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三大戰(zhàn)役最關鍵的一戰(zhàn),奠定了解放戰(zhàn)爭的基礎,為之后兩大戰(zhàn)役創(chuàng)造了條件,五十二天內,消滅了國民黨四個兵團,國民黨軍隊崩潰。
這場戰(zhàn)役解放了東北全境,是解放戰(zhàn)爭新的轉折點,遼沈戰(zhàn)役,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場戰(zhàn)役。
1948年,當時的我軍的東北野戰(zhàn)軍已經大約有70多萬人,其中包含12個縱隊,跟一個鐵道隊和一個炮兵部隊。而國民黨的軍隊當時有四個軍團,將近50萬人。
這場戰(zhàn)爭也是東北戰(zhàn)場解放軍唯一在人數上占據優(yōu)勢的一場戰(zhàn)役,不僅如此,國名黨這四個軍團,被我軍攔截在,長春,沈陽跟錦州,這三個地方,我軍的優(yōu)勢已經可以說是很明顯了。
縱觀全局來看,我軍當時除了東北戰(zhàn)場占優(yōu)勢外,在全國的各處戰(zhàn)場,都是不占優(yōu)勢的,這也使得當時在東北戰(zhàn)場的國民黨軍隊的勝利面很小,而面對這種局勢我軍所面臨的問題是該怎么打這場戰(zhàn)役。
當時毛主席就目前的局勢指出,假如打成了持久的戰(zhàn)斗,說以定當時虎視眈眈的美國就會發(fā)動進一步的行動。這當然也會使得當時的局面可能會出現兩個黨劃地,各管各的,這是外國那些人想看到的局面,而這個局面對人民來說也是最壞的局面。所以這場仗怎么打就成了關鍵。
1948年2月,毛主席指出戰(zhàn)略計劃,先將錦州給攻占下來,之后派部隊攔住敵軍,防止敵人的主力部隊撤回到關內,來一招關門打狗。
在毛主席提出這個計劃之后,過了兩個月,在東北戰(zhàn)場的全體高層,就給毛主席,發(fā)電說,經過他們的一致商量,最終決定放棄攻打錦州,先去打下長春,因為長春的地理位置良好,離北滿根據地相對較近,而且先攻打長春也方便兵力的集中,也方便進行支援。
在軍用物資補給方面也是不用擔心的,而且打贏的幾率也很大,而錦州的地理位置就有些險要了。
錦州的位置處在東北的咽喉,加上位置較窄,而它的東部是大海,它的西面則是內蒙古的大草原,假如這個時候去打錦州的話,那么在華北的傅作義跟在沈陽的國民黨軍隊,很有可能會同時發(fā)兵,對我軍進行包圍,這樣就使得我軍面臨腹背受敵的情況。
但當時的攻打錦州的也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因為東北等地的鐵路在當時算是較為發(fā)達的,這使得我軍能進行大規(guī)模的武器運輸,使得我軍在之后的戰(zhàn)斗也是帶來了優(yōu)勢。
但是問題來了,因為這條通往錦州的鐵路要經過彰武,而張武這個地方相當于是沈陽的家門口,如果這個時候進攻錦州的話,那么沈陽的國軍就會對這條路線進行攔截,在敵人的全力進攻下,還是有切斷這條路的能力的。
那么這個時候如果攻打錦州,再加上沒有打下來彰武的話,再沒有鐵路運輸,我軍將面臨一個被動的局面,導致我軍的炮火補給不上,那么就更不可能攻下錦州了,這也會讓我軍面臨被困。
因為沒有鐵路的想短時間的撤離,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我軍方面繞道而行,那么那些重型的火炮,恐怕也是帶不回來了。
這些火炮可是東北野戰(zhàn)軍耗了三年才攢下來的,那可是東野的全部家當,當然也是當時我軍的大部分家當,如果丟了的話,我軍的火力將會遭到重創(chuàng),所以攻打錦州暫時不行,雖說攻打錦州帶來的利益很大,但是也伴隨著大量的危險。
這兩個計劃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面對這種情況,毛主席指出不應該將傅作義看得太過于嚴重,因為毛主席深謀遠慮的已經考慮到了,就算傅作義出兵,也不會出全力。但是毛主席還是同意先攻打長春的計劃,因為前線的戰(zhàn)斗只有主帥最了解,所以毛主席給了在東北戰(zhàn)場的高層們足夠多的自主權。
