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梅江壹號院二期的5.5億元融資,不僅是單個項目的盤活案例,更映射出房企生存邏輯的深刻變革——在行業出清期,唯有依托優質資產、強化金融機構協同,方能穿越周期。融創的“破冰”之路,或為同行提供關鍵范本。
3月11日,融創中國宣布其天津梅江壹號院二期項目獲得大型央企信托5.5億元融資支持,成為繼重慶灣、北京壹號院后,融創今年第三個獲得頭部金融機構注資的優質項目。這一合作不僅為項目開發注入“強心劑”,更釋放出房企融資環境改善的積極信號。
融資輸血5.5億元
梅江壹號院二期位于天津梅江板塊,總建筑面積16.8萬平方米,規劃洋房及小高層產品。項目地處天津高端生態居住區,周邊聚集萬象城、山姆會員店等商業配套,以及南開翔宇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區位優勢顯著。此次融資將直接用于項目施工建設,確保2025年下半年高品質交付,同時盤活存量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待售面積約4.2萬平方米,參考周邊競品如體北金茂府(高層5.5萬元/平方米)、中海峰境梅江(小高層4.9萬元/平方米)的售價,疊加梅江壹號院一期二手房掛牌價超4萬元/平方米的行情,二期貨值預計超過20億元。這一高價值潛力,成為吸引央企信托注資的核心邏輯。
融創融資鏈“破冰”
2025年以來,融創已密集獲得多家頭部金融機構支持:
1月23日,與中國長城資產達成24.76億元融資合作,盤活重慶灣項目;
1月27日,北京融創壹號院獲中信金融資產支持,完成債務重組;
3月11日,天津梅江壹號院二期再獲央企信托5.5億元注資。
這一系列動作顯示,融創通過“優質資產+金融機構信任”的雙輪驅動,逐步打通融資渠道。據融創披露,金融機構對其核心城市優質資產的認可度持續提升,雙方合作已從單一債務重組擴展至項目開發全周期支持。
政策回暖與市場分化下的房企生存法則
此次融資恰逢2025年全國兩會定調“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天津等核心城市新房價格環比回升,高品質房源認購積極性增強。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當前行業呈現兩大趨勢:一是資源向優質資產集中。核心地段、強產品力的項目更易獲得資金青睞,梅江壹號院二期憑借區位與設計(如月光銀色鋁板立面、定制園林)成為典型代表;二是房企分化加劇。頭部AMC與信托機構選擇性支持財務透明度高、資產質量優的企業,融創的連續獲資印證其“壓艙石”效應。
融創能否借勢重回健康發展軌道?
盡管融資端頻傳利好,融創仍面臨銷售去化與債務壓力的雙重考驗。以梅江壹號院二期為例,其20億元貨值需在市場波動中快速兌現,而公司整體債務重組進程亦需持續推進。
不過,政策面的持續寬松(如近期多地優化限購、降低房貸利率)與核心城市需求韌性,為融創提供了喘息空間。若其能依托融資輸血加速項目交付、提升銷售回款,或將在行業洗牌中率先突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