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頂被掀飛的那一刻起,她大概就知道,這份工作,保不住了。
3月11日,在鄭州二七區(qū),一輛雙層公交車竟然闖入了限高隧道,其車頂居然“活生生地被削平”。二層幾乎全然沒了,座椅赤裸裸地暴露在外面,現(xiàn)場一片狼藉,碎玻璃鐵皮殘片以及驚呼聲相互交雜著。
視頻流出之后,網(wǎng)友們的議論聲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新人入職?不應(yīng)該是跑固定路線嗎?固定路線怎么來的限高桿?”
“剛拿駕照新人,就跑雙層巴士?”
但事故真相曝光時,話音卻一下子低了下去。
這位出事兒的公交司機(jī),是剛上崗沒多久的新人,一位女司機(jī)。那天她本應(yīng)依循路線,在地面道路上行駛;不過在一個轉(zhuǎn)彎口處,竟然誤入了右側(cè)限高的隧道。
不是故意。不是魯莽。只是……不熟悉路線。
你可以說她粗心,但也得承認(rèn),這可能就是職場底層最常見的一種“試錯代價”:經(jīng)驗不夠,培訓(xùn)不全,沒人帶自己上。
她開錯了一次路,掀掉了車頂。賠的是前途,扛的是責(zé)備。
沒人受傷,這次確實僥幸。但這場“安全事故”背后也不是只有技術(shù)問題。一個新司機(jī),剛接手路線,怎么就能獨自上崗?有沒有老帶新機(jī)制?有沒有路線交接流程?有沒有崗前模擬培訓(xùn)?
而更現(xiàn)實的問題是:她錯了可她的錯,是不是也被放大得太徹底?
一出事話鋒便徑直沖著她而去。在全網(wǎng)范圍內(nèi),那言論可謂是鋪天蓋地——“禁駕終身”;“不配上路”;“害群之馬”。
可她呢甚至連工作服都還沒穿得嫻熟,就不得不扛起如此之大的責(zé)任與壓力。她并非是被車門輕易地“刷”下了崗位,而是被那些唾沫星子狠狠地“沖”得失去了謀生的飯碗。
更扎心的是,公交行業(yè),本就不輕松。工資不算高,班次又多,壓力大不說,還常常被投訴。一有差錯,就有可能,一腳被踹出局。
而那些呼吁“雙層公交該淘汰”的聲音也夾雜在爭議里。確實現(xiàn)在有地鐵、有地面公交,雙層車的利用率越來越低。但它的存在不是司機(jī)的選擇,它的路線也不是司機(jī)安排的。
她沒犯天大的錯,她犯的是一個新手司機(jī)在高壓環(huán)境中最容易犯的小錯。可偏偏這錯,代價太大。
削頂之后,車沒了二層,司機(jī)也沒了未來。
不是每個失誤都值得原諒,但也不是每個失誤都該被碾壓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