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的歸電商,內容的歸內容。
作者 | 邵樂樂(上海)
有過十年電商廣告和社媒廣告經驗的資深從業者Ben向《窄播》分享了一個購物經歷:他在小紅書偶然刷到了影視演員于榮光的衍生手辦「一個月才幾百塊,你玩什么命啊」,又去淘寶比了比價格確認沒有溢價,出于支持小紅書的心態,下單購買了這個小物件。
「我不清楚究竟是什么瀏覽行為觸發了系統的推薦,但抖音和淘寶確實很少給我做類似推薦。」Ben補充說。
在他看來,交易導向和效率導向的平臺,更傾向于做收斂推薦,因為能帶來更好的交易轉化,例如淘寶更傾向于推薦用戶搜過、瀏覽過或者加購過的商品,抖音則更傾向于推薦大眾屬性更強的新奇特產品或全網爆品。但種草導向的平臺,或者說社區的推薦邏輯,更加發散。
發散多元,內容激發,去中心化,也恰恰是種草本身區別于其他廣告形態的核心特征。
Ben自己有近十年的從業經歷,加上對于營銷理論、品牌理論和計算廣告的系統學習,近兩年他一直在試圖沉淀一套基于中國電商、消費和傳播環境的營銷框架。
比如,他個人對于效果廣告、品牌廣告及其分支種草廣告的界定,就非常清晰至簡:所有講「我牛、我好、我不同」的廣告,都可以歸結為品牌廣告;所有講「我便宜」的廣告,就是典型的效果廣告。而在品牌廣告的矩陣里,如果是由「用戶」來講「你牛、你不同」的,就是典型的種草廣告。
多數互聯網平臺其實是效果廣告的擁躉。效果廣告的計算邏輯在于,如何能在單位時間內,將一份流量的變現價值變得更大。
而效率最大化的方法,永遠會隨著人口、技術、需求的變化,不斷波動和流動,流量平臺的商業化重點也會隨之調整遷移。電商高速增長期,閉環電商廣告的變現效率是最高的,但也更適用于標品爆品。但電商變成存量競爭之后,下載廣告、本地生活廣告、游戲甚至是短劇充值,都會成為變現效率的更好選擇。
回到互聯網廣告的最大富礦——閉環電商的語境里,極致的效果廣告,甚至可以繞過品牌,直接完成人和貨的高效匹配,導向的是白牌的勝利。尤其是在中國供給已經過剩到,不需要品牌的質量背書,也能依靠拼多多或抖音電商的推薦,完成人和貨的高效匹配。用Ben的話來說,「我便宜」,就是效率最高的催單神器。
這也是抖音電商和拼多多電商生態會誕生大量白牌的原因。抖音電商廈門等流量幫的操作邏輯就是,用100個平替品反復測試,留下能夠擊中算法的那個,再用效果廣告把一個品在最短時間內賣給最多的人,一旦利潤越打越薄,就果斷換品。
但白牌的交易鏈路里,流量不是自己的,渠道不是自己的,更沒有品牌資產喚起用戶復購,貨品同質化屬性高,總會有更便宜或更好的來競爭同一個用戶群,交易取決于對流量平臺推薦廣告的商業化投入,一旦流量費用越來越高,或者價格競爭越來越激烈,白牌的低價生意模型就會坍塌,最后只能各領風騷三五個月。
種草廣告則不一樣。因為傳播鏈路分散在用戶,而不是集中在平臺,相對于效果廣告和傳統的品牌廣告來說,種草天然具有多樣化、多元性、發散性以及開放性的特征。
這種豐富性、彌散性和多元化,恰恰給了品牌去講「我為什么好、我為什么不同」的空間,不僅僅導向同質內卷的價格競爭和產品功能競爭。尤其是消費者的決策鏈路越來越復雜分散,對物品的需求也不僅僅只有功能屬性這一項,且消費主權正迅速轉移到用戶手里之后,種草相比傳統的品牌廣告就更真實,也更有說服力。
Ben說的更直接:如果商家不想卷價格但又缺溢價,就去做種草廣告;如果商家想要快速清庫存,那就去做效果廣告。
電商行業和效果廣告發展至今,一個越來越明確的結論是,電商和效果廣告提供給商家的是且只是「賣貨價值」,而「我便宜、我送貨快、我貨全」都是賣貨價值的體現,且「我便宜」永遠是最高效的賣貨方式。所以淘品牌、抖品牌等等,都不是品牌。
