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播】邱妙津文學2冊 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是兩本情感濃度極高的小說,不敢在通勤路上讀,害怕不由自主地哭出聲來。
邱妙津,一位20世紀末頗具傳奇色彩的臺灣作家,執著地將愛作為生命信仰,終其一生反復書寫。
少有人如她這般勇敢,極度真實地剖析自己的內心,訴說愛的痛苦和糾纏,并以充滿哲學思辨的靈敏機鋒,從一己抵達普遍人類心靈的深度。
面對肉身無法承受的、敏感內傷又熾烈決然的愛欲,死亡是注定的結局。26歲這年,邱妙津選擇自殺。
2014年/2017年,《蒙馬特遺書》《鱷魚手記》分別列入《紐約書評》“經典重現”( NYRB Classics)出版,邱妙津是該書系繼張愛玲之后第二位華語作者。
“愛哪里是一種感覺!邱妙津用文字之力與美告訴我們,愛毋寧是一種品德,是意志,是對空洞渾噩生活的對抗,是捍衛。”
《鱷魚手記》
“我是一個會愛女人的女人。”
一部長篇愛情小說,一段從萌發、深陷乃至最終仳離的感情,一代青年迷惘困頓的心路與無人理解的悲哀。一只擬人化的鱷魚的獨白穿插其間,組合成一個寓言故事,影射了性少數群體在當時社會孤獨、壓抑的命運。
?“你走后,泄了一地的愛沒人要,把我獨留在風雨中,懷著滿滿為你而生的愛,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愛不在任何結局,能愛而去愛或不能愛而不去愛這種過程,才是終極的意義。”
?“盡管我要再受多大的痛苦與折磨,我還是要述說愛是不滅的。”
《蒙馬特遺書》
“有如此的靈魂存在,世界真美,我更舍不得死了。
邱妙津去世前的21封信,記載了她的勇氣與奔赴,也記載了她的困惑、碰壁與絕望。以真切沉痛的身心經驗思考并重建愛的法則,思考愛與死、生命與藝術的關系。書中提及的大量西方藝術電影與經典文學,是通過一代年輕人精神世界的幽徑。
?“我很復雜,卻也很清澈;我的心思很深沉,但我的愛欲卻已純凈,這也是我最美麗,叫我與眾不同,在人群中閃閃發光之處。”
?“人唯有在最深的內在貫通、一致起來,愛欲和意志才能真正融合得完美。”
?“就是這樣。我渴望躺在藍色的湖畔旁靜靜地死去……死后將身體捐給鳥獸分食,唯獨取下我的眉輪骨獻給絮……像亞歷山大一樣忠于一樁永恒之愛。”
《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原價108元,現價59.4元?單筆包郵,偏遠地區另收郵費,以下單時支付金額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