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大代表王雁
建議徹底整治勞務派遣亂象
今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王雁指出:一些企業和單位為了降低成本,規避法律風險和逃避社會責任,大量雇傭勞務派遣員工。這種做法不僅損害了勞動者的權益,也破壞了社會公平。
建議加強對勞務派遣的監管和規范,徹底整治勞務派遣濫用亂象,營造公平就業環境。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熱議。
對于那些身處相同崗位,無論多努力,事業發展的“天花板”早已注定,單位福利樣樣與自己無關,還要擔心隨時被解聘的勞務派遣制員工而言,正式員工的清閑自在,福利好待遇高,羨慕不來,高攀不上。
兩者學歷、能力可能相差無幾,卻被人為塑造成三六九等,怎能不讓人扼腕嘆息。
02
勞務派遣
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當今醫務人員對于勞務派遣不可謂不熟悉,很多人自己可能都是勞務派遣身份。
勞務派遣又稱人力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租賃、雇員租賃,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
通俗的講就是勞動者的老板是勞務派遣機構,只是上班場所在醫院。
勞動者與實際用人單位之間沒有合同關系,并不存在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關系。
對于勞務派遣用工形式主要存在3點限制:
1.關于勞務派遣使用范圍的限制
按照《勞務派遣暫行規定》要求,用工單位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使用被派遣勞動者。
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6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臨時性工作崗位和替代性工作崗位比較好理解,對輔助性崗位的界定是用工單位通過一定的民主程序來實現的。所以輔助性崗位可以看成是用工單位,對于醫務人員而言就是醫院自己決定。
2.關于勞務派遣員工占比的限制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4條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
這里用工總量是指用工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人數與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人數之和。
這點在實際醫院用工中很多時候是被忽略的。現下公立醫療機構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員工早已是普遍存在的事實,但真實的用工比例除了醫院自己外界也很難獲悉。
另外要注意的是,勞務外包是不計算在這個用工總量里面的。醫院里的很多后勤服務是采用的勞務外包形式,比如保潔、物業等。
3.自設勞務派遣單位的限制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67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
另外,從事勞務派遣也需要相應的資質。《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規定,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所在地有許可管轄權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03
醫務人員
苦勞務派遣久矣
而今,醫院招聘勞務派遣員工的現象越來越廣泛,僅從醫院的角度來說,顯然是利大于弊。
勞務派遣能夠幫助公立醫院減輕招聘和雇傭醫務人員的負擔。還可以快速滿足醫院的人力需求,提高工作效率。醫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地調整醫務人員的數量,從而更好地應對季節性或臨時性的工作量變化。
當然最重要的是通過勞務派遣,醫院可以減少直接雇傭員工所需的成本,如社保、培訓等方面的花費。勞務派遣機構還會承擔很大部分的雇傭風險,各種開除“臨時工”的新聞相信大家也都耳熟能詳。
但是對于醫務人員而言,勞務派遣直接讓這部分員工在單位內成了赤裸裸的“二等公民”,各種福利待遇很難保持與正式員工齊平。更低水平的薪資待遇和常常受限的職業發展前景和晉升機會都是擺在勞務派遣工面前的現實問題。
更為關鍵的是缺乏穩定性。對于很多醫務工作者而言,從報考醫學院開始,職業穩定性就是大家重點關注的問題。畢竟就醫學生的高考成績和培養周期來看,在中國從醫的性價比很難說有多高。但是勞務派遣的身份很難說能保證職業的穩定性。這點從這次事件的40余位護士身上也能集中體現。
可以說,醫務人員苦勞務派遣久矣。
04
即使同為勞務派遣
差距也很大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勞務派遣都是“坑”。也有很多勞務派遣的醫務工作者對自己的身份并沒有特別低人一等的感覺。
其原因在于各地在“同工同酬”方面的巨大差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務派遣工在被派遣期間應當享有與用工單位的正式員工“同工同酬”的權利。
“同工同酬”也早已是醫療行業經久不衰的話題。
“同工同酬”做的比較好的地方或醫院,勞務派遣工和正式工享有類似的薪酬績效、五險一金等福利,合同到底和誰簽,對于他/她們而言似乎也并沒有那么重要。
但是沒有“同工同酬”的地方或醫院,勞務派遣員工就是真正的“臨時工”,福利待遇沒有,工資績效低人一等,出問題還要擔風險。
正如新華社《半月談》關于濫用勞務派遣的一篇文章中所提:對確有必要使用勞務派遣制的單位,應嚴格按照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崗位上實施的原則,在確需、必要的條件下開展,杜絕肆意擴大范圍,嚴格限制勞務派遣制員工比例。
應當堅決按照同工同酬原則發放福利待遇,盡可能實現人盡其用,讓派遣制員工在崗位上感受到平等與尊重,從而激發自身勞動潛能,實現更大人生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