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本號發布了一篇《一家15人旅行社做直播,5個月銷售額1個億》的文章,我概括的總結了Z總從傳統旅行社轉型升級的發展歷程,以及他和團隊通過視頻直播,用5個月時間做到銷售額1個億的創業經歷。
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旅行社朋友在評論區留言,有認同、有質疑、有鼓勵、有表示不理解、有表示數據被夸大、有表示邏輯不符等等情況,看來大家對旅行社轉型升級,和運用新媒體獲客這個話題,還是比較感興趣。
Z總看到了文章及業界朋友們的留言后,就和我說,他也認為引起業界從業者討論是好事情,至少大家作為旅游行業的參與者或者資深專家,能夠對他這個案例有所思考,說明大家都在創新謀變中。
他也囑托我說,一定要再寫一篇文章,把業界朋友們關心的問題,結合他的實際操盤數據和心得,再詳細拆解一下,以求與業界同仁共同探討,互學互鑒。
旅游有淡旺季,旺季適合做直播,淡季做啥呢?
Z總團隊是在2024年3月17日開播,跨越了整個甘青環線產品的銷售季,直到在8月初停播,歷時將近5個月。很多朋友關心,甘青旺季結束了,你的團隊還做啥呢,你還能播啥呢?
其實,早在六七月份,Z總就已經安排同事進行云南和泰國目的地的布局和相應的產品準備,在8月初甘青產品停播之后,稍事休整之后,就開展了云南和泰國目的地的產品直播售賣。
也就是說,他們上半年以甘青產品為主,下半年以云南和泰國產品為主。
在開播的時間段,一直都做到了在抖音相應目的地銷售額榜單頭部,以及抖音旅行榜的國內游或者出境游銷售額榜單頭部。
5個月做1個億是吹牛嗎?大家該如何推算抖音旅游直播間的銷售額呢?
抖音各個類目都有榜單,通過某個直播間在榜單的位置,可以推算出當日的銷售額。咱們旅游線路產品在旅行這個大類目下,包含出境游和國內游。
在淡季,國內游榜單中,排名前五名的旅游賬號,一般在50萬GVM以上;五至十名在30-50萬GMV之間;十至二十名在10至30萬之間;二十名之后基本在10萬GMV以下。
在旺季,國內游榜單中,排名前五的旅游賬號,一般在100萬GVM以上;五至十名在50-100萬GMV之間,十至二十名在20至50萬GVM之間;二十名以后在20萬GVM以下。
出境游整體要低于國內游。
單一目的地確實有淡旺季之分,但從全國及全球來看,此地是淡季,彼地可能就是旺季,國內是淡季,出境某些國家可能是旺季,追著旺季的目的地做產品、賣產品,就會一定程度的解決企業的持續運營問題。
哪些旅游產品可以做到較高的銷售額呢?
第一,選擇高客單價的產品,高品質私家團,高星級酒店產品。
第二,選擇平臺高熱度目的地的產品,國內如新疆、甘青、內蒙等;出境如歐洲、馬代等目的地。
第三,極低價引流產品(廈門4天3晚2999元/雙人,含機票;重慶4天3晚1499元/人,含機票等)。
抖音可以賣出高客單價的產品嗎?
2024年抖音用戶規模在7.8-8.2億區間(數據出自DeepSeek ,參考字節跳動官方財報),說明客戶群體足夠大。抖音相對于快手、視頻號等平臺,客戶群相對更年輕,消費水平更高,大家作為旅游供應商或者旅游運營商,根據自身的情況,如能精準的從大海中舀一瓢水,就足以支撐一個做細分市場的中小旅行社。
營業額是整個運營后的綜合結果,在做抖音的各個商家的方法思路可能不同,在榜單上或者榜單前列,能看到的商家或者直播間,其實就是固定的幾家,那么如果想在直播這個賽道做出成績,必然要有自己的明確的運營邏輯和運營策略,低客單價如何,高客單價亦如此,只是運營邏輯和運營策略不同而已。
直播間的核銷率到底能做到多少?
