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品牌滲透率達到七成的國內汽車市場,傳祺只是走了所有品牌都「向往」的路。
文丨智駕網 零醬??
編輯丨浪浪山與明知山
2025年的中國車市,似乎要以「高端」作為開場。
開年,奇瑞汽車旗下捷途汽車即發布了全新的豪華越野系列——捷途縱橫。產品定位于「豪華電混越野產品」的縱橫給當時還未向港股遞表的奇瑞拼上了最后一塊「高端」的IPO拼圖。
3月7日,曾在去年9月首次亮相的廣汽傳祺概念車「聯合創新一號——1 Concept」再度登場。
這次站在它身后的,是國產大飛機C919「傳祺向往號」,以及傳祺的全新車系「向往」。
差不多50天的中國市場,一下子多出了兩個面向「高端」的產品序列,更不用提尊界S800、小米SU7(參數丨圖片) Ultra和上市84小時訂單突破47000的問界M8。
中國自主品牌喊了多年的品牌向上,在今年抬頭一望,皆是中國面孔。
01.
同一個市場,同一個高端夢
據乘聯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量共計138.6萬輛,其中自主品牌零售銷量達到91萬輛,滲透率達到65.6%,較去年同期提升10.6個百分點。
按動力類型來看,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68.6萬輛,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滲透率高達70%,豪華車為23%,而主流合資品牌僅4%。
從上述數據可以發現,在擠走了二線豪華、逼得寶馬降本、奔馳裁員、奧迪沒聲量之后,高端市場突然成為整個國內汽車市場中最藍的部分。
而于此同時,高階智駕、智能座艙等領域技術的發展,讓「科技豪華」概念逐漸被消費者認可,讓自主品牌找到押注高端的籌碼。
這讓包括傳祺在內的自主品牌,有了沖高的信心和底氣。
傳祺的高端布局,其實從去年廣汽集團發布三年 「番禺行動」 計劃中即可以看出端倪。
根據當時的報道顯示,廣汽集團「三箭齊發」,為三大自主品牌分別定下了不同的新目標:
傳祺——主流、大氣、高品質
埃安——先進、新潮、高品質
昊鉑——科技、豪華、高品位
在番禺計劃發布后,當時還未接棒董事長職位的馮興亞對媒體表示:
「經過全面研究、研判,我們不能等了。」這是應對大趨勢和目前經濟狀況做出的全面、徹底的改革。
在未來三年,埃安將不再堅持單一的純電路線,切入增程;昊鉑繼續錨定高端,托舉品牌向上;傳祺發力高階智駕,在智能化市場占位。根據規劃,未來三年,廣汽自主品牌預計將推出22款全新車型,其中2025年將上市7款車型,全面覆蓋EV、PHEV和REV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動力形式。
在此之后,廣汽集團的產品布局開始加速,而傳祺也需要承擔起昊鉑向上后產生的價格空缺,以 「四新」(新技術、新設計、新產品、新服務)為引擎,推出傳祺向往車系。
在向往系列發布會后交流環節,廣汽集團傳祺營銷本部負責人郭百迅也更明確了傳祺向往車系的品牌定位:
傳祺向往車系基于「主流、大氣、高品質」品牌定位,在全新多能源平臺架構上打造,搭載高階智駕、AI智能座艙等前沿技術。
相近的類比在廣汽集團此前的報道中也出現過,當時是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將昊鉑定位成「豐田的雷克薩斯、大眾的保時捷」。
皇冠與雷克薩斯,這讓向往與昊鉑的關系更容易理解,而比華為Mate系列定價高一倍左右的「非凡大師」系列則暗示出向往系列與傳祺本祺的價差。
但高端化是一個涉及戰略規劃、產品落地、車型設計、制造工藝、品質管理、功能配置和升級以及銷售和用戶服務等龐大體系的過程。
為此,傳祺為向往制定了有四大全新價值內涵:
產品上,高階產品,帶來旗艦級用車體驗;
設計上,中正大氣,創造出用戶高感知的產品價值;
技術上,智電科技 i - GTEC 3.0 深度整合華為尖端技術及廣汽研發實力;
服務上,提供全天候智享服務,重塑用戶體驗。
郭百迅的目標也很明確:為用戶創造航空級高階出行體驗,通過推出向往車系,快速進入新能源汽車第一梯隊,助力廣汽集團三年 「番禺行動」 圓滿達成。
在向往的四大價值內涵中,高階和服務很容易理解:
以S7為例,在新車研發過程中,S7經歷了1143臺測試車累計超1200萬公里、可以繞地球300圈的、「這是傳祺有史以來測試車最多」的相關測試,為了盡可能保證用戶在駕乘過程中不出現問題和缺陷。
在服務方面,傳祺稱此后向往車系的每一款產品,都將提供包括7×24小時的全時在線服務、全國272城的免費上門取送車全國超1200個服務網點及超120萬個充電樁服務等精細化高端服務。
至于設計和技術,我們展開說說。
02.
