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俄羅斯,拿捏烏克蘭,威脅歐洲,上任以來的特朗普可謂是大手筆不斷,圍繞著“帶領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不斷對外出擊。就在俄烏沖突大局已定之際,特朗普又盯準了新的目標,那就是中東地區美國的老對手伊朗。據央視新聞報道,特朗普日前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敦促伊朗就核問題與美國談判,否則可能面臨軍事行動。盡管伊朗國內的“改革派”勢力近年來頻頻對西方拋出橄欖枝,但面對特朗普此次“不和談那就開打”的威脅,哈梅內伊決定硬剛到底,他公開回應稱,絕不會接受“霸凌政府”的要求。
熟悉這個場景的網友一定發現,和特朗普1.0時代的臺詞幾乎一樣,時隔8年后,他再次以伊核談判為由頭對伊朗發出軍事威脅,不一樣的是,隨著美國和俄羅斯越走越近,歐洲此次沒有在美國身后搖旗吶喊。只不過,如今的伊朗內憂外患不斷,伊朗政府面臨巨大的壓力,此時特朗普出手,可以說讓伊朗進退兩難。因為遭遇美國的長期制裁,伊朗經濟發展舉步維艱,其支柱產業石油出口產業遭遇重創、在外匯嚴重不足的基礎上,伊朗國內通貨膨脹日益嚴重,貨幣里亞爾匯率跌破地板價。
數據顯示,2024年伊朗通脹率飆升至62%,食品價格同比上漲85%,真實貧困率達50%。 與此同時,在此前爆發的巴以沖突中,伊朗的一再忍讓與退縮,導致其中東戰局全面崩盤,其領導的“抵抗之弧”已經名存實亡,核心盟友敘利亞更是一夜變天,倒向了美以陣營。在如此困境下,隨著強硬派領導人萊希遇難,佩澤希齊揚上任后,一直尋求與西方和平對話,這讓已經80多歲的哈梅內伊越來越感受到力不從心。可以說,面對特朗普這場“極限施壓”的戲碼,哈梅內伊雖然態度強硬,但已經是強弩之末。
面對極度虛弱的伊朗,特朗普依然采取“先禮后兵”的政策,準備拿伊核協議作為施壓伊朗的借口。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協議。按照規定,自此伊朗承諾限制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制裁。只不過,在特朗普1.0時代,美國政府2018年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并重啟和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這就導致伊核協議成為一紙空文。
自2019年5月以來,隨著伊朗和美國的矛盾持續激化,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簡單來說,規矩是美國定的, 但也是由美國主動破壞的。如今美國反而興師問罪,這正驗證了那句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如今來看,哈梅內伊之所以敢繼續叫板特朗普,一方面是因為伊朗底子還在,依然擁有強大的軍力,另一方面在于一系列后手。以經濟來說,這是國家穩定和社會和諧的根基,雖說目前伊朗依然深受通貨膨脹困擾,但經濟依然在穩步回升。尤其是在“去美元化”浪潮下,伊朗的石油經濟依然保持著活力。
數據顯示,自2018年首次實施制裁時,伊朗石油日出口量曾驟降90%,如今卻憑借中國等新市場維持著100萬桶/日的生存線。伊朗通過“影子網絡”向印度等國輸送原油,2023年對華出口量更是同比增長37%。
在軍事領域,伊朗正加快部署“波斯灣”反艦導彈系統,再加上長期建設的地下導彈長城,以及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等盟友的支持,一旦開戰,伊朗依然具備反制中東美軍的能力。
此外,在伊核談判破裂后,伊朗的核武計劃一直在推進中。此前,伊朗外長 阿拉格齊已經放出狠話,要將伊朗鈾濃縮豐度提升至60%,這離武器級僅一步之遙。正如哈梅內伊所言,伊朗不會重復2015年伊核協議的錯誤,任何談判必須建立在尊重主權的基礎上。面對嚴陣以待,準備殊死一搏的伊朗,美國這回要是硬剛到底,必然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