海《文匯報》,奉命轉向以中小學教師及高中學生為讀者對象,上海市教育局和團市委的有關同志進入編委會,采編業務也以學習蘇聯為主。1954年下半年,中央宣傳部決定逐步終止《文匯報》,由上海市幫助教育部創辦《教師報》,教育部副部長董純才、林礪儒等多次在京與《文匯報》社長兼總編輯徐鑄成商議合作之事。

1955年初,《人民教育》副總編輯劉松濤受教育部委派,到上海了解《文匯報》工作人員和設備的詳細情況。接著,教育部副部長柳湜邀請徐鑄成、嚴寶禮等進京座談并達成一致意見:以《文匯報》和人民教育社的《小學教師》、中國教育工會的《教工通報》兩個雜志為基礎,共同籌辦《教師報》作為教育部和中國教育工會的機關報。

當時“肅反”階段尚未結束,雙方約定《文匯報》人員除個別有問題的外隨同設備全部遷京,具體籌辦工作由劉松濤與徐鑄成、嚴寶禮負責。報社地址選在德勝門外學士路。

1955年10月1日,《文匯報》開始改版,由日報改為周三刊,由豎排改為橫排。這實際上是為正式出版《教師報》積累經驗,也可以說是《教師報》的試刊。

1956年春,劉松濤再次到上海商議《文匯報》人員遷至北京的具體細節。隨后,教育部下文正式任命徐鑄成為《教師報》總編輯,劉松濤兼任黨委書記。3月28日,《文匯報》在頭版刊發消息:“《教師報》定5月1日在北京創刊,本報將出版到4月份的最后一期。”


教育部早已為《教師報》的出版提供了極為優厚的物質和人員準備。從1953年開始,教育部在德勝門外學士路開辟了近百畝曠地,建起了5000多平方米的四層辦公大樓,高大的機器房內裝有從民主德國進口的新式印報機,職工宿舍也整齊寬敞。當時,北太平莊一帶還十分荒涼,教師報社的院落顯得特別亮眼。

教師報采編團隊也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視。除了上面提到的職工宿舍,教育部還為徐鑄成在東四十條另購了一套民房作為住宅,除了花園回廊還特修了一個汽車間,以便他的專車停放。

更重要的是工作上的信任和支持。徐鑄成在回憶錄里寫道:“教育部部長張奚若及常務副部長董純才先生十分信任,讓我列席教育部部務會議;分管副部長柳湜曾批示,《教師報》所有稿件,一律由徐總編決定;重要的社論,大都由副部長葉圣陶先生執筆,內容事先均與我商酌。”

《教師報》的創刊還得到了最高層的支持——應著名記者浦熙修請求,毛澤東主席為《教師報》親筆題寫了報頭。

1956年4月28日,《文匯報》頭版頭條刊發《終刊詞》:“《教師報》決定5月1日創刊,《文匯報》出版到這一期為止。親愛的讀者們!從今以后,我們要在《教師報》見面了!”

1956年5月1日,這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也是當時的教師節,《教師報》正式出刊,標注社址為北京德勝門外花園路,主要讀者對象是中小學教師和教育行政干部。這也是新中國創辦的最早幾家行業報之一。


《教師報》創刊號

創刊號即展示了這張行業報的非同一般。報頭是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不說,從四個版的內容安排看:頭版頭條是“發刊詞”,之后是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央領導的時政要聞,蘇聯教育代表團團長馬爾古舍維奇《致中國“教師報”的讀者》,加框放在頭版左下顯著位置;二版是教育系統全國先進生產者的事跡介紹;教育部部長張奚若和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吳玉章給《教師報》的賀詞都放在了三版。

“發刊詞”提出了《教師報》的五大主要任務:“首先是宣傳黨和政府的重要政策法令的工具,是幫助教師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習教育科學、一般科學的工具,是教師討論業務、交流教育教學工作的園地,是教師工作、學習、生活各方面的顧問,是國際先進教育科學和先進教育經驗的報道者。總之,《教師報》要忠誠地為教師服務。”這也確定了《教師報》的辦報理念和宗旨。《教師報》除了刊發中央和教育部的時政要聞和教育方針政策外,也為一線教師提供了教育教學方面的業務輔導,比如普通話教學、集體備課與教育研究、教師寫作等;重要社論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發也成為一個慣例。

