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有文章被報刊選用,我便在微信朋友圈中轉推一下。大部分讀者朋友看過也就看過了,沒有發(fā)表意見;也有小部分的讀者朋友發(fā)來信息,問:“今天又掙了一大筆稿費吧?”我總是發(fā)個笑容的表情敷衍過去;我真佩服其中的個別朋友“不厭其煩”、“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tài)度,幾乎每次都要“調侃”一下“有多少稿費”這件事;這弄得我不得不說這件事,但又不好“大張旗鼓”、“明目張膽”地說這件事,因為我畢竟不是專職作家;自己還從事著一份體面而又細膩的公家工作,食人俸薪,如果“大張旗鼓”地談論“掙稿費”一事或以此為目標或最終目的的話,那就頗有“不務正業(yè)”、占公家便宜的況味;所以要說清“稿費”這件事,也就只能“遮遮羞羞”地說,不能“光明正大”、“名正言順”地談。
按說,業(yè)余作家在業(yè)余時間辛勤創(chuàng)作、投稿,如果發(fā)表了作品,收到一定的精神勞動報酬,本也是正常和無可爭議的,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法”也是充分認可的。再說,這也是對業(yè)余作家腦力勞動的一種充分肯定和獎賞,屬于天經地義的事,毋須遮遮掩掩,大大方方說出來也沒有什么見不得光的。可能是我的“欲蓋彌彰”、“欲說還說”,反而更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個別朋友探求的欲望,他非得“打破砂鍋問到底”,在此,我想還是一并“坦白交代”算了,免得讓人掃興和失望。
我有一份正當職業(yè),薪酬不低;說實話,對稿費有和無、多或少,還真無所謂,并不是一個靠稿費生活和掙錢養(yǎng)家的人;有點稿費,那是烈火烹油、錦上添花的事;沒有稿費,也沒有那種“雪中送炭”的擔憂與渴求。我的寫作動機只為興趣愛好,不為謀膏粱。再說,在現時的報刊經營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稿費也是低得出奇,甚至有的報刊根本沒有一分錢的稿費,作者完全是“義務勞動”、“無私奉獻”,只得了一個“掛名”的樂趣而已。其實,這種“樂趣”在我看來,又不是能夠用稿費、金錢、物質來衡量的,它是我心血付出、被社會承認、被讀者認同的一種“精神創(chuàng)富”行為,其價值遠遠大于金錢的等值和所得,是一個人精神富庶、可以走出更遠的底氣展現,更彰顯珍貴無比;沒有寫作情趣的人是無法體驗得到的,普通人更別想捋順頭緒,道個明白。
盡管我不在乎稿費有無和多少,但卻又有稿費不斷打進我卡上的事實,我也不諱言和遮掩。稿費有時多的有三百元,少的也有三十元,不一而足,一個月也就是三、四單左右。不像有些人想像的“副業(yè)收入肯定超過主業(yè)的收入”那樣“財源廣進”;一些有良知的報刊會主動發(fā)放稿酬,也有一些“省時省錢”的報刊,偷偷轉載,既不寄送樣報樣刊,在付奉稿費上更是“鐵公雞-一毛不拔”;山東有一家大報報紙,一個文藝副刊上有一天同時刊登了我的兩篇文章,我很欣喜,滿懷期待,當我在催要樣報時,順便問了一下有無稿費?該報編輯回答得很“圓滿”,既匯稿酬,又寄樣報;可是幾年過去了,什么都不見,而且從此該版再也不刊用我的任何稿子了。所以,“吃一塹,長一智”后,我再也不催問稿費、不索要樣報了;只要你“一問一要”,人家編輯迅速將你拉入“黑名單,”反而提升了他的“防范自保意識”,他會設法躲避你。長此下去,自己寫作的初心與樂趣也就瞬間被擊碎,變成了煩惱的根源,真不劃算。
當然,也有非常規(guī)范和講誠信的報刊,按時發(fā)放稿酬,而且稿酬標準不低,如《廣州日報》、《讀者》、《南方日報》、《海外文摘》等,按字數多少、版面位置、分別計算稿酬,從不拖欠。山東《牡丹晚報》稿費雖低,只有幾十元,但基本上能兌現。也有些報刊還用老辦法,通過郵局匯兌的;我有時嫌麻煩,等湊齊幾張單后一起去取;有時一張單放了兩三個月,沒有新匯單來,再一看此單金額不大,幾十元,也懶得去取;因為現在郵局網點太少,要跑幾里路,浪費時間成本更不劃算,此稿酬算是“烏鴉反哺”,返回給報社了,我也樂得逍遙和開心。
值得特別澄清的是,我在所有融媒、各網站平臺上推出了不少文章,除去個別打賞外,無任何稿酬;有的平臺閱讀雖有上百萬瀏覽量,依然沒有一分錢的“進賬”,我無任何艾怨和意見,權當是“誨人不倦”、做好事、行善事罷了。
我每年在全國各地發(fā)表各類文章大概在130篇左右,能夠收到稿酬的也就三四十單,除去稅金等,總共稿酬金額大概也就在一萬元左右,有勝于無,即使無也無所謂。坦率地講,如果靠此養(yǎng)家糊口,那全家人只能“喝西北風”了,好在在體制內,擁有不菲的收入;所以,我常說,單位是一個人最大的依靠,是人生最堅固的掩體,單位興旺,個人則不愁吃喝拉撒的事,感恩單位,回報單位,才是正道。
如此說來,稿費之事也算說清楚了,我的心里既有遮遮羞羞的成分,也有一吐為快、如卸重負的成分。希望一些朋友不要再“刨根問底”了。想讓我拿稿費出來請客吃飯喝酒,那就爽快地過來吧,也別含含蓄蓄、遮遮掩掩的拿稿費“說事”。
☆ 本文作者簡介:楊德振,中共黨員、復轉軍人、工商碩士、中國散文作家、廣東作家,現為酒店高管;業(yè)余時間筆耕不輟,在全國各類報刊發(fā)表雜文、詩歌、散文隨筆數百篇;已出版八部散文著作,兩部企業(yè)管理專著。
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