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開春,肥料行業展現出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隨著氣溫逐步回升,春耕備肥工作有序推進,肥料市場需求持續升溫,為行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近期,尿素和氯化鉀價格顯著上漲,直觀反映出春耕備肥需求對化肥市場的強大拉動作用。在尿素領域,由于市場長期處于低迷狀態,業內利潤微薄,開工率維持在較低水平。但隨著國內采購需求的修復,以及印度新一輪招標消息的刺激,尿素的期貨和現貨市場交易活躍。而在鉀肥方面,盡管國內開工率有所提升,但整體供應依舊偏緊,進口貨源有限,貿易商普遍存在惜售心理。
據國際肥料工業協會(IFA)預測,2025 年全球化肥消費量將創歷史新高。預計全年化肥消費量將增長 2.2%,總量達到 2.05 億噸,其中氧化鉀(K?O)消費量預計達 4100 萬噸,相較于 2020 年的高點,增幅為 1%。自 2023 年年中以來,不同肥料品種的可負擔性出現明顯分化,鉀肥和氮肥相較于作物價格更具吸引力,可負擔性增強,這將進一步推動鉀肥消費增長。尤其是東亞地區的棕櫚油生產國,有望引領全球鉀肥消費復蘇。預計 2023 - 2025 年,全球鉀肥消費增長的一半將來自東亞,其中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兩大棕櫚油生產國貢獻 54%。2024 年,受益于棕櫚油價格上漲以及氯化鉀價格下跌,兩國鉀肥消費量增加 80 萬噸,同比增長 34%,盡管預計 2025 年增速將有所放緩,但消費量仍將保持增長。
從國內來看,我國作為肥料生產和消費大國,在產業結構調整與創新發展方面持續發力。長期以來,我國化肥生產結構中,氮肥占比高達 73%,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的 60%,而鉀肥占比僅 5%,遠低于國際水平的 17%。不過,近年來隨著對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視,新型肥料發展迅速。在 “化肥使用量零增長” 的政策背景下,2023 年新型肥料施用量實現近三年同比最高增長。大量基礎肥料企業憑借資源和成本優勢進軍新型肥料領域,不僅增加了市場供應,還顯著降低了新型肥料價格,加速其從經濟作物向大田作物推廣應用。
展望未來,肥料行業將在需求增長與創新驅動下持續發展。一方面,春耕等農業生產活動對肥料的剛性需求,以及全球農業對化肥可負擔性提升帶來的消費增長,將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另一方面,隨著行業不斷向綠色、高效、多功能方向轉型升級,新型肥料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企業在產品創新、農化服務專業化和標準化等方面的投入,也將進一步提升行業競爭力,助力肥料行業在 2025 年書寫新的發展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