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健康家”更名風波,已經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可謂是一波又一波。個別輿論對此可謂是口誅筆伐,更有極個別人因此唱衰格力。
個人認為,在輿論范疇,這不是一個正?,F象,更不是正能量。雖然格力電器盒董明珠方面都曾出面解釋,但輿論還是對此無法消停。個別網友對于各方面解釋,頗有“我不聽,我不聽”的樣子。似乎在表明,反正改名“董明珠專賣店”,甚至有“董明珠”三個字就不對。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看?
事實上,從董明珠與格力方面的回應,就可以找到答案?!岸髦椤边@三個字,是格力電器注冊的商標,其作為品牌的商業用途不是董明珠本人所有。那么,我們就可以認為,改成“董明珠健康家”依然是格力專賣店,格力還是格力!
“董明珠”是格力的“董明珠”,從格力的企業性質和各方面分析我們就知道,格力永遠是格力,永遠不會成為是董明珠的格力。所以,個別網友的擔心,其實是很無厘頭,很沒有必要的。
況且,董明珠如果真的想將格力“私有化占有”,也沒有用改名這么低級的手段來實現。改成自己的名,就是自己的了?不改名的企業負責人,就一定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
更重要的是,格力專賣店改名“董明珠健康家”,和格力產品質量和創新毫無關聯。作為消費者,我們更多的應該是關注產品質量、性價比和實際體驗。我們用的是產品,而不是品牌或商標本身。無論該不該名字,無論叫什么名字,好產品就應該被選擇,壞產品叫成什么,也不該被追捧。
正常的邏輯應該是好產品成就好品牌,有了好產品,才有好品牌,而不是企業或品牌名稱決定好品牌,好質量。產品質量和服務,才是消費者選擇最重要的因素。
然而,個別輿論,尤其是在飯圈文化中,往往有人將名號當作追求的標的,不去關注產品質量,更多去關注品牌本身和企業領導人或IP。我認為,評價品牌,評價企業領導人,不以其產品質量和服務好壞為標準,評價方向就出了問題,如果因此而已個人的觀點口誅筆伐,冷嘲熱諷,這是一種壞,一種惡,一種飯圈文化在作怪。
飯圈文化不僅僅違背于客觀務實,也不利于消費者正常心態的養成,大家可曾感受到,一些網友,在自己追捧的網紅面前,買東西似乎更忽略產品本身,在網紅的喧嘩面前,因此造成的消費陷阱,消費矛盾,甚至詐騙現象也時有發生。
格力專賣店改名,不管是不是格力電器高層決策性失誤或疏忽,但我希望都不要影響格力電器的質量和服務。實體經濟,我們還是更應該看更實際的東西,而不是去喧嘩或制造喧嘩。我們更不應該因此去詆毀和抵制、攻擊和辱罵一個為了民族品牌而殫精竭力的企業家,更不該因此去助力那些唱衰民族品牌的浮躁聲音。
我們要謹防飯圈文化影響產業發展,擾亂輿論風氣!對此,各位網友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