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中心成功完成一例跨學科聯合手術,為一位病情復雜的老年患者帶來了新生。
病情復雜,七旬老人心肺都需手術
來自宿遷的裘老先生(化名)今年73歲,因日常活動后經常出現胸悶氣短的癥狀而備受困擾。在家人的陪同下,他前往當地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包括心超、CTA和胸部CT,醫生們發現裘老先生的病情遠比想象中復雜:他的主動脈瓣存在狹窄且關閉不全的問題,升主動脈增寬,同時肺部還存在較大的結節。這一系列檢查結果讓裘老先生和家人倍感擔憂,他們急需找到一家能夠全面處理這些復雜病情的醫療機構。
經過多方打聽和比較,裘老先生最終選擇了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中心。該中心以其高超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在業內享有盛譽,尤其是在處理復雜心血管疾病方面更是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經驗。
精心準備,跨學科會診定方案
裘老先生入院后,心血管中心立即行動起來。為了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心血管中心聯合胸外科李亞東主任、麻醉科姚昊主任及手術室團隊,進行了多學科會診(MDT)。在充分討論和評估后,醫療團隊決定為裘老先生實施一項高難度聯合手術——“主動脈瓣置換術+升主動脈部分切除伴人工血管置換術聯合胸腔鏡下肺楔形切除術”。
然而,手術并非易事,面臨著諸多技術難點。心臟與胸科手術需要同期進行,術中需兼顧體外循環管理、出血控制及多器官功能保護,這無疑增加了手術的復雜性和風險。心臟手術常需開胸,而肺葉切除多采用腔鏡微創技術,如何整合不同術式的操作路徑成為一大挑戰。術后恢復也存在矛盾,心臟術后需抗凝治療,而肺部手術則需預防出血,如何精準平衡治療方案成為關鍵。
聯合手術,一次手術解決多種病癥
手術當天,整個醫療團隊嚴陣以待。在麻醉團隊的精心配合下,裘老先生被平穩地送入了手術室。手術過程中,心臟團隊與胸外科團隊緊密協作,先以側臥位為裘老先生進行了“微創胸腔鏡下肺楔形切除術”,成功切除肺部結節。隨后,團隊小心更換體位,心血管團隊接力完成“主動脈瓣置換和升主動脈部分切除伴人工血管置換術”。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醫療團隊充分利用腔鏡視野精細化處理血管與病灶,有效減少了術式切換帶來的風險。
術后,醫療團隊結合呼吸訓練與心肺功能監測,加速裘老先生的恢復進程。此外,還個性化制定了抗凝方案,并聯合抗生素預防感染,確保多器官術后安全。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裘老先生20天后順利出院。
心血管中心於文達副主任醫師(左二)為患者手術
成功多例,同期聯合手術更省心
聯合手術避免了分次治療的漫長周期,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和費用,微創技術的應用更是減少了患者的疼痛和并發癥,提高了生活質量。從學科發展的角度來看,該類手術的普遍成功推動了跨學科融合,促進了技術創新與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
近半年來,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中心已經與胸外科、生殖婦產中心等科室成功完成多例高難度同期聯合手術。南醫大二附院院長、心血管中心主任李慶國教授表示:“此類聯合手術的成功源于多學科團隊的默契配合。未來,我們將繼續推進MDT模式的深度融合,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療方案。”
胸外科李亞東主任(左二)為患者手術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跨學科合作的不斷加強,南醫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將繼續站在醫療技術的前沿,為更多患者帶來健康和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