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每天給他發十幾條消息,他回得越來越慢;我給他做飯洗衣服還付房租,他竟然連生日禮物都忘了給我買……”
這是網友小真給我發來的信息,字里行間都是她對男友的一片真心,可是我真的很想告訴她:
其實,愛一個人不是越主動越好,而是懂得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有時候,不主動,對方可能反而會更愛你,甚至越來越在乎你。
所以,感情中,一定要懂得把握時機,該主動的時候主動,不該主動的時候就要矜持,學會克制。
一段感情中,這三個方面越不主動,對方反而越愛你。
01
不要頻繁的主動聯系對方
剛開始在交往時,一定不要頻繁主動去聯系對方,更不要主動說我想你了,這樣只會暴露你的需求感,讓男人吃定了你,他就不會再珍惜。
看過這樣一句話:沉不住氣的手機,永遠等不來真心的消息。
上周末陪閨蜜去逛街,原本說要好好逛街的她,每隔幾分鐘就要給男友發一條消息,不是問男友起床吃早飯了沒有,就是問男友需不需要她買什么帶回去……
總之,整個逛街期間,她不是在檢查未讀消息,就是在焦慮對方沒及時回復她。
這種急不可耐的焦慮,讓我想起了朋友的婚姻。
朋友在離婚前,她和老公的聊天記錄里全是她單方面的綠色對話框:“今天下雨記得帶傘”“胃藥在書柜第三個抽屜”“寶寶幼兒園要交材料了”,而對方的回復永遠停留在“嗯”“好”“知道了”。
女人總以為主動聯系是表達在乎,卻不知道在男人眼里,這就像超市臨期食品的降價標簽。
心理學上的“需求暴露理論”早就證明:
當你的可得性突破臨界點,對方潛意識會判定你為“無需付出即可獲得”的低價值對象。
所以,下次想發“在干嘛”“吃了嗎”的時候,試試把手機倒扣在桌上。去練半小時瑜伽,讀二十頁書,或者給綠蘿換個水。
當你不再守著對話框患得患失,那個愿意穿越八條街給你買宵夜的人,自然會出現在你的未讀消息里。
02
不要過度去付出
很多女人一旦愛上了,就很容易一股腦把能做的、不能做的全都做了,想用此感動他,讓他始終如一對你好,可是這樣卻恰恰相反,因為毫不克制的付出,會讓你變得一文不值。
有這樣一句話,很有道理:
愛情不是慈善晚宴,有時候,就算你掏空錢包也換不來對方的真心。
同事小祝上個月分手時,抱著紙箱來我家哭訴。箱子里裝著給前任織了三個月的圍巾,刻著對方名字縮寫的打火機,甚至還有代付的游戲點卡收據。
“他說我讓他感到窒息”,她紅著眼睛問我:“難道對他好也是錯嗎?”
小祝的哭訴讓我想起小區門口的流浪貓。最初大家偶爾投喂,它們會親昵地蹭你的手心。
后來有位阿姨每天定時去給它們投放進口貓糧,現在那些貓見到人卻會兇巴巴地對著你哈氣。
你看,太容易得到的寵愛,連動物都會覺得理所當然。
感情里有一種“邊際遞減效應”很殘酷。
比如:你第一次為他煮醒酒湯,他感動得說要娶你;第一百次凌晨三點熱飯菜,他只會抱怨為什么沒有放蔥花。而那些省吃儉用給他買限量版運動鞋的日子,最終都變成分手時他嘴里的“你自己愿意的”。
真正的聰明女人,都懂得把付出變成限量款奢侈品。就像香奈兒永遠不會打折促銷,你的關心體貼也該設置準入門檻。當他加班到深夜時的一杯參茶,遠比每天雷打不動的愛心便當更讓人銘記。
03
不要什么話都和男人說
我們常說,適當給自己保留一點神秘感,這樣男人才會一直對你上癮。
誠然,留白處的秘密,才是勾住人心的魚餌。
小藍的相親對象曾讓她百思不解。兩人見面時相談甚歡,可每當聊到成長經歷對方就會巧妙轉移話題。
三個月后對方帶小藍回他家的老宅,指著閣樓滿墻的油畫說:“你猜猜哪幅畫是我高中時畫的?”
這種恰到好處的神秘感,比直白的坦誠更讓人好奇。
反觀很多姑娘,第一次約會就交代自己的情史和存款,戀愛才三個月就連小學的糗事都和盤托出。
成年人的感情不需要透明展覽館,更需要帶鎖的藏寶箱。偶爾露出鑰匙的金屬光澤,卻始終保留開啟的主動權。
當他發現你像俄羅斯套娃般層層驚喜,又怎么舍得移開探究的目光?
04
這些道理不是教我們玩弄套路,而是認清人性最底層的邏輯——愛情永遠流向懂得自我珍重的人。
當你停止在微信里卑微等待,他就開始期待你的已讀不回;當你把買禮物的錢用來提升自己,他會主動打聽你周末的安排;當你不再急著剖白過往,他反而會捧著你的舊相冊看得入神。
總之,愛一個人不是卑微的討好,也不是不停地索取,是我愛你,也愛我自己,也會為了對方變成更好的人。
就如《致橡樹》中里所說:
我愛你,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一段好的感情,是兩個平凡的人一起努力變成閃閃發光的人。
所以,去學會這三個不主動吧,你才可以收獲更多,這是過來人的提醒,一定要好好的放在心里面,千萬不要等到撞了南墻才回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