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交流不迷路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中央部門零基預算改革試點,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在支出標準、績效評價等關鍵制度上積極創新。
那么,什么是零基預算改革呢?這種改革對于普通人有什么影響呢?
從定義上看,零基預算改革是指在編制預算時,不受以往預算安排情況的影響,一切從實際需要出發,根據預算期內的目標、任務和實際情況,對各項預算收支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進行重新評估和審核,從零開始編制預算的方法。
簡單言之,以往的預算編制,是根據上一年度的資金表現進行安排;現在是根據該年度的目標安排,進行資金預算編制。這就是所謂的“零基”。
顯而易見,“零基”的好處,更能適應形勢的發展,更能夠為年度目標服務。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楊志勇解釋說,零基預算的目的是打破基數觀念和支出結構固化僵化格局,將更多財力用于保障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民生。
但是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如何理解?
因為在全國一些地方,零基預算改革已經開始實施。
比如安徽,從2022年起,當地就以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為抓手,堅持向財政資金要效益、向政府治理要效能,創新編制了年度重點保障事項清單,將預算資金從分配安排的起點就聚焦發展大事、民生要事。
安徽省財政廳廳長谷劍鋒說。“零基預算改革不是為了省錢,而是要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緊要處,花出更大效益。”
實際上,這種思路,是和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思路是一脈相承的,本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民生:
比如,“引導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領域建設,讓民間資本有更大發展空間。”
“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各類資金資源統籌支持力度,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等等。
那么,零基預算改革對于普通人有哪些影響呢?
1.資金向民生領域傾斜,公共服務將會越來越好。在零基預算下,若某項民生服務需求增加,可及時調整預算,增加資源投入,提升服務供給能力。比如,哪些地方交通不便,根據城市發展和居民出行需求,政府可以增加公交線路、更新車輛,改善居民出行條件。
2.養老醫療領域重點傾斜。通過零基預算改革,政府能更精準地將資金投入到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關鍵領域。比如在教育方面,可將資金更多投向師資培訓、貧困地區學校建設等,提升教育質量,讓更多學生受益;在醫療領域,能加大對基層醫療設施建設和公共衛生服務的投入,使民眾享受到更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3.均衡民生區域差別。零基預算改革,可以基于以往可能存在一些地區因歷史預算分配原因,對那些民生資源相對匱乏的,將資源進行重新調配,這樣落后的地區,生活條件就會好起來了。
所以,你別看單單一行字,看上去“零基預算改革”只是財政領域的一個專有名詞,但是對于我們的生活影響可大了。
我們民生領域,比如老年食堂補貼、基層醫療條件改善、偏遠山區修路修橋,再到發放生育補貼,都和零基預算改革息息相關。
一句話說,政策上是宏觀的,但具體到生活中,還需要我們切身的去感受。
推薦閱讀(點擊藍字跳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