受當時國際環境影響,在教育研究和國際交流方面,更多的是學習蘇聯經驗。1956年5月蘇聯教育代表團訪華期間,《教師報》作了詳盡的連續報道。1957年1月蘇聯著名教育家凱洛夫訪華期間,凱洛夫不僅接受了《教師報》記者的專訪,而且以署名文章的形式分兩期刊發了《關于改進和提高蘇聯普通學校的教育質量問題》的長篇論文。

《教師報》同時也是中國教育工會的機關報,以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為主題的社論、短評、讀者來信等亦常見于頭版的顯著位置,比如“取消教師坐班制”“克服忙亂現象,保證教師有備課、學習和休息時間”“重視教師住房問題”“解決教師雙職工兩地分居”等。

《教師報》為周二刊,每逢星期二、星期五出版,創刊不久發行量就超過50萬份,與此前上海《文匯報》時期的不足10萬份不可同日而語。

徐鑄成和《文匯報》團隊真正融入《教師報》的時間并不長,前后也不會超過半年。

徐鑄成是靠筆桿子一路走來的著名報人。早在《教師報》試刊時期,《文匯報》從一張綜合性日報變成了專業性周三刊,徐鑄成就有過大材小用的抱怨,自言只能每周寫一篇時論。等到真的成了《教師報》總編輯,徐鑄成更有髀肉復生的感覺,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每周只須到報館看稿、審稿四天,其余時間,盡可在家自學,并抽空游覽京郊風景。此為我畢生最悠閑自得的時期。”


《徐鑄成回憶錄》

徐鑄成本人似乎也不甘于做一個行業報總編輯。在回憶錄中,徐鑄成兩次提到中央綜合性報紙邀請他出任總編輯:一次是1951年團中央創辦《中國青年報》時,想與《文匯報》合作,但他希望報名定為“青年文匯報”;另一次是1956年6月初,中央決定把《光明日報》還給民盟去辦,先是想請他當總編輯,后來才找了儲安平。

1956年6月,徐鑄成、浦熙修等找到中央宣傳部,反映《教師報》是周二刊,又是專業報,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人民教育社的人足夠了,希望能恢復《文匯報》。沒想到接待他們的張際春副部長說“可以考慮”,并讓他們拿出一個恢復出版的計劃。

中央很快就批準了《文匯報》復刊。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當時中央正在開展“雙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鼓勵知識界大膽鳴放,《文匯報》在知識界廣有影響,復刊正當其時。

1956年7月底,徐鑄成回到上海準備《文匯報》復刊事宜。隨后,《文匯報》員工也分批返回上海。9月7日,《教師報》在三版右上刊發《“文匯報”定十月一日繼續出版》的告示。

很難判斷《文匯報》團隊的離開給《教師報》帶來了多大的負面影響。從版面上看,頭版政治性內容多了,反映教師工作和生活的內容少了,但這主要與政治氣候的改變有關。倒是1957年整風運動時,報社內部有人拿《文匯報》來對比,批評《教師報》的辦報水平下降了。

1956年7月接任《教師報》總編輯的是馬肖云。從一件事可以看出馬肖云“政治家辦報”的品質:1957年整風運動剛開始時,有少數人鼓動不明真相的學生向黨進攻,清華、北大都出現驅逐黨委書記的大標語,這股風很快也波及中小學。馬肖云深為中小學的混亂擔心,請示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在《教師報》頭版頭條位置發表了《中小學暫不整風》的答讀者問,穩定了中小學教學秩序。

1958年7月8日《教師報》第228期出版,之后就再無下期。《教師報》停刊應該是一個突發的事件:因為7月1日起報社剛把西南航空版由重慶遷往成都,以便四川、云南、貴州三省讀者早日看到報紙;為了擴大發行,報紙每月定價也剛從4角3分降到了3角5分。

