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外資車展開了新一輪的價格戰,外資車紛紛再度降價銷售,或是給出保險費補貼、零息貸款等優惠,這與他們以往傲慢的態度迥然不同,如此結果在于國產車的強勢擠壓,國內消費者不管是否購買國產車,都應該感謝國產車給他們帶來好處。
近期較受關注的一款車型是本田的CRV,這款車型再度降價至11.99萬元,這還是官方價,尚未包括當下的國補、省補、地補,如果加上這部分,估計價格可望進一步降低至10萬元出頭,對比起早年的售價超過20萬,已接近腰斬了。
本田CRV曾是一代神車,早前在國內上市銷售時,曾取得連續4年居于國內SUV銷量第一名,凸顯出這款車型當年有多受歡迎,也正因為當年太受歡迎,4S店往往會加價銷售,一度要加價數萬元。
外資車當年加價銷售可謂常態,除了本田的熱銷車型之外,雷克薩斯也曾多年被加價銷售,就在數年前雷克薩斯都會被4S店加價銷售,但是如今雷克薩斯同樣在大舉降價銷售,降價幅度達到10萬元以上。此外,雷克薩斯的母公司豐田旗下諸多車型也在大舉降價銷售,其中熱銷車型凱美瑞就從20多萬降價到如今的12萬左右。
當年的加價銷售,與如今的價格腰斬,如此鮮明的對比,在于外資車在國內市場被國產車嚴重擠壓,據悉近期外資車的市場份額再次跌穿三成,而就在幾年前外資車占比還在五成以上,市場份額的快速衰退,迫使外資車不得不放下身段,以實惠的價格示好國內消費者。
外資車被擠壓,在于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從2020年以來,國產新能源汽車就呈現飛速成長的勢頭,2023年新能源汽車占國內新車市場的比例突破三成,2024年更一度達到55%以上的份額,而新能源汽車前十名中除了特斯拉之外都是國產車。
國產電車一哥更是憑借新能源汽車的飛速增長,在2023年擠入全球汽車企業前十名,這也是中國汽車企業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名;2024年它更進入全球汽車企業第四名,另一家國產汽車企業也在2024年首次擠入全球汽車企業前十,而它同樣受益于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猛增。
外資車被國產車擠壓到如此程度,除了降價別無他途,如此也就不奇怪為何諸多外資車都在大舉降價求售了,畢竟中國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24年中國市場銷售了3000多萬輛汽車,占全球汽車市場的份額超過三分之一,如果在中國市場失利,將可能導致這些外資車企在全球銷量的下滑。
此外國產車在國內市場成長起來后,大舉走向國際市場,2023年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這讓外資車企在國際市場也承受著中國汽車帶來的壓力,如此情況下,外資車更需要在中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以在中國汽車造成后院起火的效果,以減輕他們在國際市場承受的中國汽車帶來的壓力。
隨著外資車紛紛降價,諸多合資車企的利潤都在大幅下跌,這反過來也說明早年外資車的利潤實在太豐厚了,在以往他們沒有國產車競爭壓力下,價格水分非常嚴重,更別說加價銷售進一步增厚利潤了。
在任何行業都是如此,沒有競爭壓力,企業往往謀取厚利,而加價銷售更加凸顯出企業的貪婪,如今國產汽車的崛起改變了汽車行業,大舉降價銷售,為國內消費者帶來實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