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類房子一直都是比較特別的存在,說的就是學區房,但這幾年這類房子的房價下跌也是最猛的。深圳某片區的學區房的房價從最高點一度下跌了50%以上。據我們了解的一些其他城市學區房房價的變化,也好不到哪里去,從最高點跌了50%算是比較正常的。
那學區房房價下跌明顯高于平均水平的背后真相究竟是什么?
有幾個原因是比較明顯的。
一是學區房的房價在過去被炒的過高,過去學區房的房價能高出同片區平均房價20%-30%,這個幅度在北上廣深等城市就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漲的過高了,下跌起來也會更猛一些。
二是大家的一些觀念的改變,對學區房不再那么執著了。尤其最近幾年,大學畢業生不太好找工作,甚至一些985畢業找工作也挺難。這樣一來,從能看得見的效益來看,買學區房好像也不太劃算,即便是未來能上一個不錯的大學,但可能會在畢業后發現找工作都很難。
三是開始重視優質的教育資源更合理的分配。目前一些大城市已經開始推行“大學區制”,讓優質教育資源能夠惠及到更多的家庭,這也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學區房的范圍,學區房就沒有那么稀缺了。
當然,這都是學區房房價下跌背后的原因,但最核心的因素還是人口的減少,尤其是幼兒的減少。這會導致學區房的供需關系發生急劇的變化,雖然頂級的學區資源依然是稀缺的,但是相對優質的學區資源就不是那么稀缺了,其對應的學區房房價出現下跌也實屬正常。
未來這種現象預計還會持續,我們來看看2024年幼兒園在校人數和小學生在校人數的數據: 幼兒園 在園人數比上年一共減少了509萬人,小學生在校人數較上一年減少了251.6萬人。
再結合2013年-2023年每年的出生人口來看,就知道這一趨勢會延續:
2020年相對于2019年是大幅減少,2022年后出生人口開始低于1000萬人。新出生人口的減少,這意味著未來對教育資源的需求也會減少,也會改變學區房的供求關系。再疊加上文分析的三項原因,學區房房價下跌幅度更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