《教師報》停刊后,工作人員也隨即分散。馬肖云回到教育部任司長,后來任華南師范大學校長、黨委書記;劉松濤去中央教科所創辦了《教育研究》。報社所在的院落,今天已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廠。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讓千瘡百孔的中國獲得了新生。《人民教育》1978年復刊時,曾有人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希望恢復《教師報》的出版,結果不了了之。

1982年8月23日,教育部黨組向中央宣傳部報送《關于出版〈教師報〉的報告》,提出擬恢復《教師報》,并將名稱改為《中國教育報》。9月14日,中央宣傳部批復同意。

1982年12月,教育部黨組和部辦公會兩次研究出版《中國教育報》的工作,并決定與《人民教育》《高教戰線》(后更名為《中國高等教育》)雜志一起組建中國教育報社。隨后,從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中央新聞單位抽調部分人員支援《中國教育報》的出版。

1983年3月3日,鄧小平同志題寫報名的《中國教育報》試刊第一期出版。1983年7月7日,《中國教育報》正式出版,周一刊,每逢星期四出版。1993年1月1日,《中國教育報》正式改為日報。1994年9月13日,國家教委印發中國教育報刊單位機構改革總體方案,中國教育報刊社正式組建。


《中國教育報》創刊號

恢復《教師報》報名之夢至此還沒結束。2002年年中,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提出將《中國教育資訊報》更名為《中國教師報》,為全國1150萬教師辦一份“娘家報”。2002年8月6日,新聞出版總署印發函件同意更名。

2003年1月1日,《中國教師報》正式創刊,每逢星期三出版,每期16版。創刊號刊發了時任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至立的賀詞。報頭采用的是從全國教師中征集的河南省內黃縣教師代劍冰的書法作品。


《中國教師報》創刊號

從創刊那天起,中國教師報就明確了“零距離貼近教師”的辦報理念,逐步形成了“為教師說話、讓教師說話、說教師的話”的核心價值觀。20多年來,《中國教師報》報道了張桂梅、于漪、程風等一大批扎根基層的優秀教師,反映農村課改的《杜郎口中學的非典型教改》、歌頌汶川教師的《熱血師魂》、展現湖北資教生風采的《青春九歌》等作品在全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023年11月,《中國教師報》創刊2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60多年前的《教師報》再次成為談論的話題,《20年,零距離》特刊也將“忠誠地為教師服務”明確為《中國教師報》的辦報宗旨。2025年春節假期過后,《中國教師報》乙巳蛇年的第一期報紙,再度使用了毛澤東同志題寫的報頭。


今天的《中國教師報》與1956年創刊的《教師報》有關系嗎?DeepSeek(深度求索)給出了如下回答:

《中國教育報》是初代《教師報》在行政序列上的直接繼承者;《中國教師報》則是精神血脈的自覺接棒者。兩者如同根系相連的雙生樹,共同守護著“忠誠地為教師服務”的初心。

作者系《中國教師報》總編輯、《中國教育報》原副總編輯

征集啟事

這是一段因時間久遠漸漸模糊的歷史,我們的敘述未必詳盡和精準,尤其缺少關于1956年—1958年期間《教師報》從創刊到停刊之間的具體資料。因此,我們向各位讀者征集這一時期的資料,包括但不限于照片、影像、文獻、手稿、信件、公文、題詞、工作證、老報紙、會議記錄等,我們希望匯總、保存、展覽這些資料,重新觸摸那段塵封的故事。

聯系方式:2606193792@qq.com

聯系人:金老師

聯系電話:010-82296735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白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國教師報 incentive-icons
中國教師報
教育部主管,專門服務中國教師
7004文章數 4857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強軍之路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口市| 尉氏县| 老河口市| 盖州市| 抚顺县| 阳曲县| 乳山市| 清新县| 太仆寺旗| 平远县| 富顺县| 长汀县| 龙里县| 离岛区| 武隆县| 岐山县| 通榆县| 邵武市| 长沙市| 白城市| 泉州市| 鹿泉市| 太仆寺旗| 湘潭市| 济源市| 博爱县| 武冈市| 平舆县| 长治市| 大连市| 山阳县| 遵义市| 虎林市| 灵丘县| 石阡县| 常熟市| 吉林省| 阿拉善左旗| 抚远县| 鹤岗市|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