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多家媒體報道,某大企業整頓“違規招聘”,多名產品線負責人被開除
,據報道,該公司發現,在招聘非雇員過程中,多名產品線負責人存在自身參與替考、安排別人代考、向候選人泄題等違規行為;亦有多人存在通過出賣公司信息資產獲利的情況,因此,對涉事人員予以開除,并要求其退回非法獲利、賠償公司損失。
01.“非雇員”能招聘嗎?
這個新聞,有兩個關鍵詞最印人關注——一是“招聘”,二是“非雇員”。
按照這個通報文件的解釋,非雇員是公司多元化用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就是人力資源外包,也就是企業為了降低人力成本,實現效率最大化,將人力資源事務中非核心部分的工作全部或部分委托人才服務專業機構管(辦)理。目前,很多大企業,包括國央企都有這種多元化用工制度,有些國央企會在幾年后對符合公司標準的員工轉入公司。
不過,無論如何,這些人都是要招聘的,用工公司都會負責篩選把關,這就給那些招聘舞弊產業鏈一定的空間,畢竟,不是關鍵崗位不可替代人才,所以,肯定競爭激烈,這種情況下,找負責招聘的走后門,或者讓招聘負責人幫著舞弊,最終拿到結果,就有了很大空間。
這不是某一個公司要面對的問題,而是,越優秀的公司,越需要直面的問題。
02.一言難盡的招聘“內推”制度
當工業化培養出來人才,面對大公司、好公司招聘機會時,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
同樣,招聘企業面對這些工業化培養出的人才,選拔篩選成本也非常高。
于是,就有了“內推”制度,也就是企業員工推薦自己認識的、經考察認為適合本公司的人才,直接推薦給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最有意義的內推,是聽說自己認識的某人才要從上家公司辭職,也可以直接推薦給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對于人才最貴的21世紀,這種情況,無疑是讓人力資源部門撿了個大漏,比花大錢去挖人性價比要高得多,而且,推薦者還起到了中間人作用,所以,很多大公司員工都有內推名額甚至內推任務,內推成功入職,還有獎金。
當然,明眼人也能看出來這里面的“商機”,這本質是違法或者違紀的黑產——比如,與外人合作推薦入職騙取獎金后,辭職,這屬于詐騙行業的仙人跳,再比如,幫不適合的應聘者作假,里應外合協助入職,這種算情節輕的,還有就是整天打著有內推名額的旗號騙吃騙喝騙感情騙一切的,也比比皆是。
本來很優秀的推薦制度,生生被這些人搞得烏煙瘴氣,因此,只能說,一言難盡的內推制度。
03.企業招聘舞弊產業鏈為什么會被曝出?
敢于公開處理招聘舞弊產業鏈上的員工,對很多企業都是屬于自曝家丑,然而,這家丑不曝,偷偷處理,就無法起到殺一儆百的威懾作用,而家丑外曝,就會成為企業永遠摸不去一個污點。
這些年 ,很多大企業都曾自曝家丑,而且,目前是以年為時間段,每年都會自曝。據統計,2024年以來,抖音、騰訊、美團等頭部互聯網企業均發布了反舞弊通報,涉及數百名員工觸犯廉潔紅線被辭退、多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再看過去五年間,常見的互聯網大廠腐敗舞弊行為還包括:嚴重違反公司規定/觸犯公司高壓線、片區公司欠款/違規套取工資、偷逃稅、挪用公款、偽造文書、詐騙、泄露商業秘密、非法經營等。
而在過去五年,互聯網行業曝光的受賄案例中,高頻發生腐敗、舞弊的主要為商務和采購崗位。2022年的報告還顯示,互聯網行業腐敗舞弊案中的常見的四大崗位包括商務拓展、采購、銷售、運營,這也是歷年來“爆雷”最為頻繁的崗位。
而此次招聘舞弊,意味著每個員工都有腐敗機會,而這機會,還不得不繼續下去,這里面的漏洞,恐怕與第三方人力資源機構未獲得充分授權有關,既然招聘非雇員,那就是可以替代性高的員工,如果把競爭留給人力資源機構們,成為每個人力資源外包機構品質品牌的比拼,招聘企業敢放手,結果,反而會減少舞弊機會。
希望大公司引以為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