之后林彪出兵長春,而在沈陽方面,衛(wèi)立煌則出兵增援,而衛(wèi)立煌這個人是在1948年初接替的陳誠,在1947年陳誠就把東北的局勢弄得一團糟,所以在衛(wèi)立煌剛上任,老蔣這方面就開始催,讓他趕緊將沈陽到錦州的線給打通,早點退到錦州放棄沈陽,這樣的話,面對東北的局勢國軍方面還能做到能退能進的局面。
而長春的十多萬人馬就用來牽制住我軍的前進,讓國軍的主力部隊進行撤退,屬于棄車保帥。但是衛(wèi)立煌這個人一直認為自己的部隊出城跟我軍打仗必敗,所以一直在避開跟我軍的戰(zhàn)斗,堅持自己的想法,這也使得國軍地戰(zhàn)場時機被延誤。而老蔣這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小老弟安全撤退才讓衛(wèi)立煌頂上的,但是衛(wèi)立煌有自己的想法,守城。
當時駐守長春的鄭國棟的手里有十萬兵力,沈陽方面則是衛(wèi)立煌跟廖耀湘駐守的,手底下有20多個師總共大約30多萬的兵力,防守錦州的是范漢杰的14個師團,大約15萬人。
林彪這邊攻打長春的時候,選擇的打法就是困住他們。在1948年5月24號,在兩個縱隊跟一個師的配合下,攻下了當時守在長春的機場的56師,這也切斷了外界跟長春的唯一聯系,我軍的這場戰(zhàn)斗雖然打贏了,但是林彪卻開心不起來,因為經過這場戰(zhàn)斗,林彪看出了國軍守軍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打。
在沈陽這一邊,衛(wèi)立煌跟廖耀湘通過分析,看出來了林彪想借著圍城的幌子來打擊消滅過去救援的軍隊,所以他們并沒有一開始就支援長春,這之后,戰(zhàn)場局勢一直處于僵持的狀態(tài),面對這種局勢,林彪也只能下令讓前線的攻城的戰(zhàn)士們暫停攻擊。
隨著東北局勢的變換,老蔣也頭疼不已,但是令老蔣最頭疼的是,國民黨政府,在當時內部出現了經濟危機,國民黨的管控區(qū)經濟在不斷的惡化,之后老蔣就派人去上海進行整頓,而他自己則是把心一直放在戰(zhàn)場上。
一場革命也因此開始了。在長春戰(zhàn)場出現僵持之后,林彪也是選擇按照中央反面的指示,開始行動,在南下到北寧縣,隨后兵指錦州。而這也讓東北戰(zhàn)場的大決戰(zhàn)開始了。
1948年九月,遼沈戰(zhàn)役的開端在林彪劍指錦州的時候展開了,林彪當時命令一部分人馬,對長春的國軍進行牽制,而大部隊就開始了南下。
這個時候的國民黨軍隊還沒有一套統一的作戰(zhàn)計劃,而且衛(wèi)立煌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選擇在沈陽,長春,錦州固守。但是面對衛(wèi)立煌的策略,老蔣明顯的不滿意。
于是老蔣親自選擇到沈陽進行指揮,老蔣也看出了錦州這個關鍵的地方,于是就派衛(wèi)立煌從沈陽出發(fā)往西對林彪進行打擊,同時還讓在華北的部隊從葫蘆島上岸,在東邊發(fā)起進攻,讓林彪的部隊處于東西兩面夾擊的危險境地。
當林彪得知這一消息后,經過一番的謀劃,立即便做出了反應,他決定再掉頭去攻打長春。就連提議的報告都已經發(fā)出去了。中央這邊,當毛主席接到林彪的請示時,他跟周總理一致地都認為,林彪此舉簡直就是在胡鬧。
毛主席甚至都想親自去前線戰(zhàn)場指揮作戰(zhàn)了,事后毛主席給林彪回電,讓林彪在十天之內把錦州給打下來。林彪這邊,在前進了一段時間,他們停在了張武,高層們選擇分析時下的局勢,現在我軍的部隊已經在錦州的外圍形成了陣勢。
而且一部分小規(guī)模的戰(zhàn)斗已經開始了,現在卻要對長春再次發(fā)起進攻,這不僅軍委方面 不同意,就連將士們的士氣也會受到打擊。加上路上沒有易守難攻的地方進行防守,而且敵人強大的兵團靠一個縱隊也難以阻攔,所以他們都沒有打勝的把握。
