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是我們感受世界、與人交流的重要“橋梁”。但就像機器用久了會老化一樣,隨著年齡增長,耳朵的“零件”也會慢慢退化,聽力下降成了許多老年人常見的問題。
不過你知道嗎?老年人的聽力下降往往悄無聲息,一開始可能只是聽不清悄悄話,連自己和家人都很難察覺!
下面這5條實用小知識,簡單又好記,趕緊學起來!
1. 遠離“噪音轟炸”
噪音是耳朵的“頭號殺手”!長時間待在吵鬧的地方(比如工地、KTV),耳朵里負責接收聲音的“小細胞”會被震傷甚至“罷工”,而且這種損傷是不可逆的,就像摔碎的玻璃杯再也拼不回去。
所以,遇到高分貝噪音時,盡量躲遠點!如果必須待著,記得戴上耳塞或耳罩,就像給耳朵穿上“防護服”。每隔半小時到安靜的地方讓耳朵“喘口氣”,別讓它累趴下。
2. 耳機別當“緊箍咒”
戴耳機聽歌追劇雖爽,但別讓耳朵“加班”!音量別超過手機總音量的60%(大概就是能聽清旁邊人說話的程度),每天戴耳機別超過1小時。在公交地鐵這種吵鬧的地方,千萬別為了蓋過噪音把音量調得老高——耳朵會被“雙重暴擊”!
另外,頭戴式耳機比塞進耳朵的小耳機更友好,就像用大喇叭聽歌比用針扎耳朵舒服多啦!
3. 別當“掏耳狂魔”
耳朵其實有“自潔功能”!大多數人的耳屎(學名叫耵聹)是干燥的小碎片,平時吃飯、說話時嘴巴動一動,耳屎就會自己掉出來。總用棉簽、挖耳勺掏耳朵,反而可能劃傷耳道,甚至捅破耳膜,就像用掃帚捅破窗戶紙一樣危險!
不過,如果你的耳屎像黏糊糊的黃油,容易堵在耳朵里,那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去醫院請醫生幫忙清理,別自己瞎折騰。
4. 耳朵進水別慌!
洗澡游泳時耳朵進水很正常,別急著用棉簽往里捅!外耳道是條“死胡同”,最里頭有鼓膜擋著,水根本進不去大腦。可以單腳跳一跳,像甩干洗衣機一樣把水甩出來;或者用棉簽輕輕吸干耳道口的水珠。
如果耳朵又疼又癢、流膿發臭,甚至聽不清聲音,趕緊去醫院!這可能是發炎了,別拖成“永久靜音模式”!
5. 給耳朵“定期體檢”
聽力下降對老人生活影響很大,比如聽不清家人說話、看電視總調大音量。建議每年做一次聽力檢查,就像給汽車做保養一樣,早發現問題早解決,別等“零件報廢”才后悔!
保護耳朵不是“一日游”,而是“終身事業”!從今天起,改掉傷耳壞習慣,讓耳朵陪你聽遍世間美好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