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代韓愈《師說》中這句千年古訓,在歷史的長河里成為師者的傳統美德。兩千多年后的今天,老師除了繼續承擔“傳道、受業、解惑”的重大使命,更是把傳統師德與現代學術精神相融合。
師資力量的強弱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因此,大家在選擇學校的過程中,如果在同類型或同層次的高校中猶豫不決,不妨以師資力量作為評判標準?在小編看來,選的好不如選的巧,正如蘭州財經大學,無論是放眼西部地區,還是財經類高校中,都具備領先優勢。
憑借雄厚的師資力量,這所學校成為國家布局在西部地區重要的財經類院校,在軟科中國財經類大學排名中位居50強,是黃河流域上游唯一一所具有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的財經大學。
前段時間,在多個媒體瘋狂刷屏的優秀教師——黃恒君教授,帶領團隊取得一系列成就,吸引社會和高教領域的共同關注。
在蘭州財經大學的實驗室中,黃教授帶領團隊完成“統計學三級跳”,還建成甘肅省首個統計學博士點、首個統計學博士后流動站、首個數字經濟與社會計算科學省級重點實驗室。
他的團隊緊抓國家戰略需求,開發大數據應用平臺,其科研經費與國家級項目數創歷史新高。在他的指引下,統計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連創新高,70% 的學生進入數字經濟領域,為西部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當然,像黃教授這樣的老師,在蘭財還有很多。在師資力量建設方面,蘭州財經大學始終堅持 "引育并舉" 的發展戰略。先后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百余人,其中包括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領軍人物。
目前,該?,F有教職工1469人,其中專任教師1125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教師54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1006人。這些人才的匯聚,極大增強了學校的學術氛圍和科研實力,為教師團隊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此外,學校還擁有近百位“雙師型”教師,他們的專業背景和實踐經驗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全面的教育支持。這可不是簡單的“教師職稱”,“雙師型”教師是兼具理論和實踐能力,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加多元化的視角和技能。
來源:新甘肅
在人才培養方面,教師們秉持教學相長的理念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在這一點,黃教授也是做出“盡心盡力”,并沒有把目光只聚焦于“科研”。黃教授團隊創新設計 "理論-工具-實踐" 三位一體課程模式,將大數據分析技術深度融入統計學教學,通過開發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應用統計思維與實踐》。在教育部“金課" 評審中被譽為 "新文科背景下經世致用人才培養的典范"。這種讓抽象的理論知識化作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方便學生更好掌握專業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身處于大西北這片廣袤大地,教師們把服務區域發展作為自己的學術擔當。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團隊的年度發展報告,為國家戰略實施提供了重要參考;綠色金融研究團隊提出的生態補償機制,被納入地方發展規劃。
站在 "雙一流" 建設的新起點上,蘭州財經大學正以 "會當凌絕頂" 的雄心繼續攀登。通過實施青年教師海外研修計劃、完善科研評價體系等舉措,學校致力于打造一支既有國際視野又扎根西部的師資隊伍。
在蘭州財經大學,大家收獲的不僅是一張文憑,更是一段與優秀教師零距離接觸的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