這個時候一名高層提出自己的意見,他提出應該將圍困沈陽,長春的大部隊調過來,但是面對這個提議林彪卻感覺不妥,因為,圍困長春的友軍如果對撤走,那么不用想,在長春的國軍將會借機突圍到沈陽,那么廖耀湘的部隊將會沒有了煩惱,直接從西邊向林彪挺進,如果這個時候還是攻不下錦州的話,那么敵軍的夾擊攻勢就完成了。
而這個時候選擇的權利,落到了林彪的頭上,面對這種情況,即使是林彪,都陷入了兩難之地。錦州在當時是東北戰(zhàn)場的關鍵點,東北戰(zhàn)場的局勢也是事關全國戰(zhàn)場的,所以,雖然危險,但是該冒險的時候也不能不冒。在林彪的一番心理博弈后,于是決定了之后的戰(zhàn)斗部署。
大老遠的來了,不打都有些說不過去了,所以在林彪這邊準備完之后就給中央方面發(fā)了報告,隨著火車的響起,遼沈戰(zhàn)役正式開始。
在塔山的防御線上,我軍正在加快對防御工事的搭建,而當地的老百姓在得知后,都拿在各種東西來幫助我軍進行防御工事的搭建,這就跟國軍方面形成鮮明的對比,國民黨軍隊都是通過抓的勞工來進行的,我軍這方面完全就是老百姓們自發(fā)的行為。由此可見我軍深受民眾的喜歡。
時間來到10月份,敵人開始對我軍的塔山防御線進行炮火的轟炸,一番的炮擊之下,我軍剛搭建好沒多久的工事就被破壞了,當敵人的炮火完成一輪打擊后,敵軍的部隊開始向我軍的陣地壓近,我軍的戰(zhàn)士在炮火過去后就迅速的進入陣地之中,敵人的攻勢也是非常的緊密,接連不斷的對我軍的陣地發(fā)起進攻,塔山阻擊戰(zhàn)打響。
廖耀湘的部隊在到達我軍的東面的清明河就沒有再前進了。葫蘆島這處地方也發(fā)成了激烈的戰(zhàn)斗,葫蘆島的戰(zhàn)斗,國軍異常的兇猛,因為這場戰(zhàn)斗的可是有老蔣在一旁督戰(zhàn)的。
因為國軍的向西前進的不敵沒有動,這讓林彪抓住了機會,于是他派第二,三縱隊對國軍在錦州外圍的防線進行解決。錦州的戰(zhàn)場必須速戰(zhàn)速決。
配水池,位于錦州城北,地勢居高,是錦州的一處重要外圍防御線之一,而且此地易守難攻,在此處也能看見整個錦州城,當然國軍也在這上面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國民黨軍隊派幾年以上的老兵進行駐守。
這次攻打配水池的任務落到了趙興元所帶領的營地頭上。因為配水池易守難攻,所以也遭到了敵人猛烈的反擊,但是在戰(zhàn)士們浴血奮戰(zhàn)十多個小時后,還是被我軍給攻占了。
而攻打這里的一個營傷亡人數達到了600多人。配水池雖然讓我軍給攻下了,但是一部分戰(zhàn)士永遠地留在了那里。這次戰(zhàn)斗的勝利,也使得錦州城的北邊被打開。
塔山上的戰(zhàn)斗還在繼續(xù),因為塔山戰(zhàn)役關乎著整個戰(zhàn)場的局勢,這一戰(zhàn)至關重要。塔山的上空有敵人的飛機對我軍進行轟炸,還有海上的艦隊也對向著我軍陣地開火,連番的攻擊下,連土地都被翻了幾番。
國軍為了攻下塔山,甚至讓他們的精英部隊95師,對我軍發(fā)起沖鋒,這個號稱沒有他們攻不下的陣地的95師,在之后直接選擇全體沖鋒我軍陣地,但是他們面對的是我軍的東北野戰(zhàn)軍第四縱隊,這個隊伍有著東野五虎的稱號。
所以在我軍的戰(zhàn)士的堅守反擊下,使得國軍的腳步沒有前幾半步。之后在經歷了兩天大大小小的進攻后,國軍的95師傷亡大半人,最終只剩大約三個營的戰(zhàn)斗力,選擇敗走。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林彪這邊卻接到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彰武等地被廖耀湘的西進部隊占領了,這個消息帶來的后果就是,我軍的后勤補給線被國軍給切斷了。距離總共的時間也是所剩無幾,所以必須要打下錦州,速戰(zhàn)速決。