堅持主流審美原則
作為向往系列的首款車型,S7其實已經在去年廣州車展期間亮相,當時即引發了諸多「攬勝化」的討論,在發布會后,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也在現場回應了相關問題。
在他看來,S7設計出發點為都市硬派需求用戶打造,因技術平臺設定等因素,車身尺寸、比例等可調整余地不大。另外,網絡發達使設計師和用戶接收信息趨同,用戶需求和設計師認知趨近,且此外,廣大車企面向主流用戶打造的產品多以銷量為目標,所以試錯余地小。
「或許有人覺得S7的前門黑色裝飾板、豎向裝飾條趨于「攬勝化」,但廣汽傳祺并非模仿,而是希望設計出軍人扎皮帶一樣的威勢感。」
在談及目前的汽車設計是否需要是否要顛覆性創新時,張帆坦言,過去5、6年廣汽傳祺嘗試過全新突破,但并未收獲期待的市場認可。
在重新反思、洞察用戶后,張帆和他的團隊總結出了16個字的設計理念,即「中正大氣,一眼傳神;智慧起居,塑景造境」
而這也是傳祺向往系列即將打造的設計風格。
在外造型上,「中正大氣」 是主流審美原則,汽車經過100多年沉淀的審美設計原則可延續,主流用戶對汽車基本審美保持欣賞與接受。
「一眼傳神」 則是對新技術尤其是智能化技術在設計上的反映。這不僅是細節,還意味著:
一是將高科技結合到車型設計。
二是讓車輛除了有靜態美,還有動態的美,如大燈是動態的,可眨眼、有表情、可自定義,給予用戶互動和選擇空間。
三是從哲學的維度來看,智能化給用戶和產品帶來最大的進步,是把原來的機械化、物理化的產品變得有神性。
在內部造型上,將智能座艙與人的體驗、多元化場景更好結合,拓展設計師設計汽車的維度。以前只考慮駕駛時的舒適、安全和檔次,現在以體驗為線索,從四維角度考慮,包括空間三維和時間進程、體驗、場景以及用車后內心精神世界的反映,都會納入考量。
傳祺向往車系融入了以上想法,既有經典汽車的美學范式,也有智能化硬件融合、設計原則的拓展。
張帆認為,用戶審美和對汽車造型設計訴求雖隨經濟、消費趨勢波動變化,但產業和消費者心智趨于平衡,逐漸找到了符合主流消費者期待的設計。
03.
