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關注獵聘公眾號 探尋職場的另一種可能
來源丨三聯生活實驗室(id:lifelab2020)
在北京,能成功登陸中產陣營的互聯網北漂,大致通過兩條路徑。一條是海淀的西二旗,一條是朝陽的大望京。
曾經的西二旗,聚集著最老牌的大廠,堪稱互聯網界的old school,后來大批頭部互聯網公司涌入望京,把這里爆改成了新一代的班王聚集地。
過去來望京工作的打工人,宛若西部淘金。“這里英雄不論出處,聚集著三教九流的年輕人,大家相信來了就能干,干了就能賺,賺了就能買房買車,一路走向人生巔峰。”
(圖源:庫大壯美少女)
“相傳,在望京吃飯可以偶遇馬云,寫字樓下拍視頻的人均百萬粉網紅。就算不在望京工作,認識在這里工作的人,也能增加被內推的機會,隨手斬獲一個offer。”
雖然望京打工人嘴上最愛說“落地”,但他們的生活卻從不落地。“因為入職之后無論你打特惠還是專車上下班,只要停在5A寫字樓門口,就會有保安親自為你開門。”
整個望京就像一個巨大的大廠,不管是寫字樓還是咖啡廳都有一種園區范兒。“望京的每棟寫字樓都有自己的專屬香薰,就連洗手間都是五星級豪華酒店的配置。”
(圖源:nini)
初來望京工作的打工人,入職儀式是拍工牌發朋友圈。后來會逐漸入鄉隨俗,把base北京,改口成base望京,“好比你說base上海,別人搞不好以為你在崇明島上班,但如果你說自己base在陸家嘴,大家瞬間就會明白你是什么段位。”
在望京工作幾年的打工人會知道,這里的房價和租金從西到東逐漸上升。有人概括,“住在花家地、南湖渠老小區的,都是大廠P6以下的,租在望京中部麒麟社旁邊的,則是收入更高的公司骨干。”
“混得更好一點的中層小領導,則會把房子租在朝來科技園附近的幾個新小區,房子新綠化好,一居室動輒七八千。而真正在望京混出頭的班王,會把房子買在保利中央公園,或者國風上觀,只不過那時他們不會再稱自己是望京人,而是用新北京人的標簽與望京默默割席了。”
曾經的望京,上演著各式各樣的財富故事,年輕人推杯換盞時談的都是要做大項目、過好日子。
而今,33歲的望京打工人穗穗明顯感受到,望京不似從前般熱鬧了,“大大小小的公司陸續撤出望京,駐扎在這里的年輕人,也各自四散謀劃前程。”
曾經的望京,是多少北漂的中產目的地
對于初次涉足望京的北漂而言,它是一座沒有導航就會迷路的島,但對于北京混過幾年的打工人來說,望京或許是北漂最容易上岸的地方。
“望京的公司特別多,最多的時候一天能面試三家。在這里跳槽也不用搬家,大大小小的公司在這里賽馬,經常可以跳到對家,而且一跳起碼漲薪30%。”
一些杭漂滬漂甚至也把望京當成了登陸北京的碼頭,“拿到offer后來北京,周六租好房子,周日去四元橋宜家置辦一趟,周一無縫上班,社保都不用擔心斷繳。”
北漂nini18年的時候從百子灣跳槽到望京的公司,她最大的感受是,“來望京上班,鞋底的灰都更少了。望京的樓和路都很新,幾乎沒有土路,下雨天也很少有踩瓷磚被崩到水的窘迫。”
畢業第一份工作在望京的應屆生思思說:“沒想到在望京過上了小時候幻想的精英白領生活,公司在5A寫字樓,樓層很高,工位自帶夕陽景觀位。有時早上大廈的工作人員還會在刷卡的閘機口,對來上班的人鞠躬說早上好。”
雖然在互聯網鼎盛時期,許多公司都有錢盤下望京的寫字樓,但在打工人里還是有一條隱形的鄙視鏈。
“大廈的電梯都需要刷工牌進入,小公司員工的工牌經常是一張純白的NFC卡片,而大廠員工的工牌上面印著照片、名字,還有公司發的logo卡套,像是正版鑰匙配對了原裝鎖芯。”
逢年過節,大廠員工拎著體面的節日禮盒,而有人兩手空空。
望京最火熱幾年,這里晚上健身團課、跳舞課為了照顧打工人的下班時間,經常有10點后的課次。望京的tony也和互聯網打工人一起漲薪,“從最開始80塊錢一次,后來200塊,到最后tony自己創業開店,再也剪不起了。”
互聯網的發展讓望京有了自己的時鐘。“這里早上空空的,11點才開始熱鬧,晚上大家默認九十點鐘下班,因為公司有打車報銷。由于打車的人太多,師傅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打雙閃等你’,然后你會看到望京的寫字樓下面,所有車都打著雙閃,像是齊刷刷的婚慶車隊。”