在1948年10月14號,在錦州的城外帽兒山,我軍的數千門火炮幾乎在同一時間內向著敵人的戰(zhàn)線發(fā)起進攻,這是我軍第一次在戰(zhàn)斗開始前使用如此大規(guī)模的火炮,在錦州城外的國軍陣地被炮火所覆蓋,隨著炮火不斷的覆蓋打擊后,我軍的沖鋒號響起了,我軍的部隊開始朝著國軍的突破口,沖去。
最激烈的戰(zhàn)斗發(fā)生在錦州城城北,因為這里是我軍的主力部隊,面對靠著城墻掩護的國軍,我軍必須盡快打開一道突破口,否則我軍的傷亡將會加大。
這個關鍵的時刻,我軍一名戰(zhàn)士用敵人放棄的大炮,朝著城墻一處開炮,炸開了城墻的一角,緊接著大量的我軍戰(zhàn)士開始向城內涌去。
而范漢杰這個時候內心極為復雜,大勢已去,因為當時在進攻塔山的國軍部隊距離他們就只有30多公里,但是他們就是沒有過來援助,而且廖耀湘的部隊,在彰武滯留了一個多星期也不趕過來幫忙,各打各的。歷時一天半,我軍成功拿下錦州,并且俘虜了范漢杰這個國軍在東北的副司令,15號錦州解放。
在錦州這邊打得正猛烈的時候,老蔣已經再次回到了沈陽,并且這次還讓杜聿明調來過來掌管局勢,想靠杜聿明來改變東北戰(zhàn)場的局勢。但是在老蔣忙著準備后續(xù)計劃的時候,老家方面出現了問題,因為當時老蔣派人整頓經濟,而接這個任務的人是蔣經國。
蔣經國的整頓使得上海某些人的利益受到損失,所以他們放出話,將反抗到底。面對這種情況,老蔣無奈只能選擇將東北戰(zhàn)場交給杜聿明,而自己則要回去處理爛攤子。
杜聿明找到廖耀湘詢問他的看法,廖耀湘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的,一,選擇聽從衛(wèi)立煌的,撤回沈陽,二,服從指揮,向錦州繼續(xù)前進,三,就是從大虎山,黑山向南邊撤退到營口。這第三點,跟杜聿明想的一樣,所以他們就決定選擇這個計劃,于是他們在經過一番的布置后,就派人向大虎山,黑山進發(fā),到了營口背靠大海,進可攻退可守。
而長春已經被我軍圍困了七個多月的時間,在缺糧跟加上被拋棄的精神壓力下,在我軍的勸導下,選擇投降,10月21日長春解放。
廖耀湘的兵團已經到了黑山,黑山阻擊戰(zhàn)開始,守山的是第十縱隊,這場戰(zhàn)斗打得非常慘烈,其中101高地爭奪戰(zhàn)的戰(zhàn)士們,直到只剩最后一個人依然堅守著陣地。
林彪也猜到了,黑山只是給廖耀湘大部隊撤退到營口打掩護用的。所以林彪選擇讓一個師直接前往營口,我軍在錦州方面的部隊,稍作休整后就開始向兩邊秘密前進包圍國軍,而堅守黑山等地的戰(zhàn)士依然在堅守。
在第十縱的堅守下拖住了五天的時間,給獨二師切斷了國軍退到營口的退路,也給我軍主力帶來了包圍的時間。
衛(wèi)立煌想讓廖耀湘退回沈陽,老蔣想讓他奪回錦州,而他自己想退到營口,在他選擇之際,他本人遭到我軍突襲。事后他選擇同意衛(wèi)立煌的建議,退回沈陽。
在慌亂下,廖耀湘也顧不上管部隊的陣型,開始撤退,我軍也展開了追擊模式,在面對一心只想跑的國軍,我軍在胡家窩棚北邊大約120平方公里的地域內對廖耀湘的軍隊展開圍攻,遼西大會戰(zhàn)開始。
到了10月28號,我軍全殲敵人12個師,大約10萬人,國軍的五大主力,新一軍跟新六軍就在其中。國軍在東北的戰(zhàn)略部署大勢已去,衛(wèi)立煌還是被老蔣派專機接走的。1948年11月2號,沈陽解放。緊接著國軍相繼退出東北,東北全境解放。
歷時52天的遼沈戰(zhàn)役中,我軍傷亡將近7萬人,剿滅了國民黨近47萬人。也因此使得我軍總兵力超過國民黨軍隊。毛主席表示原本猜測的五年打倒國民黨政府,現如今看來,大概再有個一年多的時間就有可能實現了。
戰(zhàn)爭是殘酷的,勝利是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最后,向所有為中國解放事業(yè)獻出生命的英雄們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