與華為合作的「新大陸」
在「番禺計劃」中,廣汽將與華為重修舊好的合作任務落在了傳祺身上,二者將以2024年4月北京車展簽訂的傳祺華為聯合創「新」計劃為基礎,深入合作,推出全新的中高級SUV、MPV和轎車三大系列車型,全部搭載華為的高階智駕技術;
在去年9月首度官宣「1 Concept」時,傳祺對智駕網強調了對與華為合作的如下定義:
「本次傳祺與華為的合作,不同于大家熟悉的其它模式,而是一個全新的模式。形象地說,不是‘傳祺+華為’,而是‘傳祺??華為’。除了產品開發以外,傳祺還將在經營渠道、用戶生態、商業模式等多方面做出更多全新的探索。」
也就是所謂的傳祺華為創「新」計劃。
這意味著雖然廣汽與華為的主要合作方依然為原HI模式的主導方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但有可能以「1 Concept」為代表的合作車型會進入鴻蒙智行的線下門店,這種模式或介于「HI+」和「鴻蒙智行-」之間。
如此定義,讓當時宣稱不再有五個界的華為,有了新的操作空間。
在向往系列的發布會上,傳祺從技術層面,更詳細地展現了「傳祺??華為」的實現形式。
本次發布的傳祺智電科技i—GTEC 3.0,在座艙和智駕方面是雙驅座艙和雙驅智駕,包括華為乾崑智駕以及廣汽自研的無圖智駕和ADiGO智能座艙。
這兩套系統會根據用戶需求及車型定位,在向往車系不同車型搭載。
在發布會中開啟預售的向往S7搭載的是雙廣汽的PLAN A,采用廣汽自研的L2++無圖端到端類人智駕系統以及ADiGO 6.0的智能座艙。
而首次亮相的向往M8采用的則是雙華為的PLAN B。在華為系的多次發布會中,余承東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將在2025年推進L3商用化落地,這一節奏,也與傳祺透露「將在1 concept的量產車上,推進L3級智能駕駛的落地」的節奏相當。
除了智駕和座艙領域,在動力和底盤層面,傳祺也表示將結合華為座艙和智駕打造新場景。
其中,i—GTEC 3.0的AI智能底盤,就是結合廣汽底盤基因技術和華為智駕感知傳感器和智駕系統合力打造;而AI智電動力中的AI能量管理,既要發揮發動機、混動變速箱優勢,也要與華為及廣汽傳祺的座艙關聯,識別地圖和導航。
與華為的順暢合作,無疑推進了傳祺包括廣汽集團的智能化進程,這是手握「新地圖」的廣汽期待登上的「新大陸」。
但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傳祺目前的「新大陸」,是嵐圖和深藍已經踏上并且證明成功的。
在2023年陸續與華為車BU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之后,「嵐圖汽車CEO盧放+乾崑智駕靳玉志」以及「深藍汽車CEO鄧承浩+乾崑智駕靳玉志」的兩對CP頻繁亮相,雙方合作的首款車型嵐圖全新夢想家和深藍S7都同時推出了乾崑智駕版本,并都已經獲得市場的認可。
不僅如此,在長安汽車北斗天樞2.0的智駕方案中,華為ADS3.0已經成為長安分級化智駕方案的最高配置,將陸續搭載在長安旗下的各款車型當中。
而嵐圖CEO盧放在此前的央視直播中更是表示,旗下所有車型都將搭載乾崑智駕與鴻蒙座艙,覆蓋MPV、SUV、轎車,并且是在2025年年內全部兌現。
曾經宣稱「首個在轎車、SUV、MPV全領域均將搭載乾崑智駕、鴻蒙座艙等新一代華為智能技術」的傳祺似乎存在有被搶風頭的風險。
回歸到向往系列來看,在傳祺內部仿佛也存在些「搶風頭」的苗頭。
在傳祺向往M8亮相之前,曾有媒體猜測,向往M8就是廣汽內部那個與華為合作的「GH項目」的首款車型。但隨即廣汽回應表示,華為與廣汽合作的GH項目全新品牌首款車型計劃于2026年上市,該項目與最新發布的傳祺向往M8乾崑系列無關。
該說明稱,廣汽、華為的合作將會采用多種形式同步展開。有接近華為的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
「與廣汽的合作,在(華為車BU)內部被定義為‘全新模式’,這種模式也是今年重點推進的項目。當初雙方就是按照這次的新模式去談的,只是未能成功,這次屬于合作重啟。」
當時馮興亞透露,華為車BU、廣汽集團已經開始聯合辦公:
「雙方致力于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車型產品,首款產品將定位于30萬級豪華智能新能源車。」
后續這一消息如能落實,那廣汽集團旗下將包含傳祺、埃安、昊鉑、GH四個品牌以及傳祺向往一個產品系列。
屆時,如何平衡向往與GH項目,大概是傳祺向往在應對毫無縫隙的競爭之外,最要煩惱的問題。
在奇瑞傳祺紛紛推出高端產品線的同時,已經完成極氪領克合并的吉利集團正式宣布LEVC翼真并入吉利銀河品牌,并且一「千里浩瀚」統一了集團內原本凌亂分散智駕體系。
一邊多點開花,一邊關停并轉。
不過如果要和海那邊比比看,東大的車市,到真的可以算是「風景這邊獨好」了。
【關注智能汽車,關注智駕網視頻號】
關注汽車的智駕時代上智駕網(http://autor.com.cn)
合作or新聞線索提供,聯系郵箱:editor@autor.com.cn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