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末,年已古稀的安徽舒城人胡其昌不經意地拿起了一份報紙,報紙上報道的是中共地下黨的相關消息。
當他的眼睛掃過該報道的一行備注時,他整個人都怔住了。那一刻,胡其昌有些難以置信地盯著那行字,為了確定自己沒有看錯,他還特地小聲地念了一遍:“胡底又名胡百昌,是安徽舒城人”。放下報紙的瞬間,胡其昌的眼淚也跟著下來了,此時他才知道:原來,自己所看報道中的烈士“胡底”,竟是自己失蹤半個世紀的親哥哥胡百昌。
為了進一步確認,胡其昌趕忙給這篇文章的作者錢江寫了一封長信。錢江是此前與胡底、李克農同被稱為“龍潭三杰”的錢壯飛之子,他看到信后飛速給他們回了信。在信里,錢江將他所了解到的胡底的消息告知了胡其昌,之后,在錢江的幫助下,胡底家人的消息被傳到了中央有關部門。1981年11月,胡底被追認為革命烈士。隨后,一張寫著“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烈屬光榮證,掛到了舒城縣新街鄉松元村胡家老宅的堂屋。也是直到這一刻,烈士胡底的故事才完全為世人知曉。
1905年,胡底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父母將他送到學校,當時是五四革命掀起浪潮,14歲的他受到新思想的洗禮,便想要去洋學堂學習更多先進文化,前往私立植民小學就讀。憑借年級第三的成績考上安徽省立第二中學,在此迷上了音樂,學會不少樂器,榮獲“舒城才子”之名。18歲考上北平的中國大學,選了國文系。機緣巧合下結識了李大釗先生,受到大釗先生的影響,胡底成為一名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進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大學期間,在同學吳鹿鳴的介紹下,胡底與后來也成為中共特工的錢壯飛相識了。當時,錢壯飛和女友張振華在北京醫學專科學校讀書,婚后住在了北京西城。胡底經常去他家里做客,相同的革命理想讓兩人成為肝膽相照的摯友。
1925年,20歲的胡底同錢壯飛夫婦一同加入了共產黨,一起投身革命。1927年,北洋軍閥張作霖舉起了反革命屠刀。因“八一三慘案”隱藏在蘇聯駐華大使館的李大釗被逮捕。在獄中,李大釗堅貞不屈,4月28日英勇就義。此時的北京城已經被白色恐怖所籠罩。活躍在革命戰線的胡底、錢壯飛等人也被列入通緝“黑名單”。后來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兩人隱姓埋名,先后轉移到了上海。
1927年底,一艘從北方駛來的輪船停泊在了上海碼頭,從船上下來一位衣著考究、老板模樣的人,這正是剛剛完成喬裝打扮從北京脫險的胡底。陌生的城市,又與黨組織失去聯絡,未來又該何去何從呢?
當時的上海正是電影產業的繁榮期,各種武俠電影頗為流行。胡底決定先找家電影廠應聘演員,以此來掩護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很快胡底憑借俊逸瀟灑的外表、扎實的演技,迅速在上海影視圈創出一片天地,先后拍攝了《盤絲洞》、《昆侖大盜》等電影,在風起云涌的上海灘,成為一名喻戶曉的影視明星,被譽為“東方范朋克”。
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上海的地下工作變得極為危險。為了保護黨中央,周恩來在上海組建了中央特科,由陳賡擔任情報科科長。
1928年7月,胡底與黨組織接上關系,并且很快就和錢壯飛一起加入了中央情報科。在周恩來的安排下,他繼續以演員身份為掩護,暗中打探情報。憑借在上海影壇的地位,胡底可以輕松出入國民黨高官舉辦的酒會,以此獲得了不少政界大佬的信任。就這樣,被中央特科安排到“臺前”的胡底,為黨組織獲取了大量一手情報。
1929年冬季的一天,正在片場拍戲的胡底,見到了時任上海滬中區宣傳委員的李克農。李克農是胡底的老鄉,他在中共革命陣營的大名,胡底早有耳聞。共同的革命理想,讓兩人很快熟絡了起來。就這樣,三個擔負相同使命的紅色特工聚到了一起,成為了日后令國民黨聞風喪膽的“龍潭三杰”。
此時的錢壯飛在上海電訊管理處工作,這里實際上是國民黨的特務機構。不久前,錢壯飛的頂頭上司、管理處處長徐恩曾高升為國民黨中組部黨務調查科長,要去南京履職。臨上任前,徐恩曾想物色個得力手下一起過去,他第一個就想到了電訊處秘書錢壯飛。在南京,陳立夫、徐恩曾打算籌建一個秘密指揮機關——黨務調查科,統一指揮全國特務行動。這件事的具體執行,落到了擔任機要秘書的錢壯飛頭上。很快,錢壯飛便將胡底拉進了南京的黨務調查科。胡底又推薦自己的安徽老鄉李克農打入國民政府上海電訊處,擔任廣播新聞編輯。