在上篇文章的文末評論中,大家討論的最多的就是核銷率的問題,Z總很肯定的和我說,他們公司2024年綜合下來平均核銷率是20%,算法是核銷金額除以支付金額(GVM)。
其實他們這個數據,在真正專業專注做旅游產品直播的商家當中,這個20%的核銷率,也僅僅算是中游水平。
大家肯定一直聽到過一個說法,全抖音旅游類目核銷率6%或者7%,這個具體的數字是怎么來的,從哪里來的,肯定是無從考證的,也許只是傳說,也許是被平均了,也許是自己給自己設置了障礙,專業直播機構的數據并非這么低,如果總是那么低,不是早就放棄了嗎。
Z總給大家具體進行了拆解,現在抖音直播商家的類型,大家應該就會有了答案。
第一類,以各類航空或者某某帶你游等代播直播間
此類直播間實際是收坑位和傭金的模式,只管賣不管核銷。那么此類直播間在選品上,基本都會以熱門目的地,或者熱度好的品為主,加上品牌加持和主播、運營的能力。
抖音是娛樂平臺,區別于傳統電商,大多數是沖動消費,主播擅長做密集成交,那么這一部分客戶最終核銷率可能就不會很高。
第二類,做極低價吸引客戶下單的商家
因為價格低,就存在兩種情況,一個是直播間銷售的產品和實際出游產品不符,將客戶引入私域進行銷售,同時也有跳開平臺,直接操作的,或者先收取定金,落地簽合同的情況,這種情況是低核銷率的最大原因。
第三類,原本是地接社或者批發商轉型做線上直播的商家
此類商家實際上是最想把直播做好的一類,之前基本依托于同業進行收客,但是隨著終端消費場景的變化,以及疫情的影響,傳統的渠道收客量都在下降,只能尋求其他的渠道,最終形成產銷一體的模式。
此類商家,單從核銷率看,還是要看客服的跟單能力,如果沒有專業且強大的核銷客服團隊,以及完整的跟單流程,那核銷率自然也不會很高。
第四類,達人帶貨
多以領隊導游的人設實景直播,或者短視頻引流,這種類型底層邏輯是在做私域,有些也掛了小黃車,但是最終還是會引導至線下交易。
2024年,Z總認為他們的核銷做的也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3月才開始組建團隊,另外客單價很高,核銷客服人員的培訓都沒太跟的上。
在甘青產品銷售最高峰時期,也才只有4名客服,加上輪班,每天客服處理直播間新進訂單,都是在每人在50個以上,最高峰期達到每人100個以上,這樣也導致了很多訂單的流失。
據Z總了解,有些商家可以做到30%甚至40%以上的核銷率,他也不會感覺到意外。
核銷率的高低,他認為跟直播模式和客服團隊的能力有關,上述幾種模式,能做到前端和后端相對一致,轉化客服在的跟單核銷時的成功率,就會高很多。
客服跟單流程的優化,用私域銷售的邏輯和方法,可以極大的提高核銷率。
目前抖音的直播間規則,也在不斷發生變化。2024年,他們主要以支付金額為考核標準,是為了擴大占有率。
從2025年開始,核銷率就成為很重要的指標,如果直播間的核銷率較低,商家就無法上線含機票的產品了,低于某個百分比(每個目的地不同)的核銷率和預約成功率,平臺就會強制下線產品,或者關閉目的地權限,可以說,越來越嚴格和務實了。
直播間所售旅游產品的毛利率到底能做到多少呢?
對于旅游線路產品,大家都知道,實際是地接+批發+組團,最終呈現到游客,這里基本上整體上加了40%左右的毛利,只是每個環節只分到10%左右而已。
在直播間賣得好的旅游產品,實際多數是產品供應商直接在C端售賣,省去了中間差價,那么就有更大的空間,讓利給消費者,提高產品競爭力,因為很多消費者已經有很強的鑒別能力了,他們已經能夠判斷出產品的性價比。
另外,集中采購的模式,比如青甘產品,如自己直接切房、切車,也可以提升毛利率,客單價越高,毛利率越低,客單價越低毛利越高,是常規旅游的毛利特點。
抖音的訂單屬于預售團購模式,那么也會有更多CtoB的客戶需求,你可以根據客人的需求來進行定制化滿足。
所以這種模式下,保持在20%毛利以上,甚至跟高是不難的。
2025年直播賣旅游產品這個賽道也發生很大的變化
首先,流量上會更加集中在頭部,旅游企業在直播運營中,只有將人、貨、場各種細節把控好,才能夠脫穎而出;
其次,平臺標準也趨于嚴格,對違規、核銷率、支付金額、預約成功率都有明確要求,這樣對于已經在做的商家,起到很好的規范作用,對于新入的商家,有了更高的準入條件。
再次,目前新媒體,仍然是風口,就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包括傳統的旅游大型OTA都在做矩陣直播賬號,為了減少投入,陸續開放給有直播運營能力的供應商,也給了像Z總這些中小旅行社很大的參與的機會。
大家可以共同探索直播新模式和供應商參與合作的新模式,接下來,大家一定會看到更多大品牌的目的地直播間出現。
Z總最后總結說,旅行社轉型升級之路確實痛苦和勞累,也能理解每位業者同仁們的各種不同看法,歡迎大家相互交流,祝大家在旅游的各個細分領域內,都能探索出適合自己的線上線下打法,拿到結果,一路業績長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