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定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連漲兩年,將達143元,種地老農迎來“春天”
曾幾何時,年輕人的夢想都是逃離那片生養的土地,無論是努力學習考出去,還是外面打工走出去,總之,人社部定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連漲兩年,將達143元,種地老農迎來“春天”他們的思想只有一個:離開這個村子。
再回老家,曾經熱鬧的村落已經蕭條,當年層層疊疊的梯田,也沒人再種。不,依稀可見幾個身材佝僂的六七十歲的老人,還在那片熱愛的土地上。
有人或許會問,為什么?“就是出去端盤子,也能每個月拿3000元!”這是原話,年輕人真實想法的表達,說白了還是收入太低,養老是難題。
時光來到了2025年,3月9日召開的民生主題記者會上,人社部部長關注到了養老金的話題,再次定調: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在去年的基礎上,每月再提高20元。
這句話猶如一記重雷炸開了整個網絡,種地老農民的春天終于來了。來看看這些老人的晚年待遇到底咋回事?
01,基礎養老金最低將漲到143元
2024年基礎養老金剛剛上漲20元,2025年基礎養老金即將上漲20元,這個力度之大可謂是前所未有。之前上漲不是每年一漲,而且一漲也都是十元八元的,很多人并不在意。
這次的力度之大可以說是十分罕見,惠及1.8億城鄉老年居民,可謂是有利于民生的大好事。當然,這個143元看起來也不高,但是,這是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當地可在這基礎上制定屬于自己的政策,比如說上海市已經達到1400元。
不過,現實中的城鄉居民養老金確實不高,都是一兩百元,有沒有辦法提升呢?重點來了
02,積極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如果養老金每個月143元,那著實是不夠花。如何提升城鄉居民養老金呢?那就要積極的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類保險參保繳費時有不同的檔次可以選,比如說最低檔是300元/年,最高檔是3000元/年,得到的養老金自然就不一樣。
假如說,繳納300元/年,從30歲開始繳費,一直繳費到60歲,一共30年,交費了9000元,按照139個月來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65元,再加上基礎養老金143元,那就是每個月208元。
有人說208元也不高啊,也不夠花。那么,可以選擇最高檔繳費,每年3000元,繳納30年,那就是90000元,按照139個月來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647元,再加上基礎養老金143元,那就是每個月790元。
這個錢數在農村老人的眼里,也算是可以了。不過,堅持30年繳費,每年繳費3000元,這個事可不容易。
如果夫妻二人一起繳費,那就是每年繳費6000元。如果家庭收入可以的話,不在話下,如果收入拮據,難以承受,也就放棄繳費了。
03,提高收入是重中之重
其實所謂的參保率問題、農村人員流失等問題,歸根結底都是收入問題。回到農村,身心寧靜,與大山、綠樹一起,生活是另外一番景象。
如今一些年輕人、退休人員,都愿意回到農村生活,為啥如此熱愛,說白了還是有了穩定的收入和一定的財務自由之后,反而渴望返璞歸真大自然的生活了。
所以,如何提高收入才是關鍵。大家怎么看?你有啥好辦法?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