如果不想只賣低價,那么消費者為什么要買你,答案只能回到上游,用品宣和種草,去反復講「我牛、我不同」的故事,來吸引目標消費者。如此推演,品牌商家(eg.歐萊雅)+種草平臺(eg.小紅書)+交易平臺(eg.天貓),就能形成一個適合品牌生長和賺錢的溢價聯盟或品質聯盟。
渠道與品牌,或者說效果廣告與品牌廣告,向來存在天然張力問題。效果廣告更看重短期ROI和GMV,品牌廣告更關注長期心智占領和品牌力沉淀。為了追求更高的ROI以及GMV,所有渠道都有去除中間商(包括品牌溢價)、追求極致低價、雁過拔毛的沖動,而所有品牌都想掙脫渠道控制、把控定價權、反復喚起消費者的自然復購。
我們認為,這也是在電商平臺變得越來越趨近于渠道本質的背景下,抖音要把效果廣告工具千川劃入電商,小紅書據說要加速外鏈業務,讓電商的歸電商、內容的歸內容的一個原因。
而種草也預計能夠在消費語境尤其是接下來的品牌生態中,調和渠道與品牌張力發揮關鍵作用,是為種草經濟學。而且,除了教你買東西,教你裝修、教你做旅游攻略等等,都是種草的價值。
當然,以上只是我們從種草的特性出發,發散出的種草之于效果,種草之于做品牌,以及種草之于電商的幾個思考。
如果對更詳細的內容感興趣,可以點擊窄播邀請Ben錄制的一期《種草經濟學》播客。在這期播客里,我們討論了從品牌廣告到種草廣告的主體演變、效果廣告的平權邏輯、為什么抖音電商催生了白牌的勝利,天貓、京東為什么可以跟小紅書形成「品質聯盟」和「溢價聯盟」等話題。
本期嘉賓 電商廣告和社媒廣告資深從業者 Ben
本期主播 《窄播》主編 樂樂
本期聲音設計 剪王
以下是本期播客的內容框架。
00:03:51 種草是否只能誕生在小紅書這類社區平臺。
00:04:55 品牌溢價是支撐種草的關鍵;利潤低時,直接鋪渠道就是相對最優解。
00:06:59 所有講「我牛、我好、我不同」的廣告,都可以歸結為品牌廣告;所有講「我便宜」的廣告,就是典型的效果廣告。
00:11:05 小紅書流量相對貴,但因為用戶 LTV 高,仍受品牌青睞。
00:12:01 雖然對創作者和用戶友好,但小紅書對電商人不友好,回本慢、量小、不易爆發;在抖音,選品或投流策略對,就能快速實現收支平衡,且ROI很高。
00:16:02 小紅書推薦發散利于種草,但對電商不友好;淘寶和抖音推薦收斂,為了提高轉化率。
00:19:18 抖音能養出種草生態嗎?
00:24:43 如今行業競爭更趨激烈,沒有增長黑客了,但內容層面還有增長空間,未來電商從業者需與內容能力結合才能發展。
00:27:30 品牌要明確靠價格還是種草吃飯,需要一號位明確決策,否則執行人員會按自身站位尋找短期最優解,可能會導致品牌策略混亂。
00:29:09 效果廣告是電商的命根子。
00:32:49 小紅書的獨特性在于服務溢價人群,若將流量賣給極度偏效果轉化的平臺,會舍本逐末。
00:40:19 搜索可降低了商家的種草門檻,品牌主理人概念則擴大了種草范疇。
00:41:59 小紅書選擇原創設計師、主理人方向與平臺調性和商業化耦合,種草聯盟對小紅書及品牌廣告主認知種草價值很重要 。
00:46:31 在消費收縮階段,部分品牌會放棄溢價、削減預算。但開發新品、高效種草是難而正確的做法。
00:47:44 各品類在小紅書的營銷費用增長情況不同,美妝個護增速下滑,母嬰先漲后增速放緩,教育、醫美井噴式增長。
00:51:02 種草交付價值的階段演變——從數據到工具、服務等,可以交付的內容和量化數據越來越豐富 。
00:54:23 種草越來越復雜,但互聯網營銷越來越平權、黑盒化、智能化,降低投放門檻,利于中小商家。
01:00:27 抖音電商催生了白牌的勝利;京東、天貓注重品質服務,有機會與小紅書形成溢價聯盟。
01:09:26 品牌預算分配邏輯及小紅書增長情況探討:ROI是費用的催化劑。
封面圖片源自麥當勞小紅書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