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16日上午,毛主席在中南海菊香書屋,接見了剛從朝鮮回來的秦基偉,這是秦基偉參加革命以來,第一次和主席見面,這讓他很是緊張和激動。
為了這次會見,秦基偉特意購買了新衣,理發,以便于讓自己以最佳狀態參加和毛主席的首次見面。
參加這次會面的除了毛主席還有總理和劉主席,總理先介紹說:“15軍軍長秦基偉,在太行山當過司令?,F在又是上甘嶺的英雄。
劉主席緊握秦基偉的手說:“上甘嶺開創了一個世界紀錄!
隨后總理也握住秦基偉的手說:“你們打得很苦,很頑強,打得很出色。上甘嶺戰役,是我國戰爭中又一次重要戰役,是軍事史上的奇觀。
隨后,秦基偉和進行了十分融洽的會談,會談的時候,秦基偉給毛主席開起了玩笑,主席驚訝的表示:“我可沒那么說。
那么這件事情究竟怎么回事,兩人在會談中,談了什么會讓毛主席會吃驚的表示,今天來聊下這個事情。
1914年11月11日秦基偉出生于湖北紅安七里坪鎮秦羅莊,秦基偉的家庭那時候多數國人的家庭一樣貧窮,然而他的家庭比起其他家庭更貧窮,因為父母在他幼年的時候去世,哥哥在10歲的時候也離開他而去,這讓他很小的時候就飽嘗世間心酸。
這段經歷存在,讓他敢于和不公喊“不”,13歲的時候參加了義勇隊,隨后參加了黃麻起義,接著參加紅軍,然后開啟了傳奇軍旅生涯。
秦基偉之所以能在革命道路上,迅速打出成績,根本原因就是喜歡習武,幼年的時候伯父看他喜歡習武,便教授他武藝,而且還送了一把大刀給他,這讓秦基偉愛不釋手,之后只要有空的時候,就練習刀法,經過一段時間后,秦基偉的刀法已經很出色。
參加革命后,秦基偉憑借自己的機智勇敢,很快就立下不少功勛,讓他從普通戰士晉升為連長。
在進攻黃安的時候,秦基偉看著戰友們都在前線奮戰,自己只能守著指揮部,這讓他很想上前線,隨后他找到了營長,要求帶著連隊上前線,然而秦基偉的連隊,是保護總部機關關鍵力量,所以連長表示,想打仗可以,但是槍和連隊要留下。
營長剛說完話,秦基偉就拿著大刀上前線,在戰斗中,秦基偉憑借嫻熟的刀法,連續砍倒了幾名敵人,營長得知情況十分贊賞,不久后,秦基偉的“秦大刀”的外號名聲響徹紅軍。
后來,部隊的情況慢慢轉好了,每個團都要安裝一部電話,從而方便部隊之間的聯系,對于這個新鮮玩意,秦基偉開始的時候不明白他的用途,還被嚇了一大跳,正打算訓斥負責安裝的戰士,這時候戰士連忙表示:“團長,這是電話。鄭部長在里面要跟你說話。
然而秦基偉對于電話并不相信,所以在和鄭義齋聊完后,他還是策馬到指揮部,找到鄭義齋重新領任務,這時候鄭義齋被秦基偉笑了出來,還表示:“那不是玩意兒,叫電話,現在有條件了,團長都要安裝一部電話,這樣方便聯系,你要習慣。
由于這次鬧出了笑話,所以在之后的歲月里,秦基偉很重視學習,在自己不落伍的情況下,同時還能確保自己不貽誤戰機。
秦基偉在戰斗之余,時常關心戰場的新鮮事物,也正是因為這種態度,秦基偉成為了一個特別“愛玩”的人,在這期間,他玩命也玩跑、同時還玩相機和汽車還有無線電,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不落伍,能更好跟上近代化戰爭。
隨后,秦基偉參加長征和西路軍行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歷練,成為了我軍不可替代的軍事人才。
抗美援朝打響后,秦基偉所在的15軍官兵躍躍欲試,這讓作為軍長的秦基偉放棄了西安公安軍司令的職務,主動請纓率領15軍奔赴朝鮮參戰,隨后鄧公同意了15軍入朝參戰的請求。
之后,秦基偉率領15軍跨越鴨綠江,參加了上甘嶺戰役,這一戰中,秦基偉又玩起了著名的“喀秋莎”火炮。
