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球電動車銷量增長放緩,但哈薩克斯坦富豪肯格斯·拉基舍夫(Kenges Rakishev)卻堅信這一領域前景光明。這位靠石油、天然氣和金屬行業發家的百萬富翁,如今正瞄準電動車市場分一杯羹。
拉基舍夫是Fincraft集團董事長,他在接受《南華早報》采訪時直言:“在電動車競賽中,西方已落后于中國。中國早在幾十年前就開始布局鋰、鈷、石墨等關鍵礦產供應鏈,如今在電動車性價比方面遙遙領先。我們與中國是天然合作伙伴,尤其在蓬勃發展的電動車領域。”
哈薩克斯坦以產油國聞名,也是全球最大鈾礦生產國,但該國還蘊藏豐富的其他礦產資源。除鉻、鋅等主要礦產外,哈薩克斯坦的銅、鐵礦石、鉛、金和錳儲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以銅礦為例,哈薩克斯坦是全球第九大生產國,2018至2022年間復合年增長率達7%。盡管近年產量增速隨全球趨勢放緩甚至可能下滑,該國仍在電動車產業鏈中占據重要地位,而拉基舍夫正是抓住機遇的代表人物。
近年來,拉基舍夫持續布局新能源技術,聚焦電動車、太陽能板和電池領域。他已在哈薩克斯坦東部成立專門公司生產鎳和鈷,這些礦產目前是中國企業的重要供應來源。
“開發潛力依然巨大,”拉基舍夫表示,“這些資源的規模帶來巨大機遇,我們迫切希望與能助力我們發展的中國企業合作。”
與此同時,中國電動車制造商正進軍中亞市場。去年哈薩克斯坦的中國電動車銷量達12,587輛,雖總量不大,但同比激增60%。政府通過稅收優惠等措施效仿他國推廣電動車,預計到2035年銷量將突破4萬輛。
作為中國在中亞最大貿易伙伴,哈薩克斯坦政府明確表態希望加強兩國在電動車關鍵礦產領域的合作。拉基舍夫透露,下一步合作可能涉及在哈本土生產電動車。
“哈薩克斯坦不僅是電動車消費市場,更希望中國投資者來此建廠生產,而不僅是購買礦產。”他補充說,這些電動車不會僅限于本地銷售,更大的目標市場在歐洲。
哈薩克斯坦副總理羅曼·斯克萊爾指出,歐盟銷售的中國商品中,多達80%經由哈薩克斯坦運輸。拉基舍夫認為:“若中國在哈投資設廠——無論是整車、電池還是相關產業——這里將成為重要機遇。通過哈薩克斯坦,中國能快速進入歐洲市場,這點至關重要。”
潛在挑戰在于電動車高價(非中國品牌)及政府補貼減少導致的銷售疲軟,這在需額外投入國防開支的歐盟市場尤為明顯。
您的點贊、支持、關注和轉發是我們持續更新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