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NBA常規賽進入收官階段,西部參與季后賽競爭的球隊越來越少,但競爭程度卻空前激烈。獨行俠因為歐文賽季報銷,濃眉也不太想打,球隊本賽季切實目標是爭取更高的首輪簽順位。太陽這里比爾打打停停享受絕對特權,不僅杜蘭特今年夏天離開成定局,甚至球隊老大布克都要走,因為太陽也試探了布克的交易價值回報,按照隨隊記者的說法,可能是4個首輪簽起步+一個年輕的球星,自然,火箭有這個能力拿出來。所以,西部只剩下9支球隊競爭8張季后賽門票,但是最終的排名,遠比想象中激烈!
勇士努力從第三梯隊向第二梯隊沖刺,而第二梯隊里面,湖人因為詹姆斯的受傷倒下,前景蒙上一層陰影。過去10場比賽,湖人先是8連勝,防守甚至已經到了聯盟最佳一檔,但緊跟著球隊連續輸給凱爾特人和爆冷輸給籃網,和凱爾特人的比賽,詹姆斯最后幾分鐘退賽后,湖人瞬間失去競爭力。打籃網的比賽,東契奇帶隊明顯低估對手的求勝欲。此前當詹姆斯受傷時,美媒曾列出一組數據,本賽季東契奇獨自帶隊時,湖人百回合凈勝對手21.5分。但詹姆斯真不在了,東契奇卻沒有打出應有的統治力,問題到底在哪里?
從數據說起。自從來到湖人,東契奇出戰了12場比賽,相較于在獨行俠時期本賽季場均28分8.3籃板7.8助攻,在湖人場均24.5分8.4籃板8助攻,其實已經差不多了,而且比獨行俠時期的球權還有所增加,唯一一點數據上的短板,是兩項命中率只有39%+32%,效率太低了!湖人交易得到東契奇,是準備讓他接過詹姆斯的大旗,成為湖人未來10年門面,東契奇在獨行俠時期已經是聯盟前三級別超巨,看起來非常適合,但也只是看起來。首先,東契奇本賽季前七低的單場命中率,有5場是在湖人打出來的,比如打黃蜂的18中5,打森林狼的20中6,打籃網的26中8等等。
其次,很明顯感覺出,東契奇自從在圣誕大戰受傷后,經過漫長時間恢復回歸,他的傳球能力還是聯盟頂級,但是突破效率下降的非常明顯,籃下的腳步沒了,運球經常被斷,只能押寶三分投射,靠天吃飯。還有一點,里夫斯此前也受傷回歸后手感大幅下滑,不過里夫斯回歸后這三場比賽還能持球造殺傷,東契奇則失去造殺傷的爆發力,這一點有伏筆。最后,東契奇在詹姆斯不在場時,破包夾效果不好,節奏經常停頓,被對手搶斷后就攤手抱怨裁判。當然,聯盟任何對手面對東契奇時,也絲毫不手軟,原因也在東契奇這里。
就舉三個最簡單的例子,打尼克斯,東契奇下快攻直接被對手放倒,裁判并沒有任何追加表示;打凱爾特人,被霍福德莫名其妙來了一記飛膝直沖面門,裁判也選擇性無視;打籃網被克拉克斯頓意外給推個踉蹌,裁判更是無動于衷!為什么東契奇得不到哨子?其實很簡單,東契奇屢屢抱怨裁判,對于吹罰表達各種不滿,其實已經讓整個NBA裁判圈子在面對東契奇時,有主觀的第一印象,東契奇是站在裁判對立面的。在獨行俠時期東契奇就是如此,特別是上賽季季后賽,四輪季后賽,東契奇其中三輪被單打過掉概率是歷史前十,然后就是攤手抱怨。
或者進攻端掉球就沖著裁判表達不滿,這已經形成蝴蝶效應。東契奇來到湖人,防守端很積極很努力,但進攻端需要找手感,一定是籃下的終結,可是他自己做好準備了么?如果一直是“受害者”心態的話,他永遠都做不了詹姆斯接班人,更會面對對手變本加厲的對抗。當然我們不能忽視東契奇復出后的身體狀態尚未達到最佳,且湖人根本沒有東契奇所需要的中鋒來配合擋拆進行戰術發起,想判斷東契奇失去爆發力是因為傷病還是真正不可逆,需要時間。但這個過程期間,東契奇自己首先要做好兩件事:閉上嘴巴,不要攤手。
當初獨行俠決定拋棄東契奇,也就是因為三個原因:東契奇無法控制體重+喜歡抱怨裁判+傷病隱患,所以不愿意給東契奇5年3.46億頂薪,只能盡早處理東契奇。從長遠角度來看,湖人確實有撿漏未來門面的可能,但任何一支球隊管理層都不傻,東契奇這種打法被研究透之后,加上他在場上無法控制情緒的事實,處在裁判的對立面,他很容易被高估。只能讓詹姆斯慢慢來帶動和改變東契奇,但在詹姆斯回歸前,指望東契奇自己來破局可能不太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