作為駐守上甘嶺主力部隊的軍長,秦基偉面對美軍6.2萬人、18輛戰車、350門大炮、3000多架次飛機以及投下的200多萬發炮彈、萬余枚炸彈。
在40天的時間,秦基偉和戰友們頂住了頂住了“世界戰爭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擊”。
期間,由于美軍的炮火實在猛烈,這讓秦基偉很想給美軍一點教訓,隨后他給志愿軍副司令洪學智去了一個電話,希望能給點喀秋莎火箭炮。
BM-13型火箭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研制裝備的一型輪式車載火箭炮, BM-13型火箭炮采用載重卡車為底盤,安裝8個導軌式發射架構成移動式火箭炮發射系統,可掛載16枚M-13型固體燃料火箭彈,戰斗射程達8500米,最大行程385千米,二戰時期表現十分不錯,以“喀秋莎”火箭炮之名而著稱。
從喀秋莎射程能力和過去的戰績來看,喀秋莎十分適合大范圍攻擊,是戰場利器,如果該利器能用在上甘嶺戰役上,必然給與美軍沉重打擊。
隨后,志愿軍指揮部批準了秦基偉要求,之后喀秋莎被運輸到上甘嶺,很快就展現出了強大的威力,讓美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15軍軍長秦基偉也憑借上甘嶺戰役的出色發揮,把美軍被牢牢釘在上甘嶺前,同時驕傲的美軍不得不在談判桌上低下頭,為戰爭的結束奠定了基礎,秦基偉也因此被稱之為“志愿軍最牛軍長。
秦基偉也因為在上甘嶺戰役出色發揮,從彭老總那得知毛主席準備接見他,這讓秦基偉十分激動,因為這是他多年革命生涯中,第一次見毛主席,這讓他很很緊張激動。
為了能更正式點,秦基偉特意購買了新衣,理發,彰顯自己對這次見面的重視。
隨后,他來到了中南海菊香書屋,見到了毛主席和總理就劉主席,并和總理和劉主席進行了親密交談。
接著毛主席從屋內走了出來,緊緊握著秦基偉的手,說道:“啊,秦基偉同志,歡迎你?。?/strong>
秦基偉則表示:“主席,我代表十五軍的指戰員,向主席匯報來了。
毛主席繼續說:“上甘嶺打得很好。上甘嶺戰役是個奇跡,它證明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骨頭比美利堅合眾國的鋼鐵還要硬。這個奇跡是你們創造的。
秦基偉謙虛表示:“是主席和軍委指揮得好,戰士們打得頑強。
隨后,毛主席拉著秦基偉坐到自己身邊,并打算請他抽煙,然而秦基偉卻覺得,當著毛主席抽煙不太哈,所以他從拿的動作變成推的動作,通知還給毛主席撒了一個謊,就是自己不會抽煙,此后,秦基偉也為此把煙戒掉了,從而表示自己沒有言而不信。
接著,毛主席和秦基偉聊了戰士們,在朝鮮戰場的吃穿用度,秦基偉則是一一說明白,毛主席感受到了戰士們的不容易,但是戰士也沒多什么,因為這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戰友,所以苦點沒什么,只要能打敗敵人,一切都能忍受。
之所親戚為想起了一件事情:“毛主席給高崗(時任東北局書記)打電話,囑咐讓志愿軍吃好點,但高崗聽成‘吃炒面’,導致戰士們長期以炒面充饑。
毛主席聽后驚訝回應:“我可沒這樣說呀!”隨即感慨國家困難,委屈了戰士們。
隨后結束了會談,然而他和毛主席之間談話,展現了秦基偉的幽默與直率展現了他“儒將”的一面,而“吃炒面”的對話則成為體現領袖與將士間信任與關懷的經典片段。
在之后的歲月里,秦基偉擔任北京軍區第一政委、國防部長等要職,推動軍隊現代化建設。
1997年2月2日,秦基偉因病在北京逝世。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