由于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彼此之間勾心斗角、紛爭不斷。所以黨務調查科的任務非常繁重:一方面,要建立秘密機關,偵察共產黨和反蔣派系的情報;另一方面,要建立秘密電臺,指揮全國特務機構和數十萬特工。奉徐恩曾的命令,胡底、錢壯飛等人在南京中央飯店四樓設立了“長江通訊社”,錢壯飛為社長、胡底為編輯。可令徐恩曾沒有想到的是,新成立的這個特務指揮機構卻成為了中共秘密情報機關。
期間,徐恩曾調任浙江省政府建設廳長,去杭州赴任時將胡底帶在了身邊。在杭州的時候,胡底的父親帶著老家的未婚妻找上了門,要兩人趕緊完婚,別耽誤了人家女孩。但胡底心里很清楚,自己的特工身份一旦暴露必然會連累女孩。于是,他找了個借口,說自己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家庭,把這事推了回去。令人感慨的是,直到他在長征時遇害那一刻,他仍是孑然一身。
1930年冬天,胡底調任到天津的“長城通訊社”,擔任社長一職。長城通訊社是國民黨特務機關在天津的最高情報機構,憑借著處事圓滑,長袖善舞,胡底很快便在天津站穩了腳跟。就這樣,胡底掌握了國民黨天津最高情報機關,錢壯飛掌握了南京情報機關,李克農則潛伏在上海情報機關。此時的龍潭三杰,就如同三把鋼刃一般插在了國民黨的心臟上。每次有天津和南京方面的機密情報時,胡底都會和錢壯飛兩人以密碼的形式發給在上海的李克農,再由李克農轉交給黨中央。
1930年初,因為國民黨內部派系之間的沖突,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爆發了軍閥混戰,雙方打得難解難分,誰也奈何不了誰。這時候,戰爭的勝負便取決于手握30萬東北軍的張學良。因此,獲取張學良的情報就顯得極為重要。錢壯飛主動向徐恩曾請纓,叫上在天津的胡底,一同前往沈陽。表面上是為國民黨打探情報,可實際上真實情報都轉交給了在上海的中共黨中央。
1930年底到1931年初,剛結束中原大戰的蔣介石調轉槍頭,對中共革命根據地進行軍事“圍剿”。時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的陳立夫將作戰方案和兵力部署情況交給了徐恩曾。從徐恩曾那里探聽到情報后,胡底和錢壯飛等人又及時將它報告給黨中央,為粉碎蔣介石的“圍剿”立下大功。
1931年4月,共產黨員顧順章在漢口被捕,很快叛變。顧順章是掌握中央特科核心機密的中共領導人,一旦叛變整個地下黨組織便陷入極度危險當中。一收到顧順章叛變的消息,李克農就給身處天津的胡底發去了密電:“胡底,克潮病篤”。克是指李克農,潮是指錢壯飛,因為他還有個名字叫錢潮。病篤的意思是情況不好,抓緊撤離,收到密電的胡底連夜離開天津。
1931年8月的一天,在上海一處行人稀少的街道上,一個戴著墨鏡、留著絡腮胡子的行人匆匆而過。此人正是喬裝打扮的胡底,原來,在周恩來的安排下,離開天津的他又悄悄回到了上海。在上海的隱藏點,胡底還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李克農和錢壯飛,隱蔽戰線上的三杰再次走到了一起。為了保護胡底等人的安全,1931年底,周恩來利用各種渠道將他們安全轉移到了中央蘇區根據地——江西瑞金。在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胡底被任命為政治保衛局執行部科長,同時負責文化宣傳工作。
1931年底,國民黨第26路軍17000多人在共產黨員、參謀長趙博生的領導下起義,宣布加入紅軍。但這支部隊畢竟是國民黨出身,需要將黨的思想政策向他們宣貫。黨中央決定組建宣傳隊,多才多藝的胡底是當仁不讓的主力。到達26路軍軍部后,胡底不負所望,編排了一出戲,名字就叫做《為誰犧牲》,極大推動了部隊的思想教育工作,26路軍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順利改編為工農紅軍第五軍團。
1934年,紅軍踏上長征,胡底擔任偵查科長,負責收集情報,保證大部隊安全,第二年,部隊行軍云南,胡底帶領戰士去尋找情報,憑借著自己優秀的才能,抓獲了國民黨,知曉情報,繳獲國民黨很多物資,其中尤為重要的是云南地圖,他將這些重要物資都送到周總理手中,為黨組織逃出敵人的包圍圈做出巨大貢獻。
1935年,胡底被分配到左路軍,張國燾是領導,他仗著自己人多武器多不聽黨中央的安排,拒絕北上。胡底對他說過諷刺他的俏皮話,他懷恨在心。就將莫須有的罪名“日軍奸細”安在胡底身上,摘下胡底的職位,還克扣口糧。他經常挨餓受辱,這年九月,他已被折磨得走不動路了,張國燾聽說他的情況,無情地下令部下把他處理掉。在當天夜里,胡底被幾個冷酷的”紅軍戰士“套索活活勒死埋在了荒野河溝邊。就此,我黨隱蔽戰線上的一代傳奇就此隕滅。胡底的工作,曾受周恩來的高度評價,稱贊:李克農、錢壯飛、胡底為我黨我軍革命初期白區情報戰線上的“三杰”。而胡底是“三杰”中年齡最小的“一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