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童相對采椿芽,指似陽坡說種瓜",元代詩人筆下,連小朋友都懂得春日采椿的意趣。俗話說“春吃芽,夏吃瓜”,這帶著露水的香椿芽可是春季菜市場的搶手貨。眼下正是香椿冒尖的時節,菜市場里扎成小捆的椿芽青紫相間,可您知道嗎?同樣掛著露珠的香椿,有的鮮嫩得能掐出水,有的老得能當牙簽使。近日,香椿在廣州各大超市,菜市場上市,每斤價格要到一百多,附近街坊直接:“香椿含金了!”要是挑到老了,豈不是白白浪費錢。今兒菜衛衛就來教大家挑選香椿的五個小技巧,老板看到直呼是行家!一起來看看吧!
香椿芽堪稱野菜界的“營養模范生”,每百克嫩芽里藏著9.8克蛋白質,比常見綠葉菜高出兩三倍。要說它金貴在哪?維生素C含量足足是柑橘類水果的兩倍,鈣含量更是牛奶的1.5倍。老輩人常說“香椿炒雞蛋,給肉都不換”,說的就是這份時令鮮味里的滋補勁兒。
第一個,看顏色辨老嫩
在買香椿時,要是瞅見整把紫得發黑的香椿,可千萬別當寶貝。真正的好香椿得是紫紅頭綠尾巴,尖尖上帶點絳紫色,梗子透著嫩綠。這是因為嫩芽剛冒頭時攢著花青素顯紫色,長開了開始造葉綠素才變綠。那種半紫半綠的,正是掐尖采摘的好時候。要是整棵都發暗發褐,準是長老了,嚼起來跟啃樹皮似的。為啥這么說?香椿里的花青素遇光會變紅,嫩芽沒長開時顏色最鮮亮。
第二個,摸手感知鮮度
在買香椿時,可以伸手捏一捏香椿的梗子,好的香椿該像小蔥管似的直挺挺,葉片摸著緊繃繃的。要是摸著軟塌塌,葉尖往下耷拉,準是放了兩三天。你記住了,香椿這嬌貴貨,水分一跑就像曬蔫的菜葉子,炒出來發柴。
第三個,聞氣味斷品質
在買香椿時,可以湊近聞一聞香椿的味道,新鮮香椿該帶著雨后青草香,細聞還有股甜絲絲的味道,像是揉碎了的薄荷葉混著露水香。要是竄出酸味或者霉味,八成是捂壞了,這味道騙不了人,就跟新摘的茶葉和隔年陳茶似的,一聞見分曉。去年我們村二嬸子就因為貪便宜買了捆發酸的,焯水三遍還澀嘴,這教訓你得記著。
第四個,看根部猜來歷
在買香椿時,又得看一下香椿的根部,要是看見根部帶點濕泥的,多半是現摘現賣的。要是根須發白發干,保不齊是冷庫里凍過的陳貨,或者是泡過水的"洗澡菜"。你再看斷面,新鮮的斷口泛著水光,要是發黑發褐,那指定是放久了氧化了。
第五個,比長短選時節
老話說"寸金難買寸光陰",挑香椿也得看尺寸!最水靈的當屬10到15厘米的嫩尖兒,比成年人的手掌短一截。早春香椿金貴,挑10厘米左右的嫩尖;到了清明前后,選15厘米左右的嫩莖。教您個訣竅:指甲掐梗子,能輕松掐出印兒的正鮮嫩,掐著費勁的準長老了。您要是見著20厘米長的"大高個",葉子都支棱開了,炒著吃準塞牙,留著腌咸菜倒是合適。
香椿的保存方法:
剛摘的香椿嬌氣得很,教您兩個土法子:帶著晨露的香椿用芭蕉葉包裹,陰涼處能存兩天不蔫吧;要是碰上連陰天,把香椿芽插在清水瓶里,擺窗臺上竟能再長高一指。去年試過把焯水的香椿擰成麻花狀凍起來,冬至包餃子時化開,香味居然比新鮮的不差半分。
香椿烹飪技巧:
香椿好吃可別急著下鍋,老話說的“椿芽不過水,神仙也皺眉”。先把香椿放入滾水里燙十秒鐘,既去除了澀味,還能讓葉片更油亮。特別是涼拌吃法,焯過水的香椿拌豆腐,青白相間看著就清爽。你要是不相信,可以試試生熟各拌一盤,保管你吃過之后再也不省這道工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