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以來,俄烏沖突的局面似乎一直在變,怎么也看不到盡頭,而就在2025年初,美俄雙方的談判預示著烏克蘭即將被瓜分,這可讓澤連斯基瞬間慌神。
其實,如今我們再看美俄烏之間的復雜聯(lián)系,烏克蘭才是最沒有資本的那一個,至于為什么這么說,幾十年前的毛主席早已說透。
1、21世紀的瓜分現(xiàn)場
提到瓜分一詞,想必許多人都會想到百年前西方列強對中國開展的瓜分狂潮,曾經(jīng)一度讓中國陷入到危險的境地。
好在,中國人民能憑借自己的意志和革命精神在中間沖出一條血路,最終挽救了中國和中國人民。
這么多年過去,這個詞已經(jīng)很少出現(xiàn),但是在今年2月,這個詞被重新應用到烏克蘭身上,甚至即將成為現(xiàn)實。
自俄烏沖突事件發(fā)生以來,烏克蘭仗著背后美國與歐洲等國的援助一直在與俄羅斯進行抗衡,兩者之間的戰(zhàn)爭一直持續(xù)到如今。
或許是美國總統(tǒng)更換的影響或許是利益使然,在對抗了三年之后,美俄之間竟然進行了談判,并商定了停戰(zhàn)條件。
具體的談判過程我們無法知曉,但根據(jù)結果來看,美俄之間似乎已經(jīng)達成了約定:烏克蘭的資源歸美國,土地歸俄羅斯。
這樣的結果讓烏克蘭的總統(tǒng)澤連斯基頓時慌了神,立刻針對談判結果進行了抗爭,可最終還是無濟于事。
如今,俄烏沖突的局勢變化可以說是瞬息萬變,但無論怎么變化,烏克蘭似乎都是死路一條,不禁讓人唏噓。
那么,烏克蘭究竟為什么會到達如此地步呢?幾十年前的毛主席就已經(jīng)將問題的答案提前給出。
2、毛主席的遠見
百年前的近代中國可以說是一段屈辱史,我們不僅面臨著列強的瓜分狂潮,也面臨著淪為殖民地的風險,讓所有的中國人都記憶猶新。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人民從來都不是一個軟弱的民族,所以我們能在壓迫中尋找自救之路,也窺見了讓國家不再受到凌辱的根本方法。
在毛主席領導中國革命之際,他就曾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中指出:“沒有全局觀念的人,必然要犯戰(zhàn)略錯誤。”
什么意思呢?說白了就是要在歷史的長河中保持大局意識,這樣才能認清當前的形勢,從而找到對自己有利的方法破局重生。
就好比當初蔣介石在抗日戰(zhàn)爭末期時消極抗日,提前布局內(nèi)戰(zhàn)事宜,雖然表面上看著是對自身有利的,但實際上,他并沒有完全的把握能夠贏得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就不得不依靠他人。
也是因為這樣,他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不得不與美國搞好關系,借此來獲得先進的武器支援和各方面的援助,這才完全有底氣的發(fā)動國共內(nèi)戰(zhàn)。
但轉(zhuǎn)念一想,美國怎么可能會平白無故的幫助蔣介石呢?這一切只不過是他們試圖通過蔣介石控制中國的把戲罷了。
因此,在日益加深的依賴中,蔣介石一步步的進入美國為他挖好的陷阱中,不少國家重要交通設施和領土主權都被他出賣給了美國,為國家留下了不少和平隱患。
反觀毛主席,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大局觀念,他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發(fā)展革命力量,又在革命的過程中不斷的收獲民心,這才能成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
不得不說,毛主席的遠見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中國人民和革命事業(yè),同時,也對后世的很多國家之間的沖突提供了解決方法。
3、如履薄冰的烏克蘭
毛主席的遠見顯然是經(jīng)過實證的,但可惜的是,烏克蘭并沒有領悟到這句話的真正意思,這才造成了和蔣介石幾乎相似的下場。
1991年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大國蘇聯(lián)倒下的一年,但殊不知,在它解體之前,烏克蘭就已經(jīng)宣布獨立。
但在獨立之后,烏克蘭就成為了一個沒有依靠的小國,所以為了能盡快的壯大國家的實力,他們沒有選擇自力更生,而是選擇依附于西方。
這是烏克蘭做出的第一個沒有大局觀的決定。雖然在當時的世界中,烏克蘭依附西方國家是一種求生本能。
但是從長遠的眼光來看,西方大國是不會無緣無故的支持一個弱小的國家的,既然這樣做了,就一定要拿出本國擁有的資源或其他東西進行利益交換。
于是,烏克蘭一步步的將自己的國家優(yōu)勢毫無保留的放在了西方國家的手中,并堅信他們會一直保護他們。但從最新的俄烏沖突來看,西方似乎并沒有把烏克蘭當回事。
俄烏沖突的本質(zhì)就是北約的東擴以及頓巴斯沖突,而烏克蘭正好就在東擴的范圍之內(nèi),所以俄羅斯才會對其采取軍事行動,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安全。
俄羅斯有強大的軍事和工業(yè)基礎他們可以保護自己的國家,但烏克蘭并沒有,所以他們只能向西方國家求助,間接成為了他們的棋子。
這是烏克蘭做出的第二個沒有大局觀的決定。通過西方援助,烏克蘭雖然有了能與俄羅斯一戰(zhàn)的資格,但在實際上,一旦西方國家斷開援助,烏克蘭就會成為刀俎上的魚肉。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在近期的美俄談判中,烏克蘭被認為是一個失敗的棋子,它的土地和資源被當作大國之間談判的籌碼,沒有一點自主決定的能力,到最后只能落得一個萬事皆空的結局。
對此,澤連斯基雖然表達了強烈的反對,但卻于事無補。而隨著局勢的變化,澤連斯基也不得不與美國進行談判,甚至選擇以資源、領土換取國家的和平穩(wěn)定。
但是一旦開了這個頭,烏克蘭的命運就不再掌握在烏克蘭人的手上,而是成為了大國之間博弈的犧牲品。
從這件事,我們也看到了國家獨立自主和擁有大局意識的重要性,同時,我們也從烏克蘭的現(xiàn)實例子中理解了毛主席偉大遠見,不由得心生敬佩。
參考資料:
美烏將在沙特會談,魯比奧:烏克蘭需做出領土讓步——2025-03-11 10:34·界面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