在快節奏的望京,就連約會也講究迅速對齊。沒時間約會的北漂momo,把自己的個人信息發在小區群里,標明了期望異性的年齡、職級、年薪,沒想到找了個同在大廠的男朋友順利脫單了。
“在望京這片區域里,職級和年薪是非常普遍被談論的,甚至是透明化的東西。先匹配到合適的,再看能不能長久,其實找對象和找工作是一樣的。”
對于工作壓力,望京的打工人有自己的排解方式,“5A寫字樓的好處就是地上有地毯,方便你崩潰了隨時席地而哭。”也有人會去居民樓的homebar,或是去mandrill點一杯地球最后的夜晚,把壓力一飲而盡。
望京變慢了,北漂看淡了
很難說望京的節奏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慢的,北漂思思最直觀的感受是,公司每年的文化衫越做越薄了。“以前是厚厚的衛衣,再后來是襯衫,然后變成短袖,最后直接沒了。”
2019年,望京租賃市場最火爆的時候,望京西園一居室的租金一度達到8500左右。
但那時從不缺租客,大公司員工普遍有每月1500的房補,咬咬牙幾乎能閉眼拿下望京所有的樓盤。“有同事花大錢租了慧谷陽光,只因為綠化好,996沒時間去公園,想在小區里看看樹。”
后來一些公司取消了房補,望京人開始學會精挑細選過日子了。打工人們這才發現,望京這片區域,早已被年輕人反向培育成了租房福地。
“望京的房東都很年輕,房子裝得講究,人也客氣,養貓養狗都很少反對。在望京經常能碰到理想室友,不少都是大廠員工,他們不愛打擾別人,也沒時間帶朋友來家里開派對,有種舒適的邊界感。”
(圖源:DOUBLE吉)
賣房的中介是對望京最看好的一批人,當你問望京是不是不行了,他會告訴你都是胡扯,“望京最不缺的就是大廠。”
但當你問他房價如何,他會一改高亢的語氣,“確實,前幾年望京的房價均價8萬8,現在6萬一平了。”
有的剛在望京扎根的人覺得可惜,但望京原住民劉姐看過房價起起伏伏,她說:“也正常,望京本來也不值那么多錢。”
當年有的老板創業,會把公司特意選址在望京,顯得很上檔次。如今企業陸續撤出,望京soho早高峰的電梯也不似從前擁擠了,租金從以前的7塊多跌到了現在的3塊多,空置率接近三分之一。
以前望京的地鐵廣告,堪稱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廣告牌更新變慢了,地鐵站的人流也少了許多。
望京從不為誰停留,它只是回歸了該有的節奏
有人說望京輝煌不再了,但在望京長期駐扎的年輕人覺得,“望京只是回歸到正常狀態了。”
望京的許多餐館也不用等位了,但被電商發展照耀過的望京,依然是北京數一數二的團購券聚集地。吃飯聚餐的優惠便利,算是大廠人留給望京的精神遺產。
如今望京的生活步調放緩,打工人偶爾也能擁有一個完整的周末了。大家開始擁抱生活之后發現,“自己都沒有深入了解過北京,甚至是望京。”
“附近的大望京公園很少去過,最近才發現這邊有一個東風國際花卉市場,十幾二十塊錢論扎賣,不少年輕人大束大束抱著花回來。”
隨著大廠而來的杭漂、滬漂,在今年金三銀四的時節又盤算起了離開北京。做了兩年入京滬漂的李峰,來望京前就被安利這里春天的海棠花很美,“直到最近打開地圖,才發現海棠花溪離我只有800米,但卻遲遲沒有看過。”
“不過要走也談不上失落,可能因為望京在四環五環的夾角,像一個獨立運轉的世界,所以準確來說我從未真正屬于過北京,只是和它擦肩而過。”
(海棠花溪/圖源:momo)
ENDING:
望京大廈的燈起起滅滅,年輕人來來走走,望京還是那個望京,就像每年春天海棠花溪如期綻放。
年輕人這才后知后覺,“或許望京的功能就是用來路過的,它從未拒絕過任何懷抱夢想的人,也沒有挽留過誰。大家短暫赴宴,再各自尋找歸宿,只是在離開望京時才開始真正懷念它,就像懷念自己燃燒過的青春一樣。”
作者丨田梅梅、阿聯
- 求職幫手推薦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