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8 年起,美國對華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封鎖持續升級。2022 年,美國進一步要求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對華出口前必須獲得許可,并聯合荷蘭、日本等盟友對先進制程設備實施禁運。
這種技術圍堵雖給中國半導體產業帶來巨大挑戰,卻也倒逼本土企業加速自主創新進程。在半導體設備領域,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盛美半導體等企業通過技術突破,正逐步打破國際巨頭壟斷格局。
北方華創進入全球前六
根據研究機構CINNO IC Research近期公布的2024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排名顯示,榜單前五名連續兩年保持穩定。荷蘭公司阿斯麥以282.6億歐元(約合304.98億美元)營收蟬聯冠軍,美國公司應用材料(AMAT)2024年營收約250億美元,排名第二;美國公司泛林(LAM)、日本公司Tokyo Electron(TEL)、美國公司科磊(KLA)分別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從營收金額來看,2024年前五大設備商的半導體業務的營收合計近900億美元,約占比Top10營收合計的85%。
(圖源:CINNO Research)
令人驚喜的是,北方華創表現亮眼,2024年排名從2023年的第八躍升至第六,預計其2024年半導體業務營收增長39.4%,距離全球前五只有一步之遙。
雖然北方華創和排名第五的科磊從營收來看還有不小差距,但這幾年其營收增長率則遠高于科磊。2021年至2024年,北方華創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59.90%、51.68%、50.32%、39.4%。而科磊在2021財年至2024財年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33.14%、13.94%、-6.51%、15.8%。可以看出,北方華創近幾年的營收增長率都高于科磊。
為加速追趕,北方華創也通過并購來擴大產品線,進一步增強營收能力。近期,北方華創擬取得芯源微的控制權。其擬以88.48元/股價格,受讓芯源微二股東沈陽先進制造技術產業有限公司(先進制造)持有的約1906萬股股份,交易對價高達16.87億元。不僅如此,北方華創還考慮參與芯源微三股東沈陽中科天盛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中科天盛)公開征集股份轉讓。
對于此次股權轉讓實施的原因,北方華創相關人士回應稱,是因為雙方產品互補,將形成業務協同。
據悉,芯源微已形成前道涂膠顯影設備、前道清洗設備、后道先進封裝設備、化合物等小尺寸設備四大業務板塊,產品已完整覆蓋前道晶圓加工、后道先進封裝、化合物半導體等領域。而北方華創在半導體設備業務板塊的主要產品包括刻蝕、薄膜沉積設備,以及爐管、退火、清洗、晶體生長等工藝裝備。
如果此次股權轉讓實施成功,無疑會讓北方華創如虎添翼,將進一步擴大其產品線,并使得同一體系下不同業務能夠在供應鏈、客戶銷售、制造交付、售后支持等方面進行資源復用,并實現打包銷售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提升對客戶的服務水平。
中微向全球前十發起沖擊
近幾年,另一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中微公司也取得了較為亮眼的成績,其距離躋身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商名單也僅一步之遙。
在上述榜單中,排名前十的半導體設備廠商是日本的Disco。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2024財年,Disco的營收為3075.5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0.61億元),同比增長32.00%。另外,2024年第一至第四季度,Disco營收合計為3768.9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4.56億元)。
作為對比,中微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90.65億元,同比增長44.73%。約為Disco 2024年營收的一半,如果按財年來算,中微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約為Disco 2024財年的60%。
雖然從營收來看,中微公司距離Disco有不小的差距,但和北方華創和科磊的情況一樣,從近幾年的增長率來看,中微公司超越Disco也不是不可能。2021至2023財年,Disco營收增長率分別為38.79%、11.96%、8.24%。而在2021年至2023年,中微公司營收增長率分別為36.7%、52.50%、32.15%。可以看出,Disco的營收增長率在處于一個下降的趨勢,而中微公司則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
此外,中微公司也在不斷加大研發。根據其公告顯示,中微公司目前在研項目涵蓋六類設備,超二十款新設備的開發。中微公司在新產品開發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近兩年新開發的LPCVD薄膜設備和ALD薄膜設備,目前已有多款新型設備產品進入市場并獲得重復性訂單。
近期,中微公司與成都高新區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其將在成都高新區設立全資子公司并建設研發及生產基地暨西南總部項目,用于建設研發中心、生產制造基地、辦公用房及附屬配套設施,以滿足量產需求。
盛美半導體持續投入研發,構建差異化競爭壁壘
目前,盛美半導體在國內半導體廠商榜單中位于‘探花’的位置,相較于前兩家廠商,它的體量可能沒有那么大,但近幾年的發展也非常迅速。2022-2024財年,盛美半導體的營收分別達到了28.73億元、38.88億元和56.18億元,逐年增加。
盛美半導體以半導體清洗設備為核心,并將產品體系延伸至電鍍設備、先進封裝濕法設備、立式爐管設備、涂膠顯影設備、PECVD設備和面板級封裝設備共七大板塊。在2024年,盛美半導體持續深耕清洗設備市場,在不斷優化清洗設備性能的同時,加速推出各類型的新設備。
此外,根據盛美半導體2024年的財報顯示,盛美半導體對于研發也在持續投入,專利數量也大幅增長。2024年內,盛美半導體及控股子公司共申請了311項專利,截至2024年末,盛美半導體累積申請專利1526項。
同時,盛美半導體不斷加強技術研發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研發人員數量從1,578人增長到2,002人,人數增長率為26.87%。
值得注意的是,盛美半導體設備研發與制造中心臨港項目也已于2024年10月份正式落成并實現部分投產。A廠房年產值可達到50億以上,B廠房預計今年投產,兩座廠房可實現百億產能,這將支撐起盛美半導體多元化產品放量的產能需求。
據SEMI預測,2025年全球半導體設備資本支出將大增24%至1230億美元,同時,預計2025至2027年的三年間,全球半導體制造業對半導體設備的資本支出將達到驚人的4000億美元。雖然SEMI預計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在2025年會出現收縮,但其仍然是半導體設備支出最高的三個地區之一。
尤其由于地緣政治的影響,國產替代速度也將加快,將推動對國產設備需求的進一步增長。這一方面會給國產設備廠商帶來增長機遇,另一方面也會促使他們不斷提升產品和技術競爭力。相信未來,國產設備廠商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也將不斷提升,排名也會不斷前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