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夕,陽高縣聯(lián)社走進古城鎮(zhèn)開展金融知識宣講活動,通過發(fā)放宣傳折頁、案例講解、情景模擬等形式,向商戶、消費者及弱勢群體普及金融知識,助力提升消費金融風險防范意識。
交易場景深挖掘:小案例講透風險防火墻。工作人員考慮到古城鎮(zhèn)市場人流量大、商戶密集的特點,在集市內設置宣傳展臺,發(fā)放《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手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指南》《存款保險》等折頁,向過往群眾宣講防詐騙、防假幣、存款保險、征信等金融知識。同時結合商戶日常經營場景講解“虛假訂單詐騙”“假冒供應商收款”等典型案例,深度剖析詐騙分子常用話術。通過真實鮮活的案例,幫助商戶們精準識別詐騙陷阱,切實筑牢金融風險“防火墻”。
鄉(xiāng)音播報暖民心:大喇叭喊出金融防騙經。陽高縣聯(lián)社巧用鄉(xiāng)村大喇叭,將金融知識精心編制成通俗易懂的內容,利用鄉(xiāng)村廣播循環(huán)播放金融知識資訊。從“農產品收購預付款詐騙”到“冒充涉農補貼發(fā)放詐騙”,把各類金融詐騙手段以生動案例融入播報,讓村民一聽就懂。同時,設置熱線電話,為村民答疑解惑,加深知識理解。本次廣播覆蓋12個村鎮(zhèn),累計播放時長超50小時,成功將金融知識送到各個村鎮(zhèn)的田間地頭。
上門服務解民憂:家常話筑牢特殊群體安全堤。考慮到部分老年人及殘疾人消費者行動不便、無法出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以拉家常的親切方言,為他們“一對一”耐心科普金融知識。結合“養(yǎng)老保健品詐騙”“醫(yī)療費用詐騙”等實例,生動闡釋常見金融詐騙手段,幫助他們直觀了解金融風險。交流時,工作人員還通過展示詐騙案例資料,引導他們識別風險,增強學習效果。此次活動走進10余戶特殊家庭,發(fā)放宣傳資料50余份,為特殊群體筑牢金融安全防線。下一步,陽高縣聯(lián)社將延續(xù)“下沉宣教”模式,定期組織員工開展“五走進”,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擴大宣傳覆蓋面,推動金融教育“直達基層群眾”,助力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作者:張茹
責編:孫明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