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快時尚品牌COS將正式推出首個自有香水系列COS Perfumery,包含四款淡香水,價格分別是100毫升/99美元(約合人民幣717元 ),15毫升/49美元(約合人民幣355元),及四款香薰蠟燭(69美元,約合人民幣500元),在全球實體店和線上同步銷售。
這標志著,COS品牌首次以“全鏈路美容”姿態切入高端香氛賽道。
01
強化北歐極簡美學,直指中高端市場
定價大膽,COS Perfumery背后的“高端美妝邏輯”是什么?
具體來看,四款香水分別為Auburn(香草/小豆蔻/咖啡)、Mythe(生姜/香根草)、Fleuriste(玫瑰)、Solaire(乳香/琥珀),由調香師Sophie Labbé、Ilias Ermenidis和Nathalie Lorson打造,強調自然調香與簡約美學。
原料與工藝上,采用法國格拉斯的天然香料與微膠囊技術結合,實現香氣持久度提升30%。
設計上延續品牌標志性的極簡瓶身,線條簡潔流暢,搭配莫蘭迪色系,強化“北歐極簡美學”標簽。
香薰蠟燭與淡香水的組合覆蓋居家、外出社交等多元場景,滿足消費者對“氛圍感消費”的需求。
不難看出,COS Perfumery的定價策略直指中高端市場,與品牌服裝線、包袋、鞋履形成價格梯度,既保留快時尚基因,又通過“奢侈品級工藝”建立區隔。
02
從衣櫥到嗅覺,COS的“感官革命”
COS的這一動作并非偶然。
COS是H&M旗下高端時尚品牌,主營男女裝、配飾、包袋等。近年來,COS全球門店持續收縮,據官方數據,2023年上半年凈關7家,中國區北京僑福芳草地店(中國首店)也已關閉。持續閉店的COS亟需通過擴品尋找新增長點,而香水作為“嗅覺經濟”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成為其錨定Z世代、提升品牌溢價的關鍵抓手。
COS的香水動作,也折射出高端美妝與生活方式品牌融合的趨勢。事實上,快時尚跨界美妝早已不是新鮮事,COS作為后來者有何優勢?
首先是,供應鏈與渠道整合能力。
當前,生物提取、AI調香等技術降低了高端香氛門檻,快時尚品牌可通過供應鏈整合快速跟進。
而COS母公司H&M在2009年便嘗試推美妝產品,2015年正式推出H&M Beauty系列,覆蓋護膚、彩妝、身體護理等,主打“高性價比”和“北歐極簡美學”。2023年還推出針對Z世代的身體護理OHH!品牌,在美妝的跨界上,H&M已經具備豐富的經驗。
COS依托集團全球供應鏈(如法國格拉斯香精原料)和全球門店網絡,可快速實現香水系列線上線下同步銷售,觸達COS現有客群,降低市場教育成本。相較傳統美妝品牌,其渠道成本更低,且可通過服裝銷售數據反向指導香氛研發。
其次是,嗅覺場景服務能力。
香水作為“情緒消費品”,與COS服裝的“極簡主義”調性形成互補。品牌可在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構建“衣櫥+香氛”的無縫體驗閉環。
此外,在目前競爭白熱化的香水市場,與高端的商業香和東方香相比,COS Perfumery作為新進入者同樣具備一定的差異化優勢。
當前,高端香水市場被國際大牌壟斷,COS香水定價介于高端大牌與大眾線的國貨之間,瞄準中端市場空白。其“北歐極簡美學”設計延續品牌調性,與Z世代對“輕奢感”的追求契合。
其次在東方香型與場景化創新方面,COS四款香水包含乳香、琥珀、茶香等東方元素,與年輕消費對東方香的偏好一致。同時,香薰蠟燭與淡香水的組合,覆蓋居家、通勤場景,滿足“氛圍感消費”需求。這些都可能為COS提供機會。
COS Perfumery的推出,不僅是快時尚品牌向美妝領域邁出的關鍵一步,更是“美妝生活方式化”趨勢的縮影。COS香水憑借價格優勢、渠道整合與東方香調創新,有望在中端市場分羹。
但COS仍面臨品牌認知度不足的問題,品牌近年門店持續收縮(品牌官網顯示COS目前在中國布局17家門店),這可能削弱COS的高端化敘事。
COS的快時尚基因能否轉化為香氛賽道的長期競爭力,仍需觀察其產品迭代與品牌投入力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